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9
1.2.1 “中国之谜” 9
1.2.2 关于改革路径的理论 12
1.2.3 工业部门的改革 19
1.2.4 解释非国有部门的成长 24
1.3 方法论 28
1.3.1 本书的研究方法 28
1.3.2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西方经济学” 31
1.3.3 经济研究与经济学家的社会职能 35
2.改革方式与经济理论 50
2.1 激进改革思想的演变 50
2.2 激进与渐进改革的逻辑 59
2.3.1 改革经济学、正统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67
2.3 改革与经济理论 67
2.3.2 关于变迁的理论与新古典主义 79
3.中国的改革方式 93
3.1 改革方式的进一步界定 93
3.1.1 再论改革方式的“两分法” 93
3.1.2 关于渐进方式的“两部门理论” 99
3.1.3 改革方式与产业组织 102
3.2.1 价格改革的方式 107
3.2 中国工业部门的价格双轨制 107
3.2.2 关于价格双轨制的早期评论 114
3.2.3 价格双轨制的演变 119
4.价格双轨制的效率特征 138
4.1 伯德的一般均衡模型 138
4.1.1 一个微观分析框架 138
4.1.2 一般均衡分析及其效率特征 145
4.2 对双轨价格的进一步讨论 149
4.2.1 关于伯德模型的假设条件 149
4.2.2 价格双轨制模式与“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155
4.3.1 “计划外的增长” 160
4.3 价格双轨制的动态特征 160
4.3.2 “串轨”与价格双轨制的稳定性 164
5.配额约束下的价格双轨安排 172
5.1 “供给流失”的理论模型 172
5.1.1 价格控制的“两部I了模型” 172
5.1.2 信息不确定模型 182
5.2 有配额控制的价格双轨制 188
5.2.1 考虑配额约束的作用 188
5.2.2 寻求投入品配额与非价格支付 195
5.3 “体制外改革”的不同路径 204
5.3.1 前苏联的“体制外改革” 204
5.3.2 中国的“体制外改革” 210
6.1 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 219
6.1.1 制度结构的改革 219
6.价格双轨制下的生产增长 219
6.1.2 国有部门的增长方式 228
6.1.3 一个动态理论的解释 237
6.2 价格双轨制条件下的产业组织理论 247
6.2.1 一个修改的主导部门模型 247
6.2.2 补贴和管制定价能力 253
6.2.3 考虑边界竞争的作用 259
6.2.4 边界进入的格式 265
6.3 价格的完全自由化与国有部门的垄断 273
6.4 简短的评注 284
7.中国的改革为何比较成功? 289
7.1 改革方式与改革的初始条件 289
7.1.1 两种不同的解释 289
7.1.2 关于“初始条件” 300
7.2 改革起点、改革方式与改革路径 309
附录:主导厂商模型的一般形式 320
参考文献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