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强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24034622
  • 页数:363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 3

1 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3

1.1 一般的经济增长模型 4

1.1-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比较 4

1.1-2 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 6

1.2 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8

1.2-1 要素分析 9

1.2-2 总体分析 13

1.3 经济发展阶段中各要素重要性的改变 15

1.3-1 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争论 15

1.4 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 18

1.4-1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数量冲动与结构刚性 18

1.4-2 我国经济增长特征的转化 19

2 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3

2.1 经济体制的概念 23

2.1-1 经济模式就是经济体制 23

2.1-2 与经济体制相关的几个概念 24

2.2 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 27

2.2-1 卫经济体制构成要素的决定 27

2.2-2 经济体制构成要素的含义 27

2.3 经济体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30

2. 3-1 经济体制的分类 30

2.3-2 计划经济体制与双重经济体制的特征 35

2.4 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8

2.4-1 经济增长状况制约经济体制 38

2.4-2 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39

2.5 日本经济增长的启示 41

2.5-1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41

2.5-2 日本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41

3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 44

3.1 我国经济体制的历史回顾 46

3.1-1 向计划经济过渡阶段(1949—1957年) 47

3.1-2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57—1979年) 49

3.1-3 有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79—1992年) 49

3.1-4 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 51

3.2 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转换 53

3.2-1 经济运行要素的改变 53

3.2-2 经济运行特征的改变 62

3.2-3 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变 64

4 我国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67

4.1 经济增长源泉 67

4.1-1 利益机制 68

4.1-2 技术进步与推广 70

4.2 企业活力与经济增长源泉的关系 71

4.2-1 企业活力的界定 71

4.2-2 企业活力与经济增长源泉的关系 72

4.3 国有企业的现状分析 73

4.3-1 国有企业的困境 74

4.3-2 对国有企业活力的反思 75

4.4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84

4.4-1 明晰产权关系 84

4.4-2 转换政府职能 86

4.4-3 建立宏观与微观层次的中介 86

5 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 88

5.1 我国经济波动的特征 88

5.1-1 周期波动性 89

5.1-2 大幅度波动性 90

5.1-3 波动中的高增长速度 93

5.1-4 波动深度渐缓性 93

5.1-5 投资相关性 94

5.1-6 摇摆不定性 96

5.2 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 97

5.2-1 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市场的滞后性与计划的不完善性) 100

5.2-2 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够合理 103

5.3 怎样防止经济增长的剧烈波动 106

5.3-1 重视资源约束,努力使决策科学化 106

5.3-2 重视价值约束,把企业推向市场 107

5.3-3 研究并运用经济政策时滞 107

5.3-4 控制货币发行的总闸门,并努力促使金融资产多样化 107

5.4 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的预测 108

5.4-1 近期预测 108

5.4-2 中长期预测 109

中篇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111

6 货币政策的地位及取向 113

6.1 货币政策的地位 113

6.1-1 几种典型的论述 113

6、1-2 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117

6.1-3 利率与价格的关系 121

6.1-4 货币政策的地位 121

6.1-5 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 123

6.2 货币政策取向 127

6.2-1 发展型货币政策 128

6.2-2 抉择型货币政策 128

6.2-3 发展抉择型 128

6.3 我国的货币政策近期选择 130

6.3-1 短期内调节总量 130

6.3-2 用信贷限额来适当地调节结构 130

6.3-3 逐步实行由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可调整利率向利率市场化过渡 131

7 宏观金融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132

7.1 弗里德曼与托宾的争论及其分析 133

7.1-1 弗里德曼理论 133

7.1-2 托宾的理论 135

7.1-3 两种理论的评价 136

7.2 希克斯-汉森模型及其分析 137

7.2-1 希克斯-汉森模型 137

7.2-2 对希克斯-汉森模型分析 140

7.3 中国的经济运行与宏观金融 140

7.3-1 直接调控阶段 144

7.3-2 过渡调控阶段 144

7.3-3 间接调控阶段 147

8 货币政策目标的矛盾与协调 150

8.货币政策目标的矛盾 150

8.1-1 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51

8.1-2 币值稳定和充分就业的关系 155

8.1-3 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56

8.1-4 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 157

8.1-5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 158

8.1-6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 158

8.2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158

8.2-1 双重目标的选择 158

8.2-2 对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选择 161

8.3 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协调 163

8.3-1 建立完整有效的国民经济目标体系 163

8.3-2 货币政策与资金积累的关系 166

9 货币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170

9.1 弗里德曼与托宾的论争 170

9.1-1 对货币量的界定不一致 171

9.1-2 对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假设不一致 172

9、1-3 对真实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假设不一致 172

9.1-4 长期内总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程度 174

9.1-5 两派的政策主张 174

9.1-6 两派的共同点 175

9.2 货币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 176

9.2-1 货币是内生的 176

9.2-2 货币是外生的 182

10 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和调节范围 186

10.1 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 187

10. 1-1 从总量上看 187

10.1-2 从结构上看 192

10.2 货币政策调节的制约因素 202

10.2-1 较弱的货币功能 203

10.2-2 经济金融运行机制的摩擦 204

10.2-3 逐渐成熟的心理预期 205

10.3 货币政策调节的范围 205

10.3-1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调节结构的条件 206

10.3-2 计划经济条件下利率调节结构的条件 206

10.3-3 货币政策结构调节的矛盾 207

11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209

11.1 通货膨胀的概念 210

11.1-1 通货膨胀的定义 210

11.1-2 通货膨胀与货币过度扩张的关系 211

11.2 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 213

11.2-1 经济方面的原因 214

11.2-2 金融方面的原因 223

11.3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231

11.3-1 需求拉上须以货币供给增加为条件 232

11.3-2 成本推进最终必表现为需求拉上才会有通货膨胀 233

11.3-3 结构挤压 233

11.3-4 国外输入 236

11.4 货币扩张度的掌握 237

11.4-1 具备一定的闲置资源 237

11.4-2 要健全市场机制 238

11.4-3 要有一定的货币幻觉 239

11.5 停滞膨胀的治理 239

11.5-1 停滞膨胀的表现 239

11.5-2 停滞膨胀的原因 240

11.5-3 治理停滞膨胀的对策 240

12 货币政策时滞的理性分析 243

12.1 货币政策时滞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45

12.1-1 货币政策时滞的原因 245

12.1-2 货币政策时滞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45

12.2 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的特点 246

12.2-1 外在时滞短 内在时滞长 246

12.2-2 货币紧缩的时滞略长于货币扩张的时滞 247

12.2-3 价格时滞短于产出时滞 252

12.2-4 外在时滞的长度不够稳定 255

12.2-5 货币政策变动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或超前 256

12.3 如何应付货币政策时滞 257

12.3-1 内在时滞最小化 257

12.3-2 中间时滞最小化 259

12.3-3 外在时滞合理化 260

下篇 货币政策的操作 263

13 中外货币政策的历史性比较 265

13.1 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 266

13.1-1 一般性的信用调节(又称量的调节) 266

13.1-2 选择性的信用调节(又称质的调节) 268

13.1-3 直接的信用管制 268

13.1-4 间接的信用管制 269

13.2 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历史回顾 269

13.2-1 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发展过程 269

13.2-2 日本的低利率政策 272

13.2-3 美国的利率政策 273

13.3 中国货币政策的回顾 274

13.3-1 货币政策目标 275

13.3-2 货币金融调控系统 275

13.3-3 中介目标 278

13.3-4 调节手段 278

13.3-5 其它政策的配合 279

14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280

14.1 为什么要选择中介指标 281

14.1-1 宏观经济变量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281

14.1-2 信息搜集与处理的局限性 282

14.1-3 某些经济变量的即时可操作性和较高的目标相关性 283

14.1-4 宏观间接调控的必要性 283

14.1-5 货币政策传递的时差性 284

14.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284

14.2-1 选择的标准 284

14.2-2 选择的对象 285

14.3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292

14.3-1 选择的依据 292

14.3-2 选择对象的比较 293

14. 4日本经验的借鉴 297

14.4-1中介指标的转变 297

14.4-2 由公布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转为预测值 297

1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善 299

15.1 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00

15.1-1 简要定义 300

15.1-2 含义 300

15.2 货币政策传导的分析 301

15.2-1 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争论及评价 301

15.2-2 货币政策传导的四大效应 306

15.3 不同体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结构与功能比较 308

15.3-1 结构比较 308

15.3-2 功能比较 311

15.4 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初探 312

15.4-1 立足于间接融资市场,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 312

15.4-2 努力开拓直接融资市场,健全宏观金融调控体系 313

16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316

16.1 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要求 320

16.1-1 与中介指标的相关性 320

16.1-2 与作用对象的配套性和一致性 320

16.1-3 可操作性 321

16.2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322

16.2-1 法定存款准备率 322

16.2-2 再贴现利率 324

16.2-3 公开市场业务 326

16.2-4 再贷款 327

16.2-5 信贷规模 329

16.3 货币政策工具的改进对策 331

16.3-1 近期对策 331

16.3-2 远期对策 333

17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334

17.1 宏观经济政策的多元性 335

17.1-1 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是多元的 335

17.1-2 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多元的 336

17.2 宏观经济政策的相机抉择性 337

17.2-1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没有固定的模式 337

17.2-2 坚持单一规则和始终的财政、信贷平衡是不可能的 337

17.3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异质性与互补性 338

17.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表现方面 338

17.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补性 340

17.4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342

17.4-1 卫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43

17.4-2 财政政策手段与货币政策手段的配合 347

后记 350

参考资料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