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资源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 3
第一节 资源生态经济问题与资源生态经济学 3
一、研究当代资源生态经济问题的迫切性 3
二、资源生态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6
第二节 资源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10
一、资源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0
二、资源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11
第三节 资源生态经济学的特点及学科地位 14
一、资源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14
二、资源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16
第二章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19
第一节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19
一、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 19
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点 21
第二节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25
一、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诸资源组合要素 25
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诸要素间的连结方式 25
第三节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 32
一、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 32
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 34
三、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信息流 35
四、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 37
五、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流 38
第三章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与效益 41
第一节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三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 41
一、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概念和内涵 41
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关系 44
三、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其与“三效益”的相互关系 48
第二节 资源生态经济平衡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同步提高 51
一、资源生态经济平衡的概念和特征 51
二、资源生态经济平衡对“三效益”同步提高的促进作用 53
一、资源生态经济系统“三效益”评价中单项指标的设置 58
第三节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和效益的评价指标 58
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平衡和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62
第四节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和效益的评价方法 68
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9
二、评价指标价值的量化及综合评价方法 73
三、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平衡和效益评价方法的应用 77
第四章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调与灾害 81
第一节 灾害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 81
一、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81
二、灾害给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带来的破坏作用 84
第二节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调对灾害形成或加重的影响 88
一、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概念及其分类 88
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局部或整体失调对灾害形成和加重的影响 90
第三节 防治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调与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96
一、防治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局部失调与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96
二、整治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失调与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 99
第五章 实现资源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03
第一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同其人口承载力相协调原则 103
一、土地资源利用同其人口承载力相关因素的分析 104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同其人口承载力相协调的具体途径 106
第二节 开发利用资源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阈值相协调的原则 112
一、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值的概念和内涵 112
二、资源开发利用要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阈值相协调 115
一、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业结构对资源集约利用的作用 119
第三节 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业结构的原则 119
二、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 121
三、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业结构所需创造的条件 123
第二编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理论 126
第六章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理论 129
第一节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理论概论 129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 129
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质的规定 131
第二节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及表现方式 134
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量的规定 134
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表现形式 137
一、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及其补偿问题 139
第三节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实现及补偿问题 139
二、生态环境价值的实现及其补偿问题 144
第七章 可再生生物资源生态经济问题论 147
第一节 可再生生物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147
一、可再生生物资源生态系统的特点 147
二、可再生生物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149
第二节 可再生生物资源人工增殖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理论 152
一、合理增殖可再生生物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52
二、合理增殖可再生生物资源的生态经济条件 155
第三节 可再生生物资源的集约利用与生态农(林、牧、渔业) 159
一、生态农(林、牧、渔)业是集约利用可再生农业资源的最佳模式 159
二、生态农(林、牧、渔)业集约利用可再生生物资源的途径 162
第四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经济理论 165
一、保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65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经济条件 169
第八章 可循环再用环境资源生态经济问题论 174
第一节 可循环再用环境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174
一、可循环再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概念及构成 174
二、可循环再用环境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177
第二节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理论 181
一、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181
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条件 184
三、干旱半干旱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条件 186
第三节 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 190
一、水对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作用 191
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水供求平衡及其生态环境保护 194
第九章 不可再生矿物资源生态经济问题论 199
第一节 阑可再生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199
一、不可再生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 199
二、不可再生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202
第二节 工矿区城市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207
一、矿区城市对不可再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207
二、矿区城市对不可再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 209
三、在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中建设集约化程度高的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212
第三节 生态工业与资源的集约和可持续利用 214
一、生态工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点 214
二、生态工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16
三、生态工业系统的层次 218
四、生态工业发展的条件 221
第四节 工矿城市生态工业建设与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224
一、煤炭城市生态工业建设与资源和环境保护 224
二、金属采矿冶炼城市生态工业建设与资源和环境保护 227
三、化工采矿加工城市生态工业建设与资源和环境保护 230
第三编 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理论 233
一、废弃物质再资源化的生态经济合义 235
第一节 废弃物质再资源化对实现资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235
第十章 废弃资源生态经济问题论 235
二、废料再资源化对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 239
第二节 废旧物资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243
一、废旧物资的种类及其特点 243
二、废旧物资的合理回收和初加工 246
三、提高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技术水平 248
第三节 废弃物质再资源化的生态经济条件 250
一、促进废弃物质再资源化的经济条件 250
二、促进废弃物质再资源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件 253
一、资金资源利用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流 257
第一节 资金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经济理论 257
第十一章 生产要素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经济问题论 257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资金资源的生态经济原则 261
第二节 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经济理论 264
一、劳动力资源同自然资源的相同点和区别 264
二、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原则 268
第三节 劳动资料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经济理论 272
一、劳动资料资源的优劣对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影响 272
二、劳动资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原则 274
第十二章 智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理论 279
第一节 科技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经济理论 279
一、科技资源对实现资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导作用 279
二、科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原则 284
第二节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理论 287
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287
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原则 291
第三节 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理论 294
一、人文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点 294
二、人文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理论 297
第四编 资源配置的生态经济理论 305
第十三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 307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生态经济理论概论 307
一、资源配置概念的生态经济合义 307
二、资源配置的生态经济目标 310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 316
一、市场机制在总资源的合理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316
二、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中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19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24
一、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对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325
二、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 328
三、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建设生态企业有机结合 332
第四节 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及其在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配置应用中的局限性 337
一、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及其实现条件 337
二、帕累托最优理论在社会总资源配置应用中的局限性 338
第一节 政府对外部经济效应的宏观调控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42
第十四章 国家宏观调控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42
一、政府对有益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促进作用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供 343
二、政府对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的抑制作用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347
第二节 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的宏观调控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 351
一、国家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目标选择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51
二、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调节功能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优化配置 356
第三节 国家在区域发展政策方面的宏观调控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60
一、国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61
二、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 364
第四节 国家在法制领域的宏观调控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70
一、运用市场经济法规调控经济运行对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370
二、运用自然资源法规调控经济运行对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375
第十五章 经济对外开放与国家、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81
第一节 国外资源的引进与国内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81
一、国外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引进与国内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81
二、国外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引进与国内生态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87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趋势与国内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配置 390
一、贸易技术壁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对国内社会总资源配置的影响 391
二、出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市场准入限制对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源配置的影响 395
第三节 对外开放城市和区域的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优化配置 399
一、建立外向型经济结构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399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的合理开发建设与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403
主要参考文献 409
后记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