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序 刘纲纪 1
首论美学的多元 3
第一章 类型论——艺术家的美学 3
第一节从认识的建构性看美学的多元趋向 4
第二节“纯粹理性批判”与“感觉和人类知解力批判” 7
第三节“两面神”思维方式 12
第四节“创作式”理论形态 18
第五节一把柔韧的“艺术合金剑” 22
总论鸟瞰与回溯 29
第二章体系论——具有反馈功能的“太极炉” 29
第一节基座(上):“两个实践” 31
第二节基座(下):“不简单”的“关系” 33
第三节炉足:美·真·善 36
第四节炉体:反映对象—创造主体—服务对象 38
第五节炉膛:审美心理场 41
第六节火候:审美分寸 42
第七节丹砂:美的本质 45
第三章发展论——艰苦有趣的美学跋涉 49
第一节兴趣主宰命运 50
第二节首先是性格的成功 54
第三节毕生回答的命题 60
第四节递升的六级台阶 65
第五节不止是解剖乌鸦 71
第六节起迄点的联接 78
分论体系的剖解 87
第四章本质论——不同层次的双向动态契合关系 87
第一节“难”的症结 87
第二节美的父本母本基因 89
第三节美的潜在功利要素 103
第四节美的自身矛盾结构 118
第五节美的微妙神秘特质 124
第一节反映论的流弊和本体论的重兴 131
第五章本体论——“实践—关系”的基础与开端 131
第二节“实践—关系”本体的确立 133
第三节给“生活”以恰当地位 139
第四节审美经验的美学本体意义 143
第六章 创造论(上)——艺术生产的若干范畴 159
第一节再现与表现:掌握好在尊重中求左右的秘密 160
第二节尽情与合理:顺藤摸瓜地找出偶然中的必然 166
第三节 内容与形式:形式美的创造应避免魂不附体 170
第四节舍象与抽象:一定意义的感性抽象很有必要 174
第五节 独创与适应:大同中的小异是独创性的核心 179
第七章创造论(下)——艺术生产的部分法则 189
第一节不全之全:艺术形态的单纯法则 189
第二节一以当十:艺术形象的典型法则 198
第三节不到顶点:艺术矛盾的控制法则 204
第四节侧面描写:艺术意境的含蓄法则 213
第五节 多样统一:艺术构成的和谐法则 223
第八章特性论——艺术分类中的美学问题 234
第一节 独特的艺术分类原则 235
第二节 雕塑及其它造型艺术的审美特性 238
第三节戏曲及其它表演艺术的审美特性 249
第四节谚语及其它语言艺术的审美特性 257
第九章观众论——艺术消费的再生产功能 261
第一节双向授受关系的建立 262
第二节创作怎样创造欣赏需要:适应为了征服 264
第三节欣赏怎样推动创作生产:再创造与再评价 270
第四节观众学与接受美学、阐释学的比较 280
尾论机制的探测 287
第十章分寸论——太极反馈的生命机制 287
第一节限极反馈与超极反馈 287
第二节捕捉灰色中的微妙 290
第三节试抛“巧球”与“险球” 293
第四节太极内功与执中权变 296
第五节艺术生产与艺术实验 299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