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通史 第16卷 清代前期军事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军事科学院主编;邱心田,孔德骐著
  • 出 版 社: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1371046
  • 页数:807 页
图书介绍:

第十六卷 清代前期军事史 1

绪论 1

第一章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及与明朝争夺辽东 15

第一节 明末军事、政治概况及女真族的崛起 15

一、明末军事、政治概况 15

二、女真族的崛起 16

三、明朝对女真的管辖及民族统治 17

第二节 努尔哈赤对女真各部的军事征服 19

一、征服女真各部 19

二、建立军事农奴主政权 27

第三节 后金与明朝争夺辽东的战争 28

一、萨尔浒之战 28

二、沈阳、辽阳之战 39

三、广宁之战 44

四、宁远之战 47

第二章 皇太极统一东北及与明朝争夺辽西等地 52

第一节 统一东北,稳固后方 52

一、宁锦战败及面临的形势 52

二、以稳定求发展的战略方针 57

三、东征朝鲜 60

四、统一漠南、漠北蒙古 67

五、招抚黑龙江流域诸部 73

第二节 皇太极迂回袭扰残毁明朝腹地 76

一、对明军事斗争的方针 76

二、第一次迂回入边,突袭京师 77

三、大凌河之战 79

四、第二次迂回入边,袭扰宣(府)、大(同) 82

五、第三次迂回入边,进袭京畿地区 83

六、第四次迂回入边,席卷冀鲁 84

七、夺占旅顺及辽东沿海岛屿 86

第三节 松、锦战略决战 89

一、战前形势 89

二、作战经过 91

三、清军胜利原因及影响 95

第三章 后金(清)时期的军队建设及军事思想 98

第一节 八旗兵制的建立 98

一、八旗兵制的起源和沿革 98

二、八旗兵制的内容和性质 101

三、八旗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04

一、冷兵器的种类、制造和使用 107

第二节 武器装备 107

二、火器的传入和制造 109

第三节 著名军事统帅及其军事思想 111

一、努尔哈赤及其军事思想 111

二、皇太极及其军事思想 123

第四章 清军入关建立清王朝 134

第一节 复杂多变的军事、政治形势 134

一、明王朝东和西战战略的破灭 134

二、清军攻宁破关战略再次受挫 136

三、大顺军攻陷京师和山海前线形势剧变 138

第二节 山海关之战 140

一、吴、清联兵的完成 141

二、作战经过 143

三、双方作战得失和胜败原因 146

第三节 清军进占北京 148

第五章 清灭南明和农民军及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152

第一节 清定鼎北京后的形势及其基本方略 152

一、大顺、大西农民军的战略转变 152

二、弘光政权以农民军为敌及对清军的退让妥协政策 153

三、多尔衮先剿灭农民军,再灭南明,进而统一中国的战略方针 155

第二节 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157

一、大顺军的抗清斗争 158

二、大西军的抗清斗争 160

第三节 清军“转旆东征”和大江南北人民的抗清斗争 162

一、扬州之战 162

二、清军占领南京,弘光政权覆亡 166

三、大江南北人民的抗清斗争 167

第四节 清军挺进浙、闽及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170

一、清军挺进浙闽与隆武政权、鲁监国的覆灭 170

二、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174

一、大顺军余部联明抗清和抗清联合阵线的形成 175

第五节 清军南下湖广、粤、桂和大顺军余部及中南地区人民的抗清斗争 175

二、绍武、永历政权的建立 176

三、中南战场抗清浪潮的蓬勃发展 178

四、清军反攻和永历帝的再次逃亡 180

第六节 清军进军云贵与大西军余部和西南地区人民的联明抗清斗争 183

一、大西军余部联合南明和各方力量坚持抗清 183

二、清军挺进云贵,永历政权败亡 187

第七节 各方胜败原因及其作战得失 191

一、大顺、大西农民军的深刻教训 191

二、南明失败的原因 192

三、清军胜利的原因 194

第六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196

第一节 荷兰侵略者侵占台湾 196

一、台湾的地理形势 196

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7

三、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99

第二节 台湾人民反抗荷兰侵略者的斗争 200

一、荷兰殖民者的暴虐统治 200

二、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202

第三节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 204

一、郑成功的战略决策与战争准备 204

二、荷兰殖民者的作战准备及兵力部署 209

三、作战经过 211

第四节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及取得胜利的原因 221

第五节 郑成功的治军思想 226

一、边作战边扩军 226

二、严密军队组织 227

三、重视水师建设 228

四、严格军纪军令 229

第七章 康熙平定三藩的战争 231

第一节 三藩割据势力的膨胀 231

一、撤藩的缘起及争议 234

第二节 撤藩之议及平定三藩的战略决策 234

二、三藩叛乱的爆发 236

三、清廷的平叛部署及准备 237

第三节 战争经过 240

一、吴、耿二藩占据南方六省 240

二、湖南战场转入相持 242

三、平定陕甘王辅臣之叛 245

四、闽浙耿精忠的归服 249

五、江西和两广的平定 251

六、湖南战略决战 255

七、进取四川、云南、贵州 260

第四节 平定三藩的意义和双方作战得失 264

一、平定三藩的历史意义 264

二、清军胜利的原因 265

三、三藩失败的原因 269

第八章 康熙统一台湾 271

第一节 剿抚并用,夺取金门、厦门 272

一、清郑间和谈破裂 272

二、清军夺占金、厦 274

一、清军三攻澎湖失利 276

三、郑经退据台湾 276

第二节 清军攻台失利与清郑间的和平对峙 276

二、由战转和——清廷对台策略的转变 281

第三节 击退郑氏集团进犯大陆沿海的斗争 285

一、郑军对大陆沿海的进攻与清军的反击 285

二、清军剿抚兼施,郑经败逃台湾 292

第四节 因剿寓抚,统一台湾 296

一、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决策 296

二、澎湖决战 299

三、恩威兼施,和平统一台湾本岛 305

四、清政府巩固和维护统一的措施 307

第五节 统一台湾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309

一、统一台湾的战略意义 309

二、统一台湾战略策略运用的经验教训 311

第九章 清前期的军事制度 313

第一节 建立、健全各级军事机构 313

一、中央统兵体制及军事机关 313

二、地方统兵体制及军事机关 320

第二节 八旗兵制的完善 324

一、八旗常备兵制的建立 324

二、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326

第三节 绿营兵的建立和发展 333

一、绿营的建立和任务 333

二、绿营的营制和兵额 335

三、绿营的兵种 338

第四节 俸禄和兵饷 339

一、武官俸禄 339

二、兵饷制度 341

三、俸饷制度的特点 343

第五节 军事训练和奖惩制度 344

一、八旗训练制度 345

二、绿营训练制度 346

三、简阅与大阅制度 347

四、军纪军令 349

五、军功奖赏 356

第十章 清前期的武器装备和马政 362

第一节 冷兵器 362

一、冷兵器的形制和种类 362

二、冷兵器的制造、配发和管理 367

一、火炮、鸟枪、火药的种类和性能 369

第二节 火器 369

二、火器的配发和管理 386

三、火器的制造 389

四、火器研制家 392

第三节 马政 396

一、军马的管理机构及其职掌 396

二、军马的种类、数量与编配 398

三、军马的牧养与管理 400

第一节 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405

一、沙俄向东方的扩张 405

第十一章 抗击沙俄入侵的战争 405

二、沙俄对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入侵 407

第二节 中国军民初期的抗俄斗争 412

一、乌扎拉村之战 412

二、呼玛尔之战 414

三、古法坛村之战和斯捷潘诺夫匪帮的覆灭 417

第三节 雅克萨自卫还击战 420

一、沙俄侵略军卷土重来 420

二、清政府加强东北边防的方针和措施 422

三、第一次雅克萨之战 432

四、第二次雅克萨之战 437

第十二章 对准噶尔的战争 447

第一节 准噶尔部的崛起 447

第二节 对噶尔丹的征战 449

一、噶尔丹的扩张和内犯 449

二、康熙帝征讨噶尔丹的决心和准备 455

三、乌兰布通之战 458

四、昭莫多之战 466

五、噶尔丹的覆亡 474

一、策妄阿拉布坦势力的强大 479

第三节 对策妄阿拉布坦的征战 479

二、策妄阿拉布坦武装侵扰西藏 482

三、清军入藏平乱 487

第四节 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 491

一、罗卜藏丹津反清叛乱 491

二、年羹尧、岳钟琪率清军平叛 494

第五节 对噶尔丹策零的征战 497

一、噶尔丹策零与清政府的决裂 497

二、和通泊之战 500

三、额尔德尼昭之战 503

四、噶尔丹策零求和以及准噶尔与喀尔喀牧界的划定 507

第六节 战争简评 511

第十三章 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战争 513

第一节 对达瓦齐的征战 513

一、准噶尔部的内乱 513

二、清政府“两路进兵、直抵伊犁”的战略决策及其作战方针 515

三、奔袭伊犁 518

第二节 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 521

一、阿睦尔撒纳的叛乱 521

二、清军再克伊犁,平定叛乱 525

第三节 战争胜利的原因 531

第十四章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的战争 535

第一节 准噶尔贵族对回部的统治 535

第二节 大小和卓的叛乱 536

第三节 库车之战 538

第四节 黑水营之战 542

第五节 大小和卓的最后覆灭 546

第六节 平叛战争的意义和战争指导得失 550

第十五章 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 552

第一节 大小金川和清廷“以番治番”的策略 552

一、战争的发生 553

第二节 大金川之战 553

二、清军进攻受挫 555

三、大金川土司投降 558

第三节 大小金川之战 560

一、战争再起 560

二、初定小金川 562

三、木果木惨败 564

四、再定小金川 565

五、大金川的最后平定 566

第四节 战争决策和作战指导得失 569

第一节 廓尔喀的崛起及尼中关系 572

第十六章 抗击廓尔喀入侵的战争 572

第二节 第一次廓尔喀战争 573

一、廓尔喀入侵西藏 573

二、乾隆帝运筹帷幄 574

三、仲巴、巴忠等私下议和 577

第三节 第二次廓尔喀战争 580

一、廓尔喀再次入侵西藏 580

二、清军进藏,打击侵略者 582

三、追击逃敌,深入廓尔喀 588

四、廓尔喀乞降,福康安撤兵 592

五、确立章 程,做好善后 594

第四节 战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595

第十七章 康乾军事思想 599

第一节 康熙帝玄烨的军事思想 599

一、国防思想 600

二、建军治军思想 604

三、作战思想 612

第二节 乾隆帝弘历的军事思想 618

一、“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 619

二、“天朝尺土,俱归版籍”,岂可任外国侵踞 621

三、骑射为本,振奋精神 624

四、“军旅之事,为时逾久,防御愈难” 626

第十八章 清前期的边防海防 630

第一节 清代的疆域、边疆及边防思想 630

一、疆域 630

二、边疆 632

三、边防思想 634

第二节 清政府治边的方针、原则 636

一、“恩威并行,剿抚兼施”的总方针 637

二、治边施政原则 638

第三节 对主要边疆地区的管辖 640

一、对吉林、黑龙江地区的管辖 640

二、对蒙古地区的管辖 650

三、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654

四、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660

第四节 卡伦和巡边 664

一、卡伦 664

二、巡边 668

第五节 驿站、军台 671

一、驿站、军台的安设 672

二、驿站、军台的管理 676

第六节 屯田实边 677

第七节 清前期海防 681

第十九章 清前期兵书 689

第一节 概说 689

第二节 主要兵书介绍 692

一、兵法类 692

二、军事地理类 706

三、综合类 709

四、注疏类 713

第三节 辨伪 716

第二十章 乾嘉时期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 720

第一节 清王朝的衰败 720

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720

二、武备逐步废弛 726

第二节 山东王伦起义 730

一、起义的爆发 730

二、临清之战 732

三、起义的意义和作战指导得失 734

一、门宦制度和教派斗争 736

第三节 甘肃苏四十三领导的撒拉族起义和田五等领导的回民起义 736

二、苏四十三领导的撒拉族起义 738

三、田五、张文庆领导的回民起义 744

四、起义失败的原因 748

第四节 台湾林爽文起义 749

一、起义的背景 749

二、起义的爆发和胜利发展 752

三、起义的失败 758

四、起义失败的原因 759

第五节 湘黔苗民起义 762

一、起义的组织和发动 766

第六节 川楚陕三省农民大起义 766

二、王聪儿、姚之富起义 768

三、四川起义军的反清起义 773

四、起义失败的原因 780

第七节 林清、李文成领导的京畿和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农民起义 781

一、起义的组织与爆发 781

二、京畿起义 784

三、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起义军的反清斗争 786

四、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793

第一节 张格尔叛乱 796

第二十一章 平定张格尔叛乱 796

第二节 平叛部署与措施 798

第三节 战争经过 799

一、柯尔坪之战 799

二、喀什噶尔之战 801

三、张格尔的最后覆灭 803

第四节 平叛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804

一、平叛胜利的主要原因 804

二、平叛胜利的历史意义 805

后记 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