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1
一、鲁东丘陵区 1
二、鲁中南山区 2
三、鲁西北黄泛平原 2
第二节 天气气候特征 3
一、气候概况 3
二、气候区划 4
三、四季天气气候特征 6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 大气环流形势 13
第一节 大气环流的演变规律 13
一、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 13
二、经向、纬向环流的转换 14
三、上、下游效应与能量频散 15
四、高空锋区与急流 16
五、阻塞形势 17
六、极涡活动 19
七、低纬度环流系统 19
八、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 21
九、海陆地形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22
第二节 亚欧环流形势分型 22
一、分型的原则和方法 22
二、亚欧环流型的基本特征 23
参考文献 31
第三章 天气系统 32
第一节 南方气旋 33
一、天气气候分析 34
二、南方气旋的两类发展过程 39
三、南方气旋发生的预报 45
四、南方气旋移动的预报 50
一、天气气候分析 51
第二节 北方气旋 51
五、南方气旋的流场结构与天气 51
二、蒙古气旋的发生过程 56
三、蒙古气旋的预报 58
四、黄河气旋的发生过程 61
五、黄河气旋的预报 64
目录 65
第三节 台风与东风扰动 65
一、天气气候分析 65
二、台风路径预报 72
三、东风扰动 88
第四节 冷锋与锢囚锋 92
一、天气气候分析 92
二、华北冷锋的特点 97
三、华北冷锋分析经验 98
四、冷锋天气过程 98
五、冷锋移动的预报 101
六、冷锋的结构与天气 102
七、华北锢囚锋 105
第五节 切变线 109
一、天气气候分析 109
二、切变线的形成过程 113
三、切变线的预报 116
四、切变线上的低涡活动 116
五、切变线的结构与降水 117
六、暖切变线 118
一、天气气候分析 122
第六节 冷涡与横槽 122
二、冷涡与横槽出现时的环流形势 124
三、冷涡形成和移动的预报 124
四、冷涡结构与天气 126
五、大范围降雹冷涡与不降雹冷涡的差异 128
六、横槽形成和移动的预报 130
七、横槽的结构与天气 131
一、天气气候分析 132
第七节 高原低槽与西南涡 132
二、高原低槽出现时的环流形势 136
三、西南涡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机制 138
四、高原低槽、西南涡发展和移动的预报 141
五、高原低槽产生的降水过程 142
六、西北涡 143
第八节 副热带高压 144
一、副高的结构与天气 144
二、西太平洋副高(脊)的季节活动规律 148
三、西太平洋副高(脊)短期活动的预报 149
四、副高对山东天气气候的影响 150
参考文献 153
第四章 重要天气 156
第一节 暴雨 156
一、天气气候分析 156
二、产生暴雨的宏观物理条件 161
三、暴雨天气过程 163
四、暴雨分析和预报 170
第二节 强对流天气 180
一、天气气候分析 180
二、对流发展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185
三、强对流天气分析和预报 189
第三节 冬半年降水 210
一、天气气候分析 210
二、降水天气过程 213
三、降水预报 217
四、重要降水过程个例分析 223
第四节 寒潮、霜冻与低温天气 226
一、天气气候分析 227
二、寒潮天气过程 230
三、寒潮预报 234
四、霜冻及其预报 235
五、低温天气及其预报 239
一、天气气候分析 241
第五节 大风 241
二、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 245
三、大风的预报 250
四、海、陆风对比 257
第六节 干热风 258
一、天气气候分析 259
二、干热风天气过程 261
三、干热风的预报 265
第七节 高温天气 266
一、天气气候分析 266
二、出现高温过程的天气形势 269
三、高温天气预报 274
第八节 海雾 275
一、天气气候分析 275
二、海雾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280
三、有利于出现海雾的天气形势 281
四、海雾的预报 282
第九节 雨凇和雾凇 284
一、雨凇的天气气候分析 284
二、雨凇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285
三、雨凇过程的天气形势特点 287
四、雨凇天气的预报 289
五、雾凇的天气气候分析 290
六、雾凇形成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291
第十节 山东半岛冬季冷流降雪 292
一、冷流降雪的时空分布 292
二、冷流降雪的天气形势和成因 293
三、冷流降雪的预报 298
第十一节 与气象有关的水文现象 298
一、风暴潮 298
二、黄河下游凌汛 300
三、海冰 304
参考文献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