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可能 1
诗与自然 4
艺术分析中多重关系的考察 9
主观的文学批评 15
诗与诗论 18
批评之径 20
融学问于赏析——读《诗词拾翠》 23
我们的创造力哪里去了? 28
读者是什么? 31
批评自述 36
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47
理论的阅读障碍 53
小说语言:功能的开发与实验 55
轻松的代价 59
理论·摹仿·创造 62
专家与大众读者 66
未来的文学 69
《红高粱》:血性与奔放 75
论文与专著 78
场外的对话——读《夏天的审美触角》 81
否定的效应——关于一种批评方式的对话 85
作家,还是公民? 89
思想的襁褓 93
寓言的构成——读何立伟的《天下的小事》 96
颠倒的宽容 100
方法与模式 104
诗与日常主义 108
整编的意义——《中国古代文论类编》介绍 112
寻找北方精神 115
批评之镜——读《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有感 117
洗尽铅华见真淳——读俞元桂先生的散文集《晚晴漫步》 121
《菊豆》:紧张的空间 124
大师和我们 128
好作家,或者重要作家 131
电影与明星崇拜 134
《冲突的文学》:问与答 136
一次价值判断的历险——序《全国小说奖获奖/落选代表作及批评》 141
人文精神·文化基因·文学批评 144
人文精神:反抗的功能 150
个人姿态与对话 154
文化动力、人文学科、解释体系 157
自由与享用 162
土地的启悟 166
冲破慵懒 169
女性的反抗声音——读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 172
视觉的苏醒 178
艺术与技术 181
文学杂志的个性 183
智慧的写作 185
城市的回声——读北北散文集《北北话廊》 187
文化·文学·文学史——读朱水涌《文化冲突与文学嬗变》 … 193
令人失望的答辩——兼答张颐武先生 197
参与的界限 203
《栎树的囚徒》:女性的苦难史 205
两种现实之间——读季仲的长篇小说《沿江吉普赛人》 208
90年代文学:描述的坐标分析 214
低调的乐观 218
务实与乐观 221
数字的背后 225
电影与电视 228
恐怖的《一九八四》 231
作家的出生 234
人文学科的未来 237
女性文学的明天 239
为什么对簿公堂? 241
记忆深处的校园 245
神话的解析 248
问题的挑战 255
理论的紧张 260
休闲的历史 268
《还珠格格》:快乐的幻相 271
残雪的荒诞 274
媒体时代的作家 277
真实的个别 281
熟悉与生疏 283
文体的震撼 286
拒绝投机 291
地域与性别——读艾云的随笔集《南方与北方》 295
先锋与本土历史 297
时尚与文学的趣味 300
血腥与爱情——读王力达的长篇小说《厄运》 306
批评抛下文学享清福去了 309
概念的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前言 313
求知的乐趣 316
大地的脉动——读张炜的《丑行或浪漫》 318
没有方向的暴烈 322
“学院派”批评又有什么不对? 326
游戏感 330
向各个角度敞开——序《七个人的背叛》 335
思想含量与境界 341
地域与文学的音阶 343
背叛,或者回归 346
文学与非正常死亡 349
《向各个角度敞开》自序 352
面具之后 354
诱惑和恐惧——读东西的《后悔录》 359
夸张的效果 363
华丽的枷锁 368
思想的锥子 372
理论的焦虑 381
小说的闪电 387
奇怪的逆反 391
日常的涡流 396
思想的缺席 400
《阿凡达》:视觉技术的消费 404
文学的史识 407
文学批评正在关心什么? 409
文学的潜能 415
传媒与娱乐霸权 420
新锐的展示 424
历久弥新的命题 429
文学批评的三种需求 434
视野的结构 439
改变语词的方向——读沈奇的《无核之云》 445
格致的紧张与自信 448
记忆的抗议 452
“人文精神”的历史启迪 459
纵横文本内外 463
大学课堂上的文学 467
写作撬动了什么?——《理解与感悟》再版后记 474
论“闽派批评”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