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癫痫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鼎烈主编;冯文和等编写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2334171
  • 页数:35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癫痫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1

第一节 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定义 1

第二节 癫痫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

一、调查方法 2

二、分析的常用指标 2

三、调查中的一些标准问题 3

第三节 癫痫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3

一、发病率 3

二、患病率 4

三、癫痫的性别及年龄别发病率和患病率 4

四、癫痫不同发作类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7

第四节 癫痫的预后 8

五、社会等级、民族、城乡和地区对发病率、患病率的影响 8

第五节 癫痫的死亡率 9

第二章 癫痫发作及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12

第一节 癫痫发作的临床和脑电图分类 12

一、部分性发作 12

二、全身性发作 15

三、不能分类的癫痫发作 17

四、附录 17

第二节 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17

一、和部位有关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18

二、全身性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21

三、未能判明为局灶性或全身性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24

四、附录 25

三、不能分类 25

(一) 癫痫持续状态 25

第三节 癫痫发作的国内分类 25

二、全身性发作非局限性开始 25

一、部分性发作 25

四、特殊综合征 25

(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发作 26

第三章 癫痫的神经生理 27

第一节 全身性和部分性癫痫发作 27

一、全身性癫痫发作 27

二、部分性癫痫的病理生理 29

第二节 癫痫灶 32

一、单个神经元的癫痫活动 32

二、局灶性痫样电位与神经元的活动 35

三、神经元痫样活动与微环境的变化 36

四、控制癫痫灶空间范围的机制 37

五、癫痫的某些新概念 38

第四章 癫痫的生化改变 44

第一节 癫痫的能量代谢 44

一、葡萄糖酵解 44

二、局部能量代谢 45

三、抗癫痫药物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46

四、脑血流量和氧消耗 46

第二节 癫痫的脂类代谢 48

一、突触膜的脂类代谢改变 48

二、脂肪酸的代谢障碍 48

第三节 癫痫的蛋白质代谢 50

一、神经递质、神经肽与癫痫的一般关系 52

第四节 癫痫与神经递质、神经肽 52

二、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 54

三、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 57

四、癫痫与神经肽 58

第五章 癫痫的免疫学改变 61

第一节 神经免疫学癫痫模型 61

第二节 癫痫患者的免疫异常 62

一、IgA 62

二、抗脑抗体 62

第三节 癫痫患者药物性免疫异常 63

一、体液免疫功能异常 63

四、免疫遗传学 63

三、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 63

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65

第六章 癫痫的病因及促发因素 67

第一节 癫痫的病因 67

一、原发性癫痫 67

二、继发性癫痫 67

第二节 癫痫的促发因素 72

一、性别因素 72

二、年龄因素 72

三、觉醒、睡眠周期与癫痫的关系 73

五、妊娠对癫痫的影响 74

六、遗传因素 74

四、月经周期对癫痫的影响 74

七、诱发因素 76

第七章 癫痫的遗传 78

第一节 遗传的探讨 78

一、家系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78

二、双生子研究 78

三、脑电图的遗传学研究 79

四、遗传方式 80

第二节 癫痫遗传的估价 81

一、家族史 81

五、先证者后代发病的危险性估计 82

四、同胞患病危险性的估计 82

三、脑电图类型 82

二、发病年龄 82

第三节 单基因遗传病与癫痫 83

一、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 83

二、良性新生儿家族性惊厥 83

三、结节性硬化和神经纤维瘤病 83

四、高胱氨酸尿症 84

第四节 染色体异常与癫痫 84

一、先天愚型综合征 84

二、14号染色体环状畸形 84

三、15号染色体倒位重组 84

第五节 研究展望 85

第六节 婚育咨询 85

二、属于症状性者 87

(一) 额叶癫痫 87

(二) 儿童期枕区良性部分性癫痫 87

(二) 顶叶癫痫 87

(三) 颞叶癫痫 87

(一) 儿童期中央颞区良性部分性癫痫 87

一、属于特发性者 87

第一节 单纯部分性发作 87

第八章 癫痫的临床类型 87

(四) 枕叶癫痫 88

(五) 前庭性癫痫 88

(六) 部分运动性癫痫 88

(七) 腹型癫痫 88

(八) 头痛性癫痫 88

三、属于隐原性者 88

第二节 复杂部分性发作 90

第三节 全身惊厥性发作 93

一、儿童期失神发作 97

第四节 全身非惊厥性癫痫 97

二、少年期失神发作 98

第五节 新生儿癫痫 99

第六节 儿童期癫痫 101

一、婴儿痉挛症 101

二、Lennox-Gastaut综合征 104

三、肌阵挛性癫痫 107

第九章 反射性癫痫 109

第一节 反射性癫痫的概念 109

第二节 反射性癫痫的分类 109

一、原发性与继发性反射性癫痫 109

二、反射性癫痫的类型 109

第三节 反射性癫痫的临床类型及特点 110

一、视觉反射性癫痫 110

二、听觉反射性癫痫 111

三、前庭反射性癫痫 112

四、躯体感觉反射性癫痫 112

五、内脏诱发性反射性癫痫 113

六、精神反射性癫痫 113

七、言语性癫痫 114

第四节 反射性癫痫的脑电图 114

一、间歇期脑电图 114

二、发作期脑电图 115

第五节 反射性癫痫的发作机制 115

第六节 反射性癫痫的诊断 116

第七节 反射性癫痫的治疗 116

一、脑外伤 117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诊断 117

第二节 病因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第十章 晚发性癫痫 117

二、颅内感染 118

三、脑肿瘤 118

四、脑血管病 119

五、脑寄生虫病 119

六、脑萎缩 120

七、代谢性疾病 120

八、慢性乙醇中毒 120

九、心血管疾病 120

十、其他 121

第四节 治疗及预后 121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23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3

第十一章 癫痫性精神障碍 123

第一节 概述 123

一、发作前精神障碍 124

二、发作时精神障碍 124

三、发作后精神障碍 128

四、发作间精神障碍 128

第四节 预后 132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132

第六节 治疗 134

一、药物治疗 135

二、心理治疗 136

三、外科治疗 136

一、创伤后早期癫痫 137

二、创伤后晚期癫痫 137

第十二章 头颅创伤及颅内手术后癫痫 137

第一节 创伤性癫痫 137

第二节 手术后癫痫 139

第三节 创伤后和手术后癫痫的预防用药问题 140

第十三章 妇女和癫痫 142

第一节 外貌 142

第二节 癫痫和月经 143

一、月经初潮 143

二、经期性癫痫 143

三、口服避孕药的影响 144

第四节 癫痫和妊娠 145

第三节 癫痫妇女的婚姻和生育力 145

一、妊娠对癫痫的影响 145

五、月经紊乱和复杂部分性发作 145

四、绝经期对癫痫的影响 145

二、癫痫对妊娠的影响 148

三、小结 154

第十四章 高热惊厥 156

第一节 定义 156

第二节 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156

一、年龄因素 156

二、遗传因素 157

三、胚胎和围生期因素 157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类型 157

一、促发高热惊厥的基础疾病 157

二、主要临床表现 158

三、临床分型 158

第六节 高热惊厥的转归 159

第五节 高热惊厥的复发 159

第四节 病理学资料 159

一、高热惊厥与癫痫 160

二、高热惊厥患儿的长期脑电图随访 160

三、高热惊厥对智力和行为的影响 161

第七节 高热惊厥的防治 161

一、惊厥发作时的治疗 161

二、预防高热惊厥的复发 161

第十五章 癫痫的脑电图 164

第一节 癫痫样发放 164

一、癫痫样发放的基本机制 165

二、发作间发放 165

三、发作时发放 173

四、健康人及非癫痫性疾病的癫痫样发放 178

第二节 癫痫病人的脑电图 178

一、癫痫病人的背景活动 178

二、限局性癫痫样发放的背景活动 179

第三节 癫痫脑电图测定的特殊电极及诱发方法 180

一、电极 180

三、两侧癫痫样发放的背景活动 180

二、诱发 181

第四节 脑电位分布图 184

第五节 脑电图监测 185

一、监测方法 185

二、电极部位及导联 186

三、睡眠监测 187

四、剥夺睡眠 187

五、脑电图监测的诊断价值 188

二、脑电图与癫痫的预后 190

三、广泛癫痫样发放的临床意义 190

一、脑电图与其他检查 190

第六节 癫痫样发放的临床诊断意义 190

四、限局性癫痫样发放的临床意义 193

五、特殊癫痫样发放 194

第十六章 癫痫的影象学 196

第一节 头颅平片 196

一、颅骨骨质改变 196

二、病理性钙化 196

第二节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197

一、癫痫病人CT扫描的一般情况 197

二、癫痫几种主要病因的CT异常 198

第三节 磁共振成象(MRI) 201

一、MRI的成象原理 201

三、CT的局限性 201

二、MRI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 202

三、MRI的优点 203

四、MRI的局限性 203

第四节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 203

第五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204

第六节 脑血管造影 206

第七节 脑空气造影 206

第十七章 癫痫的药物治疗 208

第一节 概述 208

第二节 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208

一、药物吸收 208

二、药物排除 208

五、最合适血药水平范围的概念 209

六、药物间相互使用 209

三、药物分布 209

四、血清中抗癫痫药物浓度的测定——“血清水平” 209

七、老龄对抗癫痫药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210

第三节 抗癫痫药治疗的一般原则 211

一、何时开始治疗 211

二、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212

三、坚持单药治疗 213

四、换药原则 214

五、药物剂量的调整及使用方法 214

六、减量和停服 214

第四节 第一线抗癫痫药物 214

一、苯妥英 215

二、卡马西平 220

三、丙戊酸 224

四、苯巴比妥 228

五、扑米酮 231

六、乙琥胺 232

七、苯二氮?类 234

第五节 其他抗癫痫药物 236

一、其他乙丙酰脲类药物 236

二、其他巴比妥类药物 237

三、其他琥珀酰胺类药物 238

四、其他苯二氮?类药物 238

五、磺胺类药 239

六、?唑烷双酮类 240

七、其他抗癫痫药物 241

一、新药的发展 242

第六节 新抗癫痫药物 242

二、目前临床上已试用的新抗癫痫药物 244

三、正在进行临床前评价的新结构药物 250

第七节 抗癫痫药物的耐受性 251

一、耐受性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51

二、抗癫痫药物获得性耐受的机制和特征 252

三、抗癫痫药物耐受性的识别 253

四、常用抗癫痫药物的耐受性 253

五、克服耐受性的方法 255

第十八章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 256

第一节 概述 256

一、给药方案个体化的临床意义 256

二、血药浓度监测在给药方案个体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局限性 257

三、几个常用的名词术语 257

四、如何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 259

五、如何做好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工作 260

第二节 苯妥英 262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 262

二、临床药代动力学 263

三、影响药物处置和药效的因素 265

四、给药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267

第三节 卡马西平 272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 272

二、临床药代动力学 273

三、影响药物处置和药效的因素 273

四、给药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274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 275

二、临床药代动力学 275

第四节 苯巴比妥和扑米酮 275

三、影响药物处置的因素 276

四、给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276

第五节 丙戊酸 278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 278

二、临床药代动力学 278

三、影响药物处置和药效的因素 279

四、给药方案 279

第六节 乙琥胺 280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 280

二、临床药代动力学 280

三、影响药物处置和药效的因素 280

四、给药方案 280

第二节 癫痫状态的分类 282

第一节 病因及促发因素 282

第十九章 癫痫状态及其处理 282

一、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状态 283

二、肌阵挛性及阵挛-强直-阵挛性癫痫状态 283

三、强直性癫痫状态 283

四、微细的全身性惊厥性癫痫状态 283

五、单侧性癫痫状态 284

六、单纯部分性癫痫状态 284

七、非惊厥性癫痫状态 284

八、复杂部分性癫痫状态 284

第三节 非惊厥性癫痫状态 284

一、命名 284

二、分类 284

四、脑电图变化 285

三、临床特征 285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286

第四节 复杂部分性癫痫状态 286

一、命名 286

二、临床表现 286

三、脑电图变化 287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287

第五节 强直-阵挛性癫痫状态的危险性及并发症 287

第六节 癫痫状态的预后 288

一、成人强直-阵挛性癫痫状态 288

二、儿童强直-阵挛性癫痫状态 288

五、失神状态 289

第七节 癫痫状态的处理 289

四、复杂部分性癫痫状态 289

三、新生儿癫痫状态 289

第八节 有效的治疗方案 290

第九节 癫痫状态的一般处理 294

第二十章 癫痫的非药物治疗 296

第一节 癫痫的外科治疗 296

一、手术治疗癫痫的病例选择 296

二、致癫痫病灶的定位 297

三、手术方式的选择 298

第二节 颞叶癫痫的病理学 310

第三节 减轻顽固性癫痫的其他手术方法 312

一、癫痫的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312

二、慢性小脑刺激 312

一、迷走神经解剖生理 315

第四节 迷走神经刺激术 315

三、其他一些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方法 315

二、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癫痫作用 316

三、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癫痫作用机制 316

四、迷走神经刺激术的适应证、方法和副作用及对策 317

第五节 心理治疗 318

一、行为治疗 319

二、生物反馈法 320

三、催眠疗法 320

四、认知疗法 320

五、其他 321

第二十一章 癫痫患者的预后 322

第一节 新生儿发作 322

第二节 婴儿痉挛症 323

第三节 1岁前发作 324

第四节 热性惊厥 325

第五节 失神发作 326

第六节 儿童期及青少年期的部分性发作 327

第七节 儿童期总的预后 328

第八节 成人部分性发作及晚发性癫痫 329

第九节 癫痫总的预后 330

一、未治疗发作的自然史 330

二、根据医院及研究所对预后的研究 330

三、对新诊断患者预后的研究 331

四、一次发作后复发的研究 331

五、撤除抗癫痫药物的研究 331

六、根据流行病学对预后的研究 332

二、偏头痛与癫痫的关系 335

一、偏头痛 335

第一节 偏头痛与癫痫 335

第二十二章 非痫性发作性疾病 335

三、偏头痛与癫痫的鉴别 336

第二节 偏头痛一癫痫综合征 337

一、典型偏头痛先兆诱发的癫痫发作 338

二、不由偏头痛先兆触发的癫痫发作 338

三、偏头痛引起严重脑损伤所致的癫痫发作 338

四、儿童良性枕叶癫痫及其范围 338

五、良性中央回癫痫 339

六、与线粒体脑、肌病有关的恶性偏头痛 339

第三节 发作性睡眠障碍与癫痫 339

一、梦行症 340

二、夜惊 340

五、睡眠中周期性腿动 341

四、快速眼动睡眠行为紊乱 341

三、梦魇 341

六、发作性睡病 342

第四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癫痫 342

一、TIA的临床表现 343

二、TIA与癫痫的鉴别 344

第五节 晕厥与癫痫 345

一、晕厥 345

二、晕厥与癫痫的鉴别 346

第六节 假性发作与癫痫 347

第七节 其他非痫性发作性疾病 348

一、眩晕 348

二、惊恐病 348

三、抖动发作 348

一、公众对癫痫的看法 350

第二十三章 癫痫的社会问题 350

第一节 社会观念和态度 350

二、患者自身的认识 351

三、家庭的态度 352

四、就业的心理 352

五、医患间关系 353

第二节 社会问题和策略 354

一、教育 354

二、就业 355

三、家庭 357

四、法律 357

五、驾车 358

六、娱乐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