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1
Chapter 1 Introduction Liu Wenkui 1
Section 1 Objects and Tasks of Study on Physiofactor Scienc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OH) 1
前言 1
Preface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物理因素职业卫生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
Section 2 PSOH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
第二节 物理因素职业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一、我国古代物理因素的发展 3
Setion 3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Factors 3
第三节 物理因素发展简况 3
二、我国近代物理因素的发展 5
三、国外物理因素的发展 7
三、微波的应用 10
一、激光的应用 10
Section 4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Factor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10
二、磁的应用 10
第四节 物理因素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10
Section 5 Physical Factors and Their Occupational Adverse Effects 11
四、空气离子的应用 11
一、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11
第五节 物理因素及其职业危害 11
二、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 12
三、多因素联合作用 16
一、进一步开展物理因素职业卫生调查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17
第六节 进一步开展物理因素职业卫生的调查研究工作 17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疾患的特点 17
Section 6 Conducting Survey and Research Work on Physic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17
二、应努力做到的几项工作 19
第二章 劳动生理 21
第一节 体力劳动与劳动强度 22
Chapter 2 Work Physiology Cai Rongtai 22
Section 1 Physical Work and Intensity of Work 23
第二节 脑力劳动与神经精神紧张作业 27
Section 2 Mental Word and Excess Neuro-psychic Stress 27
第三节 作业疲劳 28
Section 3 Work Fatigue 28
第三章 噪声 31
第一节 声音的基本概念 31
Section 1 Basic Concepts of Sound 31
Chapter 3 Noise Yin Jiacai 31
一、声音的物理性质 31
二、声音的物理度量 32
第二节 人耳的构造与听觉功能 38
一、人耳的构造 38
Section 2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Ears 39
二、耳的听觉功能 41
一、噪声污染概况 45
第三节 生产噪声与环境噪声 45
Section 3 Industrial Noise and Envrironmental Noise 46
二、工业噪声 46
三、交通噪声与城市噪声 47
第四节 噪声对机体的影响 48
Section 4 Effects of Noise on Organisrn 49
一、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49
二、噪声对机体其他系统的影响 54
第五节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57
一、稳态噪声对物理参数的影响 58
Section 5 Factors Influencing Effects of Noise on Organism 58
二、脉冲噪声对物理参数的影响 60
第六节 噪声的评价与容许标准 63
三、个体差异与等能量假说 63
一、噪声的评价 64
Section 6 Noise Rating and Limits of Noise 64
二、噪声容许标准 69
第七节 噪声监测 73
一、测量仪器 73
Section 7 Noise Monitoring 74
二、噪声监测方法 75
第八节 噪声控制 77
一、治理噪声源 77
Section 8 Noise Control 78
三、加强个体防护 78
二、阻隔噪声传播径路 78
五、护耳器隔声性能的测量方法与评价 83
四、戴护耳器与单词可懂度 83
七、小结 85
六、药物防治声损伤 85
一、次声 86
第九节 次声与超声 86
Section 9 Infrasoound and Ultrasound 87
二、超声 89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91
附表1 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数据表(参考件) 97
附表2 城市噪声污染图的绘制法(补充件) 98
附表3 生产环境噪声测量记录表 98
第四章 振动 100
Section 1 Introduction 100
Chapter 4 Vibration Wang Lin, Futatsuka M. 100
一、振动的定义和分类 100
第一节 概述 100
二、振动的物理参量 101
Section 2 Major Vibration-related Works in Production 102
一、常用的振动工具和设备 102
第二节 接触振动的主要作业 102
三、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102
Section 3 Adverse Effects of Vibration on Human Health 103
二、主要的振动作业 103
第三节 振动对机体的危害 103
一、局部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03
二、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107
第四节 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 108
一、振动特性 108
Section 4 Influential Factors of Vibration Effects on Workers Health 108
二、接触振动时间 109
三、环境温度和噪声 111
Section 5 Vibration-ind uced Diseasea (Vibration Syndrome) 113
第五节 振动病 113
四、重量负荷和个体因素 113
一、定义和简史 113
二、发病概况 116
三、临床表现 116
四、检查方法 119
五、诊断和分期 122
Section 6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Vibration 125
六、治疗 125
二、表示单位 126
一、振动的方向 126
第六节 振动的监测与评价 126
三、频率范围 127
四、测定设备 127
五、振动测试中的几个技术环节 129
六、振动的容许标准及评价方法 131
第七节 振动危害的预防措施 135
Section 7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for Vibration Hazards 135
一、减少和消除振动源 136
二、改善作业环境,限制接触时间 136
三、加强健康管理和个人防护 137
一、激光的产生原理 142
第五章 激光 142
第一节 激光及有关参数简介 142
Chaptetr 5 Laser* Xu Jieming 142
Section 1 Brief Review of Laser and Related Parameters 142
二、激光器的结构与分类 143
四、激光的应用 145
三、有关的激光参数 145
第二节 激光眼损伤效应 146
Section 2 Injurious Effects of laser on the Eye 146
一、激光眼损伤阈值 146
二、不同波长激光对眼的损伤作用 147
三、影响激光眼损伤效应的因素 149
四、激光照射后的视功能变化 152
六、激光人眼损作与意外照射事故 153
五、激光照射后的病理变化 153
第三节 激光皮肤损伤效应 155
Section 3 Injurious Effects of Laser on the Skin 155
Section 4 Tissue Damage Mechanism of Laser 156
第四节 激光对组织损伤作用的机制 156
Section 5 Laser Protection 158
第五节 激光的安全防护 158
二、激光辐照的安全标准 159
一、激光器的分类 159
三、激光危害区及危害距离的划定 163
四、使用光学观测仪器及扫描激光照射 164
五、激光防护措施 164
六、激光辐射的监测 168
七、激光工作人员的医学监督与事故处理 169
Section 1 Work in Hot Environments and its Classification 171
Chapter 6 High Temperature He Hanzhen 171
第六章 高温 171
第一节 高温作业及其类型 171
一、高温微小气候的形成 171
二、高温作业的类型 174
一、高温作业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177
第二节 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177
三、高温作业分级 177
Section 2 Effects of Work in Hot Environments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177
二、高温作业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181
三、高温作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83
四、高温作业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87
五、高温作业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88
七、高温作业对生化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189
六、高温作业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189
八、热适应与热耐受 190
Section 3 Acute Thermodisease-heat Apoplexy 192
第三节 急性热致病患——中暑 192
一、中暑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193
二、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193
第四节 慢性热致疾患 194
第五节 高温环境的综合评价与卫生标准 194
Section 4 Chronic Thermodiseases 194
Section 5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Health Standard for Hot Work Environments 194
Section 6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f Heat Control 199
第六节 防暑降温措施 199
一、技术措施 199
二、保健措施 200
Section 7 Determination of Meterological Conditions in Work Environments and Instruments 202
三、组织措施 202
第七节 生产环境气象条件的测定及其仪器 202
一、测定注意事项 202
二、测定仪器 203
一、冻伤的病因学 206
第二节 冻伤 206
第七章 低温 206
第一节 低温危害的基本概念 206
Section 2 Freezing Wound 206
Section 1 Basic Concept 206
Chapter 7 Low Temperature Xu Jingfen 206
二、冻伤的分类、症状及诊断 208
三、冻伤的发病机制 212
四、冻伤的治疗 217
第三节 、体温过低 226
一、体温过低的概念 226
二、体温过低的机制 226
Section 3 Hypothermia 226
四、人体意外体温过低的复苏 232
三、体温过低的致死温度限值 232
Section 4 Protective Measures 233
第四节 低温危害的防护措施 233
一、人体冷习服 233
二、人体耐寒锻炼 233
三、防寒的具体措施 233
Section 1 Basic Concepts of Hyperbaric Pressure 236
Chapter 8 Hyperbaric Pressure Goen Jinhan 236
第八章 高气压 236
第一节 高气压的基本概念 236
一、大气压力 236
二、静水压力 237
三、高气压作业 237
四、压力的计量单位 238
五、气体的一般物理特性 241
第二节 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245
一、压力本身对机体的物理性作用 245
Section 2 Effects of the hyperbaric Pressure on Organism 245
二、高分压气体的生理病理作用 246
三、高气压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 247
第三节 气压改变引起的疾病 250
一、肺气压伤 250
Section 3 Diseases due to Pressure Changes 250
二、耳气压伤 251
三、鼻窦气压伤 252
四、挤压伤 252
五、加压性关节痛 253
六、高压神经综合征 253
七、等压气体逆向扩散综合征 254
八、惰性气体麻醉 254
九、氧中毒 255
十、二氧化碳中毒 257
Section 4 Decompression Sickness 258
第四节 减压病 258
一、病因 259
二、症状与体征 262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 266
四、诊断 267
五、治疗 268
六、预防 273
Section 1 The Concept of hypobaric Pressure 276
Chapter 9 Low Barometric Pressure Wu Tiayi 276
一、大气的结构与成分 276
第九章 低气压 276
第一节 低气压的基本概念 276
二、大气压 277
三、低压性缺氧 278
第二节 低压缺氧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278
一、对生命过程的不良影响 278
Section 2 The Nocuous Effects of Hypobaric Hypoxia 278
二、对劳动过程的不良影响 280
三、低压缺氧所致疾病及对其他疾病的不良影响 281
第三节 急性高原病及其防治 282
Section 3 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282
一、命名及分型 283
二、急性轻症高原病 283
三、高原肺水肿 285
四、高原脑水肿 288
Section 4 Chronic High Altitude Disease,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290
第四节 慢性高原病及其防治 290
一、命名及分型 290
二、发病机制 291
三、高原衰退 292
四、高原心脏病 293
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295
六、蒙赫病 296
七、慢性高原病的防治 297
Section 5 The Occupational Injury Caused by Hypobaric hypoxia and the Labour Hrotection at Pigh Alti 298
二、高原劳动力下降与劳动等级判定 298
一、低气压低氧的职业性损害 298
第五节 低气压职业损害与高原劳动保护 298
三、高原劳动保护的原则 300
第一节 历史简要回顾 302
Chapter 10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Liu Wenkui 302
Section 1 Brief Review of History 302
第十章 射频辐射 302
二、电场与磁场 303
一、交流电 303
第二节 射频辐射的基本概念 303
Section 2 Brief Introduction of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adiofrequency 303
三、电磁波的传播 304
四、射频电磁场 305
五、射频电磁场的影响参数 306
Section 3 Application of Radiofrequency Techniques 307
一、高频波段的应用 307
第三节 射频技术的应用 307
三、特高频波段(微波)的应用 308
二、超高频波段的应用 308
Section 4 Effects of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on Human Health 309
一、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09
第四节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309
二、微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11
三、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探讨 320
四、临床表现及治疗 324
一、射频电磁场的分布 326
第五节 射频辐射的监测 326
Section 5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Monitoring 326
二、射频电磁场的度量 328
三、射频电磁场的监测 329
第六节 射频辐射的防护 332
Section 6 Protection from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332
一、造成高电磁场的原因 333
二、防护技术措施 334
三、微波辐射的防护措施 337
四、卫生标准的制定 339
五、射频辐射的预测 341
一、电磁场的物理效应 343
第一节 工频电磁场的基本概念 343
第十一章 工频电磁场 343
Section 1 Physical Concept of EMFs 343
Chapter 11 Eleetromagnetic Fields (EMFs)of Industrial Frequency Huang Fanjing 343
二、电磁场对人体的作用 344
三、电流对人体的生理效应 345
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53
第二节 工频电磁场对生物的影响 353
Section 2 Influence of EMFs on Organism 353
二、对动物的影响 355
Section3 Work out the Health Standard for EMFs 356
第三节 工频电磁场卫生标准的制订 356
一、我国500KV变电站和线路场强水平 356
二、国外工频场强标准及限值 356
Section 4 Monitoring and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358
三、卫生标准的提出 358
一、工频电场的监测 358
二、预防措施 361
一、物质的磁性 36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64
二、磁场类型 364
第十二章 磁场 364
Section 1 Basic Concepts 364
Chapter 12 Magnetic Field Li Zhenjie 364
四、磁场的计量单位 365
三、生物磁学 365
Section 2 Biological Magnetic Phenomena 367
一、生物体内的磁性物质 367
第二节 生物磁现象 367
三、生物磁场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68
二、生物磁场现象 368
Section 3 Applications of Biomagnetics in Medicine 369
一、磁疗 369
第三节 生物磁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369
四、磁诊断技术 370
二、磁性药物 370
三、磁水 370
第四节 磁生物效应及特点 372
Section 4 Biological Eff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Field 372
一、物理基础 373
二、磁生物效应及职业危害 374
三、磁生物效应的特点 384
Section 5 Dosimetry and Protection of Magnetic Field 387
第五节 磁场的测量及防护 387
一、测量仪器 387
二、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391
三、卫生学标准 391
四、防护技术和措施 393
一、红外辐射的基本概念 395
Section 1 Infrared Radiation 395
Chapter 13 infrared Radiation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Wang Donghai 395
第一节 红外辐射 395
第十三章 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 395
二、红外辐射的作业 396
四、红外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397
三、红外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397
六、红外辐射的阈限值 401
五、红外辐射预防措施 401
七、红外辐射的监测 404
一、紫外辐射的基本概念 405
第二节 紫外辐射 405
Section 2 Ultraviolet Radiation 405
一、紫外辐射的作业 406
三、紫外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407
四、紫外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410
五、紫外辐射预防措施 418
六、紫外辐射的阈限值 419
七、紫外辐射的监测 420
Chapter 14 Ionizing Radiation Fu Tieheng 423
第十四章 电离辐射 423
第一节 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 423
一、放射性与放射性元素 423
Section 1 Basic Concep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423
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24
三、电离辐射剂量和剂量单位 426
Section 2 The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on Organism 428
第二节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作用 428
一、接触电离辐射的职业 428
二、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 429
三、放射性物质的进入、分布和排出 429
四、电离辐射对机体作用的机制 430
五、影响射线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433
Section 3 The Injury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on Organism 436
第三节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效应 436
一、放射病——全身放射性损伤 437
二、皮肤放射损伤 442
三、胚胎和胎儿的辐射损伤 442
四、远期随机效应 443
Section 4 Monitoring of Ionizing Radiation 444
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监测 444
一、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 444
二、体内放射性核素的监测 447
三、放射性物质表面污染的监测 448
四、放射性气溶胶的监测 449
五、放射性气体的监测 451
Section 5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for Ionizing Radiation 452
六、水中放射性的监测 452
第五节 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452
一、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辐射防护原则的建议 452
二、我国辐射防护规定 454
三、外照射防护 455
四、内照射防护 456
五、开放型工作单位的分类及其工作场所的分级和分区 457
六、去除表面放射性污染 457
七、个人防护措施 458
八、辐射监测和医学监护 459
Chapter 15 Air Ion Li Anbo 462
Section 1 Conception of Air Ion 462
第十五章 空气离子 46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62
一、空气离子与空气离子化 462
二、空气离子形成的原因 463
三、空气离子的分类 464
四、空气离子的化学组成 465
五、空气离了的转归 466
六、人工空气离子化 466
第二节 空气离子的生物学效应 467
一、对细胞的影响 467
二、对生物氧化的影响 467
Section 2 Biological Effect of Air Ion 467
三、对5-HT的影响 468
四、对脑啡肽、内啡肽和干扰素的影响 469
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469
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69
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470
九、对免疫的影响 472
十、对内分泌的影响 472
八、对代谢的影响 472
十一、空气离子与自由基 473
十二、对行为的影响 473
十三、对动物生长长效影响 474
Section 3 Air Ion Generator 476
第三节 空气离子发生器 476
第四节 空气离子测量 477
一、空气离了测量原理 477
Section 4 Air Ion Measurement or Monitoring 477
二、空气离子测量方法 479
三、空气离了测量规范 481
一、空气离子化程度 483
第五节 空气离子卫生评价 483
Section 5 Sanitory Evaluation of Air Ion 483
二、空气离子相对密度 484
四、空气离子舒适带 485
三、空气离子评议指数 485
第六节 空气离子的应用 486
一、空气离子疗法 486
Section 6 Application of Air Ion 486
二、空气离子在工业上的应用 491
三、离子化空气对植物生态的影响 495
四、提高人的注意集中力 496
五、评价空气环境质量 497
六、预报地震先兆 500
第七节 空气离子研究展望 501
Section 7 Progress in Air Ion Studies 501
第十六章 超重与失重 504
第一节 超重与失重的基本概念 504
一、定义 504
Chapter 16 Overweight and Weightlessness Xie Baosheng ,Shen Xiangyun 504
Section 1 Basic conception of overweight and weightlessness 504
二、 研究方法 505
一、头-盆向超重的生理效应 506
Section 2 Effects of +Gzstress on human body and protection 506
第二节 头-盆向超重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 506
二、头-盆向超重的生理耐限与防护 512
第三节 胸-背向超重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 514
Section 3 Effects of +Gxstress on Human body and Protection 514
一、胸-背向超重的生理效应 514
二、胸-背向超重的耐力与防护 519
Section 4 Effects of weightlessness on human body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519
第四节 失重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519
一、失重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519
二、失重的防护措施 527
第十七章 生产性照明 531
第一节 照明的基本概念、分类 531
一、照明的基本概念 531
Chapter 17 Industrial IIIumination Cai Rongtai 531
Section 1 Basic Concepts of IIIumination 531
二、照明的分类及意义 532
Section 2 Disturbanes 534
Section 3 Measurement,Standard and Evaluation of IIIumination 534
第二节 不良照明对机体的影响 534
一、视觉功能 534
二、影响视觉功能的因素 540
三、不良照明对机体与作业的影响 542
第三节 照明的测量、评价与标准 543
一、照明的测量 543
二、视觉功能的测量 547
三、生产性照明的卫生学评价 548
四、生产性照明的标准 552
第四节 预防不良照明的措施 556
Section 4 Control Measures for Poor IIIumination 556
二、防止眩目和照度不均匀及提高照明的质量 557
一、积极提高照度水平 557
三、合理地进行照明设计 558
二、定义 560
第一节 基本概念 560
第十八章 人类工效学 560
Section 1 Fundamental Conception 560
Chapter 18 Ergonomics Wang Sheng 560
一、名称 560
第三节 研究内容 561
第二节 发展简史 561
Section 3 Areas of Study 561
Section 2 Historical Background 561
一、人体方面 562
二、机器设备 568
三、工作环境 572
四、劳动组织 575
Section 4 Methods of Study 576
第四节 研究方法 576
一、一般方法 576
二、特殊方法 576
第十九章 物理因素与肿瘤 586
第一节 物理因素与肿瘤的流行病学 586
一、肿瘤的年龄分布 586
Section 1 Epidemiology of Tumors Induced by Physical Factors 586
Chapter 19 Physical Factors and Tumors Jiang Yuansi 586
二、肿瘤的性别分布 587
三、种族差异和地区分布 587
四、物理因素与诱发肿瘤的类型 588
五、职业因素与肿瘤的关系 588
一、致肿瘤机制 589
第二节 电离辐射与肿瘤 589
Section 2 Ionizing Radiation and Tumors 589
二、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592
三、电离辐射致肿瘤举例 592
第三节 非电离辐射与肿瘤 598
一、紫外辐射 598
Section 3 Nonionizing Radiation and Tumors 598
二、射频辐射 601
Section 4 Synergetic Effects of Physical 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602
一、物理因素之间的效应 602
第四节 物理因素和其他因素联合作用 602
二、化学因素 603
第五节 预防问题概述 604
Section 5 Outline of Preventive Problems 604
三、病毒 604
一、对电离辐射致肿瘤的预防 605
二、对紫外辐射致肿瘤的预防 606
第二十章 南极卫生学初步考察 607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印象 607
Chapter 20 A Tentative Survey in the Antarctic Yu Yongzhong 607
Section 1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Impression 607
第三节 气温 608
Section 2 The Depth of the Ice 608
Section 3 Air Temperature 608
第二节 冰原 608
第四节 风 609
Section 4 Wind 609
第五节 中国南极长城站概况 610
Section 5 A Brief of the China Great Wall Station 610
Section 6 Is the Antarctic a Sterile World? 611
第六节 南极环境是一个无菌世界? 611
第七节 南极环境对人的影响 612
一、南极医学科学考察简况 612
Section 7 Effects of the Antarctic Environment on Human 612
二、中国南极医学卫生学考察 613
第八节 在冷环境中的劳动卫生问题 614
Section 8 Issues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in the Cold Environment 614
Section 9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Antarctic Conclusion 617
第九节 南极环境保护 617
Appendix 619
附录 与本书相关的常用单位、符号和物理常数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