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临床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子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6708825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风概述 1

第一节 中风的危害及发病因素 1

一 对人民健康的危害 1

二 发病的危险因素 2

三 发病的诱发因素 4

第二节 脑的血液供应 6

一 动脉系统 6

二 静脉系统 8

三 脑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9

一 病因分类 10

第三节 中风的分类 10

二 病理分类 11

三 临床分类 11

四 各类中风的诊断要点 15

第二章 缺血性中风 18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8

一 概念 18

二 病因及发病机理 18

三 颈内动脉系TIA的临床表现 21

四 椎基底动脉系TIA的临床表现 22

五 诊断及鉴别诊断 23

六 内科治疗 25

八 转归及预后 26

七 外科治疗 26

九 TIA的预防及中风的预防 28

第二节 脑血栓形成 28

一 脑梗塞的概念及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 28

二 脑血栓形成的人群发病情况 29

三 病因与发病机理 30

四 脑血栓形成的病理特点 30

五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特点 31

六 颈内动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31

七 大脑中动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32

十 椎基底动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33

九 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33

八 大脑前动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33

十一 腔隙性脑梗塞 34

十二 出血性脑梗塞 35

十三 脑血栓形成的血液和流变学 38

十四 CT与核磁共振对脑梗塞的诊断意义 41

十五 大面积脑梗塞与脑出血的临床鉴别 43

十六 脑血栓形成与其它颅脑疾病的鉴别 44

十七 脑血栓形成的一般治疗 45

十八 抗凝疗法 46

十九 溶栓疗法 47

二十 抗血小板聚集疗法 48

二十一 扩血管疗法 49

二十二 血液稀释与降粘疗法 50

二十三 脑代谢激活剂疗法 52

二十四 单纯脱水疗法 53

二十五 高压氧疗法 53

二十六 体外反搏疗法 54

二十七 脑梗塞的外科治疗 54

第三节 脑栓塞 56

一 概念 56

二 病因 56

三 病理特点 58

四 临床表现 59

六 治疗 61

五 诊断 61

第四节 高血压脑病 62

一 病因 62

二 发病机制 63

三 病理 65

四 临床表现 65

五 诊断与鉴别诊断 66

六 治疗及预告 67

第三章 出血性中风 72

第一节 脑出血 72

一 概念 72

二 病因及发病机理 72

三 病理生理 76

四 一般临床表现 82

五 不同部位脑出血的发病情况 85

六 壳核出血的临床表现 87

七 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88

八 脑叶出血的临床表现 89

九 桥脑出血的特点及预后判断 89

十 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90

十一 包裹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90

十二 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 91

十三 实验室检查 91

十四 CT与磁共振对脑出血的诊断意义 92

十五 常见并发症 93

十六 急性期的病情分型 94

十七 脑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案 95

十八 脑出血的内科处理原则 96

十九 控制血压过高及过低 97

二十 保持呼吸道通畅 99

二十一 止血药的临床应用 99

二十二 脑水肿的处理 100

二十三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102

二十四 低温疗法 103

二十五 脑细胞活化剂与清醒剂的应用 104

二十六 合理供给脑出血病人的营养 107

二十七 并发症的处理 110

二十八 中枢性高热及其治疗措施 112

二十九 外科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13

三十 脑出血的预后估计 115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121

一 概念 121

二 病因 122

三 临床表现 122

四 理化检查 125

五 治疗 126

六 预后 128

第四章 中医辨证论治 130

一 《内经》论中风 130

三 金元时期论中风 132

二 仲景论中风 132

四 明代医家论中风 138

五 清代医家论中风 140

六 近代医家“三张氏”论中风 146

第二节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153

一 中医诊断标准 153

二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155

第三节 病因 156

一 情志郁怒 156

二 饮食不节 157

三 劳累过度 157

一 肝肾阴虚 内风动越 158

四 气候变化 158

第四节 病机 158

二 情志过激 五志化火 159

三 湿浊内生 风痰阻络 160

四 脏腑失调 本虚标实 160

五 气血逆乱 瘀血阻滞 161

第五节 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62

一 诊断要点 162

二 中风与厥证、痫证、痿证的鉴别要点 163

第六节 对中风主证的认识及辨证要点 164

一 对神识昏蒙的认识 164

二 对偏瘫的认识 165

三 对语言障碍的认识 166

四 辨病位的深浅 166

五 辨闭证与脱证 167

六 辨病势的顺逆 168

第七节 中风证治十法 168

一 开窍醒神法 169

二 化痰通腑开窍法 170

三 凉血熄风法 171

四 回阳固脱法 171

五 涤痰活血法 172

六 平肝潜阳法 172

八 益气活血法 173

七 祛风通络法 173

九 滋补肝肾法 174

十 养血荣筋法 174

第八节 辨证分型论治 175

一 中脏腑 175

二 中经络 178

第九节 常见疑难证的论治 183

一 脑性呃逆 183

二 中风狂躁 184

三 中风忧郁 185

四 肢体麻木 186

五 肢体疼痛 187

六 肢体拘挛 188

七 语言障碍 189

第十节 中风的单方治疗 190

第十一节 中风的针灸治疗 195

一 急性期治疗 196

二 后遗症治疗 197

第十二节 中风先兆 205

一 对诊断标准的商榷 205

二 对病因病机的分析 206

三 对分型论治的探讨 209

四 对摄生预防的概述 211

二 氧气吸入 214

一 卧床休息 214

第一节 一般护理 214

第五章 中风病的护理 214

三 饮食营养问题 215

四 观察病情 215

五 口腔卫生 218

六 体位 218

七 皮肤护理和褥疮防治 219

八 大小便护理 225

九 其它 225

二 脑缺血的特殊护理 227

三 中风昏迷时的护理 227

一 脑出血的特殊护理 227

第二节 特殊护理 227

四 人工冬眠的护理 234

五 药物治疗时护理注意事项 235

第六章 中风偏瘫的现代康复治疗 238

第一节 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238

第二节 康复治疗的程序与方法 246

一 早期的康复治疗 249

二 软瘫期的康复治疗 251

三 痉挛期的康复治疗 259

四 相对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266

五 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272

主要参考文献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