《中国美学经典 魏晋南北朝卷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法丛书主编;刘方喜本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303211497
  • 页数:481 页
图书介绍:本丛书选取从先秦至清代的中国美学史上的经典论著,按时代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辽金元、明、清共七卷,选取最能体现中国美学各方面的经典论著,按现代的方式予以组织,并进行注释和讲解,呈出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发展规律,独具的特色,与文化紧密相连的中国精神。本书对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审美观念、各门艺术、审美风尚以及中国美学的发展规律,以古文献的原貌呈现出来。

全书导读 1

第一编 天下观—朝廷—哲学—宗教美学 11

本编导读 11

一、朝廷与天下观中的美学 19

何晏 19

论语集解 20

学 而 20

为 政 20

八佾 20

公冶长 21

雍 也 21

述而 22

子 罕 22

先进 23

宪 问 24

卫灵公 24

季 氏 24

无名论 25

王 弼 26

周易略例 26

明 彖 26

明爻通变 27

明卦适变通爻 29

明 象 31

卦 略 32

周易注 33

贲 卦 33

复 卦 33

系辞(上) 34

论语释疑(辑佚) 34

述而 34

泰伯 34

子 罕 35

阳 货 35

常爽 35

六经略注序 36

沈约 37

宋 书 38

乐志一 38

礼志一 44

鲜卑吐谷浑列传 45

夷蛮列传 45

萧绎 47

金楼子 48

著书·职贡图序 48

二、玄学美学 50

刘义庆撰 刘孝标注 50

世说新语并注 51

德 行 51

言 语 51

文 学 52

赏 誉 70

品 藻 72

规 箴 73

排 调 74

轻诋 75

假谲 75

谗 险 76

何晏 76

道论 76

王 弼 77

老子指略 77

老子注 83

上篇·一章 83

上篇·二章 84

上篇·四章 84

上篇·八章 85

上篇·十章 86

上篇·十二章 87

上篇·十四章 87

上篇·十五章 87

上篇·十六章 87

上篇·十七章 88

上篇·十八章 88

上篇·十九章 88

上篇·二十一章 89

上篇·二十三章 89

上篇·二十五章 90

上篇·二十七章 91

上篇·二十九章 92

上篇·三十二章 92

上篇·三十四章 92

上篇·三十五章 93

下篇·三十八章 93

下篇·四十章 96

下篇·四十一章 96

下篇·四十二章 96

下篇·四十五章 97

下篇·四十八章 97

下篇·四十九章 98

下篇·五十一章 99

下篇·五十二章 99

下篇·五十六章 100

下篇·六十二章 100

下篇·六十三章 100

下篇·六十五章 100

下篇·七十章 101

下篇·七十一章 101

下篇·七十七章 101

欧阳建 102

言尽意论 102

荀粲 103

言不尽意论 104

裴頠 104

崇有论 105

郭象 110

庄子注序 110

庄 子 111

内篇·逍遥游注 111

内篇·齐物论注 116

内篇·养生主注 126

内篇·人间世注 127

内篇·德充符注 129

内篇·大宗师注 134

内篇·应帝王注 141

外篇·骈拇注 143

外篇·马蹄注 143

外篇·胠箧注 143

外篇·在宥注 144

外篇·天地注 146

外篇·天道注 147

外篇·天运注 148

外篇·刻意注 151

外篇·缮性注 151

外篇·秋水注 151

外篇·达生注 153

外篇·田子方注 154

外篇·知北游注 154

杂篇·庚桑楚注 158

杂篇·徐无鬼注 162

杂篇·则阳注 163

杂篇·外物注 165

杂篇·寓言注 166

杂篇·列御寇注 168

杂篇·天下注 170

鲍敬言 葛洪 172

抱朴子 173

外篇·诘鲍 173

嵇康 181

养生论 181

难自然好学论 185

释私论 187

阮籍 193

通老论 193

达庄论 193

通易论 196

清思赋 201

大人先生传 202

张湛 207

列子注 207

天瑞篇 207

黄帝篇 218

周穆王篇 224

仲尼篇 225

汤问篇 235

力命篇 241

杨朱篇 243

何承天 249

达性论 250

陶渊明 252

形影神三首并序 252

形赠影 252

影答形 253

神释 253

刘昼 254

刘 子 254

九流 254

清神 256

防欲 257

去情 259

三、道教美学 261

葛洪 261

抱朴子 261

内篇·畅玄 261

内篇·至理 265

内篇·道意 268

内篇·地真 271

陶弘景 273

养性延命录序 274

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 275

四、佛教美学 276

僧肇 276

不真空论 277

支遁 281

大小品对比要钞序 281

慧远 288

与隐士刘遗民等书 288

范缜 289

神灭论 289

萧绎 294

内典碑铭集林序 294

慧皎 295

高僧传 296

义解论 296

诵经论 297

经师论 297

唱导论 301

五、神话、志怪美学 302

刘勰 302

文心雕龙 303

正 纬 303

郭璞 305

山海经序 305

干宝 309

搜神记 309

序 309

淮南八公 310

贾佩兰 310

李少翁 311

管辂 311

妖怪 312

五气变化 313

刀劳鬼 314

阮瞻 315

宋定伯 315

阿紫 315

五酉 316

萧绮 317

拾遗记序 317

萧绎 318

金楼子 319

志怪 319

第二编 艺术美学 323

本编导读 323

一、音乐美学 334

刘义庆撰 刘孝标注 334

世说新语并注 334

容止 334

术解 335

任诞 336

栖逸 337

阮籍 338

乐 论 338

嵇康 347

声无哀乐论 347

琴赋 363

潘岳 369

笙赋 370

繁钦 374

与魏文帝笺 374

曹丕 376

答繁钦书 377

成公绥 378

啸赋 378

刘昼 382

刘 子 382

辨乐 382

刘勰 385

文心雕龙 385

乐府 385

声律 389

二、书法美学 393

刘义庆撰 刘孝标注 393

世说新语并注 393

品 藻 393

巧 艺 394

钟繇 394

用笔法 395

成公绥 396

隶书体 396

索靖 398

叙草书势 399

卫恒 400

四体书传并书势 400

卫铄 406

笔阵图 406

王羲之 408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09

用笔赋 410

自论书 411

书 论 412

笔势论十二章 413

创临章第一 414

启心章第二 415

视形章第三 415

说点章第四 416

处戈章第五 416

健壮章第六 416

教悟章第七 417

观形章第八 417

开腰章第九 418

节制章第十 418

察论章第十一 418

譬成章第十二 418

白云先生书诀 419

王珉 419

行书状 420

羊欣 420

采古来能书人名 421

虞龢 425

论书表 425

王僧虔 431

论书 432

又论书 434

笔意赞 436

书赋 437

庾元威 437

论 书 438

萧衍 陶弘景 438

论书启 439

陶隐居与梁武帝论书启 439

梁武帝答书 439

梁武帝又答书 440

陶隐居又启(其一) 441

陶隐居又启(其二) 441

陶隐居又启(其三) 442

萧衍 442

古今书人优劣评 443

草书状 445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446

萧纲 446

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书 447

袁昂 447

古今书评 448

庾肩吾 450

书品并序 450

三、绘画美学 454

刘义庆撰 刘孝标注 454

世说新语并注 454

巧艺 454

曹植 456

画赞序 456

顾恺之 457

论画 457

魏晋胜流画赞 459

画云台山记 461

宗炳 463

画山水序 463

王微 464

叙画 465

谢赫 466

画 品 466

第一品(五人) 467

第二品(三人) 468

第三品(九人) 469

第四品(五人) 471

第五品(三人) 471

第六品(二人) 472

姚最 472

续画品 473

湘东殿下 476

刘璞 476

沈标 476

谢赫 477

毛惠秀 477

萧贲 477

沈粲 477

张僧繇 478

陆肃 478

毛稜 478

嵇宝钧、聂松 478

焦宝愿 479

袁质 479

释僧珍、释僧觉 479

释迦佛陀、吉底俱、摩罗菩提 480

解蒨 480

萧绎 480

山水松石格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