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目录 1
第一篇 古生物学 3
第一章 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3
一、古生物学及其研究对象 3
(一)概述 3
(二)实体化石 3
(三)遗迹化石 4
(四)化石的印模 5
二、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5
(一)分类 5
(一)概述 6
(三)海洋环境分区 6
(二)水生生物的生活方式 6
三、生物与环境 6
(二)命名 6
(四)大陆环境 8
四、古生物学在地质学中的意义 8
(一)古生物是制定地质年代表的主要依据 8
(二)古生物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8
(三)古生物对古地理的分析 8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10
一、概述 10
二、有孔虫亚纲(Foraminifera) 10
三、?目(Fusulinida) 10
(一)?壳的基本构造 11
(二)分类及化石代表 12
(三)演化及地史分布 13
三、皱纹珊瑚目(Rugosa) 15
二、珊瑚纲(Anthozoa) 15
(一)珊瑚体的基本构造 15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15
一、概述 15
(二)分类及化石代表 18
(三)演化趋向 20
四、横板珊瑚目(Tabulata) 21
五、珊瑚的生活环境 22
一、概述 23
二、外壳形态 23
第四章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23
三、外壳的基本构造 24
(一)外部构造 24
(二)内部构造 25
四、无铰纲(Inarticulata) 26
五、有铰纲(Articulata) 26
(一)特征 26
(二)分类及化石代表 26
二、腹足纲(Gastropoda) 29
第五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9
一、概述 29
(一)螺壳的基本构造 30
(二)化石代表 30
三、双壳纲(Bivalvia) 31
(一)概述 31
(二)软体构造及其附着痕 31
(三)壳体的基本构造 31
(四)化石代表 32
(五)生态及地史分布 34
四、头足纲(Cephalopoda) 34
外壳亚纲(Ectocochlia) 34
(一)外壳形态 34
(二)外壳及体管构造 35
(三)缝合线及其类型 36
(四)分类及化石代表 38
内壳亚纲(Endocochlia)=箭鞘亚纲(Coleoidea) 39
五、竹节石纲(Tentaculita) 40
六、软舌螺纲(Hyolitha) 41
第六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42
一、概述 42
二、三叶虫纲(Trilobita) 42
(一)概述 42
(二)背甲构造 42
(三)分类及化石代表 44
(四)地史分布 45
三、甲壳纲的介形亚纲(Ostracoda) 46
第七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48
一、概述 48
二、笔石纲(Graptolithina) 48
(一)概述 48
(二)笔石骨骼的基本构造 48
(三)笔石枝的分枝及其生长方向 50
(四)分类及化石代表 51
(五)演化趋向及地史分布 53
第八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54
一、概述 54
二、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54
(一)概述 54
(二)无颌纲(Agnatha) 54
(三)鱼纲(Pisces) 55
(四)两栖纲(Amphibia) 56
(五)爬行纲(Reptilia) 57
(六)鸟纲(Aves) 58
(七)哺乳纲(Mammalia) 58
第九章 植物界(Plantae) 61
一、低等植物 61
(一)菌类 61
(二)藻类及叠层石(Stromatolites) 61
二、高等植物概述 62
(二)叶及叶序、叶形和叶脉 63
(一)茎及其结构 63
(三)繁殖及分类 64
三、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65
(一)裸蕨纲(Psilophytopsida) 65
(二)石松纲(Lycopsida) 65
(三)楔叶纲(Sphenopsida) 65
(四)真蕨纲(Filicopsida) 66
四、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68
(一)种子蕨纲(Pteridospermopsida) 68
(二)苏铁纲(Cycadopsida) 69
(三)银杏纲(Ginkgopsida) 69
(四)科达纲(Cordaitopsida) 69
(五)松柏纲(Coniferae) 70
五、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71
(一)单子叶类(Monocotyledones) 71
(二)双子叶类(Dicotyledones) 71
一、一般概念和原理 72
第二篇 历史地质学 72
第一章 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 72
二、地层划分和地层单位 73
(一)岩石地层单位 74
(二)生物地层单位 75
(三)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 75
三、地层对比及其方法 77
(一)岩石地层学方法 77
(二)生物地层学方法 78
(三)构造运动在地层对比中的运用 79
(四)事件地层对比 79
(五)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 80
(六)古地磁学方法 80
四、地质年代表 82
一、海相沉积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83
第二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 83
(一)滨海沉积 84
(二)浅海沉积 85
(三)半深海和深海区沉积 85
二、陆相沉积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86
(一)风化壳(残积层) 86
(二)山麓堆积(冲积扇) 86
(三)河流沉积 87
(四)湖泊沉积 87
(五)沼泽沉积 88
(六)冰川沉积 88
三、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 88
四、古地理及古地理图 89
第三章 构造运动、构造分区及全球构造体系 90
一、构造运动与历史构造分析 90
(一)活动区(地槽)和稳定区(地台)的划分 91
二、大陆地壳大地构造分区 91
(二)大陆地壳大地构造分区 92
三、全球构造体系——板块构造 94
(一)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 94
(二)板块构造的主要论据 94
(三)板块构造与地槽 98
第四章 前寒武纪 100
一、前寒武纪时代划分 100
二、前寒武纪岩系特征及研究方法 100
(一)沉积建造和变质作用 101
(二)事件地层学方法 101
(三)生物地层学方法 101
三、中国的太古宇及地史特征 102
(一)华北区的太古宇 102
(二)中国太古宙的重大地质事件 104
(一)华北区 106
四、中国的元古宇及地史特征 106
(二)华南区 108
五、中国的震旦系及地史特征 108
(一)华南区 108
(二)华北区 110
(三)其它地区 110
六、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110
(一)太古宙(38亿年至25亿年左右) 110
(二)早、中元古代(25亿年至10亿年左右) 113
(三)晚元古代(10亿年至6亿年左右) 113
七、前寒武纪生物界演化 114
(一)生命起源、原始菌、藻类生物的发展 114
(二)真核细胞生物的出现和发展 115
(三)后生动物的出现 115
(一)重要的生物门类和标准化石 116
一、早古生代的生物界 116
第五章 早古生代 116
(二)生态分异和生物相 119
二、华北区的下古生界及地史特征 119
(一)冀东唐山地区的寒武、奥陶系 119
(二)岩相变化和古地理 120
三、华南区的下古生界及地史特征 121
(一)寒武系 121
(二)奥陶系 125
(三)志留系 128
四、中国其它地区的下古生界发育概况及地史概况 132
(一)塔里木区 132
(二)天山—内蒙—兴安区 132
(三)昆仑—祁连—秦岭区 132
(四)川滇藏区 134
五、早古生代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发展 134
(一)早古生代的古大陆 137
(二)早古生代的古大洋 137
六、早古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 137
(三)早古生代的古气候 139
第六章 晚古生代 140
一、晚古生代的生物界 140
(一)海生无脊椎动物 140
(二)陆生植物 143
(三)脊椎动物 143
(四)古生代末生物的集群绝灭事件 144
二、华北区的上古生界及地史特征 144
(一)山西太原西山的石炭、二叠系 144
(二)岩相变化和古地理 146
三、华南区的上古生界及地史特征 147
(一)泥盆系 147
(二)石炭系 149
(三)二叠系 154
(一)塔里木、祁连区 158
四、中国其它地区的上古生界发育概况及地史概述 158
(二)天山—内蒙—兴安区 159
(三)昆仑—秦岭区 159
(四)川滇藏区 159
五、晚古生代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发展 160
六、晚古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 161
(一)晚古生代的古大陆和古大洋盆地 161
(二)晚古生代的古气候 162
一、中生代的生物界 164
第七章 中生代 164
(一)陆生植物 165
(二)脊椎动物 166
(三)无脊椎动物 167
二、中国东部的三叠系 168
(一)华南区 168
(二)华北—东北区 172
(一)大型内陆稳定盆地的侏罗、白垩系 175
三、中国东部的侏罗、白垩系 175
(二)小型火山活动盆地的侏罗、白垩系 178
(三)大型近海断陷盆地的侏罗、白垩系 180
四、中国西部的中生界 181
(一)西北内陆盆地区 181
(二)青藏滇区(特提斯海区) 184
五、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及构造发展 184
六、中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 186
(一)泛大陆的解体和新海洋的形成 186
(二)中生代的古气候 187
七、中生代的稀罕事件及恐龙的绝灭 188
(一)中生代末的稀罕事件及其意义 188
(二)中生代恐龙的绝灭 189
(一)高等植物 190
(二)高等哺乳动物 190
一、新生代的生物界 190
第八章 新生代 190
(三)人类的演化 191
(四)无脊椎动物 192
二、中国东部的第三系 192
(一)大型近海断陷盆地的第三系 193
(二)中小型内陆断陷盆地的第三系 195
(三)环太平洋带台湾海相的第三系 196
三、中国东部的第四系 198
(一)华北的第四系 199
(二)华南的第四系 201
四、中国西部的新生界 202
五、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及构造发展 202
六、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 205
(一)冈瓦纳大陆完全解体和现代地理面貌的形成 205
(二)新生代的古气候 206
主要参考文献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