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免疫学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重庆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301030347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分子免疫学基础》是为理科生物系本科学生学习免疫学所编写的教材。近30多年来,由于免疫学的飞速发展,由一门古老的学科一跃而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细胞、生理、生化和遗传等生物学领域中诸多学科,因此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边缘学科。免疫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成为生物学研究中超微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和医学临床中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因此,免疫学在生物学中的地位的提高,就决定了理科生物系的教学安排:由微生物学中的一个章节变为独立的一门课程,本教材是为适应这一发展而编写的。《分子免疫学基础》共有六章,包括免疫学的发展及在生物学中的地位,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免疫系统所包含的组织结构和各种免疫活性细胞,非特异免疫功能的细胞和补体成分,抗原结构的特点,抗体结构、功能和基因调控,细胞免疫功能及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各种细胞因子及相互关系,最后还介绍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性和一些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免疫学基础》可作为综合性大学理科生物学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免疫学的工作者参考。

绪论 1

第一节 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3

一、天花疫苗的发明 3

二、菌苗的发明 4

三、吞噬现象的发现 4

四、毒素和抗毒素的发现 4

五、补体的发现 5

六、免疫损伤和免疫耐受现象 5

八、免疫学发展现状 6

七、抗体产生的学说和免疫系统的研究 6

第二节 机体免疫功能的现代概念 7

第三节 非特性免疫 8

一、皮肤、粘膜和屏障结构的屏障作用 8

二、淋巴组织的过滤作用 8

三、血清、体液和组织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9

四、炎症反应的病理防御作用 9

五、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 9

第四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4

一、中枢免疫器官和功能 14

二、外周淋巴器官和功能 17

三、免疫细胞 18

四、免疫活性介质 20

第一章 抗原 21

第一节 概念 21

一、抗原性 21

二、抗原决定簇 22

三、半抗原和载体效应 24

第二节 抗原的分类 28

一、根据抗原颗粒大小和溶解性分类 28

二、根据抗原的来源和制备方法分类 28

三、根据抗原的来源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29

四、根据引起免疫应答对T细胞的依赖关系分类 31

五、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 32

六、肿瘤抗原 32

第三节 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的分子基础 33

一、亲缘关系对免疫原性的影响 33

二、抗原分子大小、物理状态和结构复杂性对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 36

三、半抗原的抗原特异性 37

四、合成多肽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 39

五、天然抗原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 40

第四节 几种天然蛋白质抗原的结构 42

一、抹香鲸肌红蛋白 42

二、卵清溶菌酶 44

第五节 免疫佐剂 46

一、佐剂的种类 47

二、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及机理 47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 49

第一节 抗体的发现 49

第二节 抗体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功能区 50

一、抗体的基本结构 50

二、抗体的分类及分型 51

三、抗体重链、轻链的分离和酶解 52

四、抗体的功能区 53

五、抗体的可变区(VL和VH) 55

六、抗体的稳定区 59

七、抗体的绞链区(hinge region) 59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 59

一、免疫球蛋白G 59

二、免疫球蛋白M 65

三、免疫球蛋白A 66

四、免疫球蛋白E 70

五、免疫球蛋白D 78

第四节 抗体的不均一性 79

二、内源引起的抗体不均一性 80

一、外源引起的抗体不均一性 80

第五节 无性细胞系的选择学说和独特型网络学说 85

一、无性细胞系选择学说 85

二、功能免疫网络--独特型网络学说 87

第六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合成 93

一、B淋巴细胞的成熟和抗体的合成 93

二、免疫球蛋白基因及基因重排 97

第七节 抗体分子的改造和基因工程 115

一、双特异性抗体 115

二、嵌合抗体 116

五、免疫粘连素 117

六、抗体基因文库的构建和基因表达筛选的表面呈现技术 117

三、人化抗体 117

四、单链抗体 117

第三章 补体系统 121

第一节 补体系统各成分的性质和经典激活途径 123

一、识别阶段 123

二、激活阶段 124

三、攻击阶段 125

第二节 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126

第三节 补体系统级联反应的调节 127

一、经典途径的调节 128

三、自身细胞的保护作用 130

二、旁路途径的调节 130

第四节 补体成分裂解片段及其受体 132

一、Ⅰ型补体受体 133

二、Ⅱ型补体受体 133

三、Ⅲ型补体受体 134

四、Ⅳ型补体受体 134

第五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34

一、溶菌、溶细胞作用 134

二、补体酶解片段的生物学功能 134

第六节 补体的基因及生物合成 136

一、由补体蛋白代表的基因家族 136

三、补体的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136

五、补体在免疫应答形成上的作用 136

四、补体在清除免疫复合物上的作用 136

二、补体蛋白各成分的应急合成 137

第七节 与补体系统相关的人类疾病 137

第四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139

第一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发现 140

一、小鼠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H-2 140

二、人类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HLA 142

一、Ⅰ类MHC分子 143

第二节 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分子结构 143

二、Ⅱ类MHC分子 147

第三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结构 149

一、MHC基因座的组成 149

二、Ⅰ类和Ⅱ类MHC基因的组成 151

第四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子的表达 152

一、MHC分子的生物合成 152

二、MHC分子的表达调控 153

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153

一、HLA血清学分型法 154

第五节 HLA抗原特异性的鉴定 154

二、HLA细胞学分型法 155

第六节 Ⅰ、Ⅱ类MHC分子的生理功能 155

一、免疫调节功能 155

二、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160

第五章 细胞免疫 162

第一节 T细胞表面的分化抗原 162

一、CD1分子 166

二、CD2分子 166

三、CD3复合物 167

四、CD4和CD8分子 168

五、CD5分子 170

七、CD29和LFA-1分子 171

六、CD28分子 171

八、CD44分子 172

九、CD45分子 172

十、Thy-1和Ly-6 174

第二节 T细胞表面受体 175

一、T细胞抗原受体 175

二、细胞因子受体 180

三、绵羊红细胞受体 180

四、有丝分裂原受体 180

第三节 T细胞的成熟、激活和免疫功能 180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成熟 181

二、T细胞的激活 185

三、T细胞的免疫功能--细胞免疫 191

第四节 细胞因子 197

一、细胞因子的一般特性 198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200

三、一些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学活性 201

第五节 细胞因子受体 212

第六节 细胞因子网络 214

第六章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及免疫学检测 216

第一节 抗原与抗体反应的特点 216

一、特异性 216

三、抗原与抗体反应中量的关系 218

二、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可逆性 218

第二节 抗血清的制备和抗体的纯化 221

一、动物的免疫 222

二、抗血清制备和抗体效价测定 222

三、免疫球蛋白的纯化 223

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反应--免疫检测法 225

一、凝集反应 225

二、沉淀反应 226

三、补体结合试验 230

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231

五、放射免疫测定法 237

六、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238

七、免疫组化检测 240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 245

第五节 免疫亲和层析 249

一、载体的选择 251

二、配基的选择 253

三、几种类型的免疫吸附剂 253

四、亲和层析条件的选择 255

参考文献 257

附录Ⅰ 氨基酸缩写 258

附录Ⅱ 英文缩略语名词的英汉全称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