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我国的天然草场 6
第一节 天然草地分布概况与特征 6
第二节 草场类型与划分 12
第三节 草场资源的评价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4
第二章 草场植被的基本类型与群落分析 19
第一节 草原植被 19
第二节 荒漠植被 26
第三节 草甸与沙生植被 29
第三章 草场植物的生物学基础 36
第一节 草场植物的类别及其特点 36
第二节 植物生活型及其饲用意义 39
第三节 草场植物的生长发育 41
第四节 牧草的生长发育时期 45
第五节 牧草的繁殖、更新与再生 47
第六节 草场植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动态 52
第七节 草场草类的产量和营养价值动态 55
第四章 天然草场上的饲用植物 60
第一节 饲用植物的经济类群与饲用特性 60
第二节 饲用植物的经济价值 63
第三节 草场上的有毒有害植物 68
第五章 草场合理利用的原理 70
第一节 草场生态系统 70
第二节 放牧家畜和放牧场的特性 75
第三节 草场合理利用的基本要素 82
第六章 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 86
第一节 放牧制度与评价 86
第二节 季节牧场的划分 87
第三节 划区轮牧 91
第四节 放牧场的轮换 100
第五节 割草场的合理利用 102
第七章 天然草场的改良 107
第一节 草场退化与沙漠化 107
第二节 草场改良的意义及方法 109
第三节 草场的自然更新——封育 111
第四节 天然草场的人工复壮——补播 114
第五节 草场水分状况的调节 118
第六节 草场施肥 124
第七节 草场鼠、兔害及其防治 130
第八章 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建立 135
第一节 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地的意义及类型 135
第二节 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土地准备 137
第三节 牧草播种前的种子准备 140
第四节 豆科牧草的根瘤接种 144
第五节 牧草播种技术 148
第六节 混播牧草 149
第七节 播种草地的管理和利用 152
第九章 豆科牧草 155
第一节 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 155
第二节 草木樨属牧草 160
第三节 黄芪属牧草 161
第四节 红豆草属牧草 167
第五节 野豌豆属牧草 169
第六节 其他豆科牧草 173
第十章 禾本科牧草 176
第一节 无芒雀麦与扁穗雀麦 176
第二节 赖草属牧草 179
第三节 披碱草属牧草 182
第四节 冰草属牧草 185
第五节 高粱属牧草 188
第六节 其他禾本科牧草 190
第十一章 灌木、半灌木 193
第一节 灌木饲草基地和灌木种植的技术 193
第二节 锦鸡儿属的灌木 198
第三节 岩黄芪属的半灌木 202
第四节 胡枝子属的半灌木 207
第五节 驼绒藜与木地肤 209
主要参考文献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