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物元分析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一、矛盾问题 1
二、物元分析的研究内容 3
三、物元分析的硬核和软体 4
第二节 物元分析的理论框架 5
一、物元分析的逻辑细胞 5
二、物元理论的主要内容 6
三、可拓集合论概述 8
四、可拓论 9
第三节 物元分析的初步应用 10
一、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应用 11
二、在决策领域中的应用 11
三、在识别和评价中的应用 13
四、社会科学与物元分析 14
五、人工智能与物元分析 14
第四节 物元分析的性质和前景 15
一、物元分析的性质 15
二、今后的研究方向 16
三、研究课题 17
第二章 物元和物元的可拓性 21
第一节 物元 21
一、物元的概念 21
二、物元的基本关系 25
三、物元空间 29
第二节 物元的发散性 31
一、物元的可拓面 32
二、物元的可拓线 35
第三节 物元的可扩性 38
一、物元的可加性 38
二、物元的可积性 40
三、物元的可分性 42
四、物元的基本运算 44
第四节 物元的相关性 47
一、同一物元三要素的相关性 47
二、同物物元的相关性 49
第五节 物元的共轭性 51
三、异物物元的相关性 51
四、物元和要素的蕴含关系 51
一、虚实 52
二、软硬 55
三、潜显 58
四、负正 60
第六节 小结 61
第一节 物元的基本变换 64
一、物元变换的概念 64
第三章 物元变换 64
二、要素的基本变换 65
三、物元的基本变换 71
四、变换的运算 72
五、变换的蕴含关系 73
第二节 物元基本变换的性质 75
一、置换变换的性质 76
二、分解变换的性质 79
三、物元的基本变换和可拓性的关系 81
第三节 传导变换 85
一、同物传导变换 86
二、导物传导变换 97
第四节 复合变换 99
一、中介变换 100
二、补亏变换 107
第五节 小结 110
第六节 力 111
一、力的概念 111
二、力的分类 112
三、力的合成和分解 114
四、力的方向变换 114
五、力的转化 115
六、力的传递 117
七、力源 117
八、反作用力 118
九、阻力 118
一、集合论的多样性 119
第四章 可拓集合 119
第一节 可拓集合的概念 119
二、可拓集合的定义 121
三、临界元素和罗素悖论 124
四、关联数的逻辑运算 126
第二节 可拓集合的关系和运算 130
一、可拓集合的关系 130
二、可拓集合的运算 133
第三节 可拓域和稳定域 135
一、可拓集合之并、交的可拓域和稳定域 135
二、可拓集合关于变换之积的可拓域和稳定域 145
第四节 物元可拓集 147
一、物元可拓集的概念 147
二、n维物元可拓集 148
三、稳定可拓域 149
第五节 物元可拓域 150
一、物元的发散可拓域 151
二、物元的可扩可拓域 152
四、物元的相关可拓域 155
三、物元的共轭可拓域 155
第六节 可拓关系 157
一、可拓关系的概念 157
二、可拓关系的运算 158
三、可拓关系的性质 159
第一节 有关知识 161
一、距和位值 161
第五章 关联函数 161
二、区间上两种基本变换的可拓域和稳定域 182
三、论域可拓域 186
第二节 实域上的简单关联函数 188
一、简单关联函数的表达式 188
二、简单关联函数的变换 195
第三节 初等关联函数 201
一、初等关联函数 201
二、初等关联函数的图象 202
一、质度函数 204
第四节 质度函数 204
二、保名域的变换 205
第六章 方程和问题 207
第一节 物元议程和蕴含方程 207
一、物元方程 207
二、蕴含方程 210
第二节 转换桥 213
一、转换和转折物元的概念 213
二、转折物元的构造方法 215
三、转换桥 218
第三节问题和问题系统 221
一、构成问题的基本物元 221
二、问题的物元模型 231
三、问题的关系和运算 234
第四节 关联不等式 236
一、关联不等式的概念 236
二、限制关联不等式的解法 237
三、对象关联不等式的解法 239
四、复合关联不等式的解法 240
一、不相容问题的解法 242
第五节问题的解法 242
二、对立问题的解法 245
第七章 物元分析的初步应用 249
第一节 新产品的构思方法 249
一、第一创造法 249
二、第二创造法 252
第二节 价值工程的理论依据 254
二、两个基本原则 255
一、价值工程的物元模型 255
三、企业活动中的物元变换 256
第三节 可拓决策和转换桥方法 261
一、可拓决策方法 261
二、转换桥方法 266
第四节 识别和评判方法 267
一、识别对象的物元模型 267
二、综合评判的物元模型 271
参考文献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