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1
序言 1
第一编 艺术的纯洁性与小说修辞 1
第一章 “讲述”与“显示” 3
早期故事中专断的“讲述” 5
《十日谈》中的两个故事 11
作者的多种声音 19
第二章 普遍规律之一:“真正的小说一定是现实主义的” 25
从正当的反叛到残缺的教条 27
从不同的种类到普遍的性质 33
早期的普遍标准 38
普遍标准的三个根源 42
现实主义幻觉的强度 44
作为直接现实的小说 54
论现实主义之间的区别 57
强度的安排 64
第三章 普遍规律之二:“所有的作者都应该是客观的” 75
中立性和作者的“第二自我” 77
公正性和“不公正的”强调 86
“冷漠性” 90
非人格化技巧所促进的主观主义 92
第四章 普遍规律之三:“真正的艺术无视读者” 99
“真正的艺术家只为自己写作” 101
纯艺术的理论 103
伟大文学的“不纯性” 109
纯小说在理论上是合意的吗? 120
第五章 普遍规律之四:感情、信念和读者的客观性 132
“在审美上,眼泪和笑声都是欺骗” 134
文学趣味(和距离)的类型 139
趣味的结合与冲突 147
信念的作用 151
举例说明信念:《荒唐故事》 159
第六章 叙述的类型 167
人称 168
戏剧化与非戏剧化的叙述者 169
旁观者与叙述代言人 172
场面与概述 173
议论 174
自觉的叙述者 174
距离的变化 175
赞同或修正的变化 179
不受限制的叙述 180
内心观察 184
第二编 小说中作者的声音 188
第七章 可靠议论的运用 189
提供事实、“画面”,或概述 191
塑造信念 198
把个别事物与既定规范相联系 204
升华事件的意义 218
概括整部作品的意义 220
控制情绪 223
直接评论作品本身 228
第八章 作为显示的讲述:戏剧化的叙述者,可靠的和不可靠的 236
作为潜在作者的戏剧化代言人的可靠叙述者 238
《汤姆·琼斯》中的“菲尔丁” 241
菲尔丁的模仿者 244
《特里斯特拉姆·香迪》和形式整一性的问题 247
三种形式传统:喜剧小说、文集和讽刺作品 250
《特里斯特拉姆·香迪》的整一性 255
香迪式评论,好的与坏的 260
第九章 简·奥斯丁的《爱玛》中的距离控制 272
《爱玛》中的同情与判断 273
通过控制内心观察得到同情 274
判断的控制 279
可靠的叙述者和《爱玛》的思想规范 285
对爱玛·伍德豪斯的明确判断 292
作为朋友和指导的隐含作者 294
第三编 非人格化的叙述 299
第十章 作者沉默的作用 301
再一次的“作者隐退” 302
同情的控制 305
清晰与含混的掌握 315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秘密交流” 331
第十一章 非人格化叙述的代价之一:距离的混淆 346
令人困惑的《螺丝拧紧》 348
早期文学中反讽导致的困难 352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距离问题 360
第十二章 非人格化叙述的代价之二:亨利·詹姆斯与不可信的叙述者 377
从有缺陷的反映者到主题的发展 378
《说谎者》中的两个说谎者 386
“阿斯彭遗稿的窃取”与“威尼斯的召唤” 395
“深谙世故的读者,要当心!” 407
第十三章 非人格化叙述的道德与技巧 421
诱人的观察角度:以塞利纳为例 423
作者道德判断的晦涩 430
高人一等的道德 436
参考文献 445
译者后记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