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编 原始社会 3
第一章 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 3
一、我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3
二、原始人群的社会生活 5
三、氏族公社的萌芽 7
第二章 氏族公社 10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 10
一、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10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13
第二节 父系氏族公社 19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19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21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解体 24
一、私有制的出现 24
二、贫富分化和阶级的产生 26
三、原始社会的解体 28
四、原始社会的文化 29
第四节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原始社会 31
一、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 31
二、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居民 32
三、尧、舜、禹的传说 33
第二编 奴隶社会 39
第一章 夏商 39
第一节 夏朝 39
一、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39
二、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 41
三、孔甲乱夏和夏桀亡国 42
四、夏朝的社会经济 42
五、夏朝的文化 43
第二节 商朝 45
一、商朝的兴亡 45
二、商朝的政权和阶级关系 49
三、商朝的社会经济 51
四、商朝的文化 55
第二章 西周 59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 59
一、周族的兴起和西周的建立 59
三、西周的国家政权机构 62
二、周公东征和营建雒邑 62
四、西周的政治制度 63
第二节 西周的社会经济 66
一、井田制与农业的发展 66
二、“工商食官”与工商业的发展 68
第三节 西周的灭亡 70
一、西周后期社会矛盾的发展 70
二、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73
三、宣王中兴 75
四、西周的灭亡 75
第四节 西周的文化 76
一、周原遗址和文字 76
二、《尚书》中的《周书》和《逸周书) 77
三、诗和音乐 78
四、科学技术 79
五、哲学思想 81
六、“学在官府” 82
笫三章 春秋 84
第一节 大国争霸 84
一、东周的建立和王室衰微 84
二、“尊王攘夷”和“五霸迭兴” 86
三、齐鲁交兵与晋楚争斗 91
四、弭兵之会 92
五、吴越争霸 92
六、春秋时期各族的融合 94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95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5
二、井田制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98
第三节 奴隶社会的解体 101
一、阶级矛盾的激化 101
二、新旧势力的斗争和奴隶社会的解体 103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105
一、“民为神主”和“物生有两” 105
二、老子的《道德经》和道家 106
三、孔子和儒家 107
四、《孙子兵法》 110
五、科学技术 111
第三编 封建社会(上) 115
第一章 战国 115
第一节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115
一、各国的变法运动 115
二、建封土地所有制和社会阶级结构 121
三、封建政治制度 123
第二节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26
一、农业生产 126
二、手工业的进步 128
三、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 130
四、社会生活习俗 133
第三节 七国争雄和秦的统一 134
一、七国争雄 134
二、秦的统一 140
三、战国时期各族的融合 142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 145
一、百家争鸣 145
二、史学、文学与艺术 151
三、科学技术 153
四、教育 155
第二章 秦朝 158
第一节 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158
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58
二、巩固统一和专制集权的措施 160
三、秦朝的法律和军队 163
四、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164
五、秦的经济与文化 166
第二节 秦末农民大起义与秦朝的灭亡 169
一、秦的暴政 169
二、农民大起义 172
三、刘邦、项羽领导的反秦斗争与秦朝的灭亡 173
第一节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177
一、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 177
第三章 西汉 177
二、西汉初年巩固统一的措施 180
三、与民休息和文景之治 183
第二节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87
一、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187
二、加强中央军力 188
三、削弱地方势力 188
四、加强中央财政力量 189
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2
第三节 西汉的社会经济 194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94
二、手工业的发展 197
三、商业、都市及交通的发展 200
四、西汉的对外经济交流 201
第四节 西汉时期的边疆各族 204
一、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204
二、张骞通西域与西域都护的设置 208
三、西汉与东北各族 211
四、西汉时期的西南夷和东南越 212
第五节 昭宣中兴与西汉衰落 214
一、武帝后期的社会危机 214
二、昭宣中兴 216
三、西汉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西汉的衰落 218
第六节 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起义 221
一、新朝的建立 221
二、王葬改剐 222
三、绿林、亦眉、铜马大起义 224
四、东汉政权的建立 228
第七节 西汉的文化 231
一、哲学 231
二、史学、文学和艺术 235
三、科学技术 239
第四章 东汉 244
第一节 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244
一、崇尚柔道 244
二、加强皇权 245
三、安定社会秩序 248
第二节 东汉的社会经济和豪族地主田庄 251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251
二、豪族地主田庄 255
四、自耕农经济 258
三、东汉封建国有制经济 258
五、两汉的社会生活习俗 259
第三节 东汉时期周边各族和对外关系 261
一、匈奴族的分裂和南匈奴的内迁 261
二、班超出使西域 262
三、东北各族 264
四、西南各族 265
五、羌汉人民的三次起义 266
六、东汉的对外关系 267
第四节 黄巾大起义 270
一、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 270
二、阶级矛盾的激化 273
三、黄巾大起义 275
一、经学、哲学和宗教 278
第五节 东汉文化 278
二、史学与文学艺术 282
三、科学技术 284
四、教育 286
第五章 三国 288
第一节 三国鼎立 288
一、董卓之乱和军阀割据 288
二、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290
三、亦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92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95
一、魏的统治政策和北方经济的恢复 295
二、诸葛亮治蜀和蜀国经济的发展 298
三、吴国的政治和经济 300
四、三国时期的文化 302
第六章 西晋 307
第一节 西晋的建立和统一 307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307
二、西晋的政治与经济 308
第二节 西晋的灭亡 312
一、八王之乱 312
二、西晋的灭亡 313
第七章 东晋与十六国 318
第一节 东晋的建立与政治经济 318
一、东晋的建立和门阀政治 318
二、祖逖、桓温北伐 320
三、东晋的经济 321
一、淝水战前的北方和前秦统一北方 324
第二节 十六国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324
二、淝水之战 327
三、淝水之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329
四、孙恩、卢循起义和东晋的灭亡 331
第三节 两晋十六国文化 334
一、玄学与反玄学的斗争 334
二、史学、文学和艺术 335
三、科学技术 337
第八章 南朝与北朝 339
第一节 南朝的政治和经济 339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 339
二、门阀世族的衰落与庶族寒门的兴起 342
三、南方经济的发展 343
一、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 347
第二节 北朝的政治和经济 347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348
三、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351
四、各族人民大起义 352
五、北朝政权的更替和北周统一北方 354
六、北方各族的大融合 357
七、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生活习俗 358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359
一、佛教和道教 359
二、范缜的《神灭论》 361
三、史学和地理学 362
四、文学和艺术 363
五、科学技术 367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