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财政学的对象和内容 1
第二节 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5
第二章 财政的本质 11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11
第二节 财政在社会产品分配中的地位 20
第三节 财政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关系 23
第三章 财政的职能 27
第一节 财政职能的内涵和表述 27
第二节 资源配置的职能 31
第三节 收入分配的职能 34
第四节 经济稳定的职能 38
第四章 财政支出总论 41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和形式 41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 47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增长控制 51
第五章 投资建设性支出 55
第一节 基本建设支出 55
第二节 支援农业支出 63
第三节 其他投资建设性支出 67
第一节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70
第六章 社会公共支出 70
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支出 74
第三节 国防支出 78
第四节 社会保障支出 80
第七章 财政补贴 85
第一节 财政补贴概述 85
第二节 财政补贴必要性和作用 91
第三节 我国财政补贴的现状与改革 94
第八章 财政收入 101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构成 101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真实性问题 105
第三节 组织财政收入的形式与原则 108
第四节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 113
第九章 税收原理 116
第一节 税收概述 116
第二节 税收的要素与分类 122
第三节 纳税人行为分析 132
第十章 税收制度 137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 137
第二节 流转税 145
第三节 所得(收益)课税 159
第四节 资源课税 168
第五节 财产税和行为税 174
第十一章 税收管理体制 180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概述 180
第二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183
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改革 188
第十二章 国际税收 195
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 195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与国际重复征税 197
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 204
第十三章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产关系 210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210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215
第三节 规范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223
第四节 国家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226
第十四章 财政信用 228
第一节 财政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28
第二节 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232
第三节 国债制度 234
第四节 外债 238
第五节 国债市场 241
第十五章 国家预算 245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245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250
第三节 复式预算 254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 257
第十六章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261
第一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61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与形式 263
第三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266
第四节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进和改革 271
第十七章 财政平衡与宏观调控 276
第一节 财政收支平衡 276
第二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280
第三节 财政、信贷统一平衡 285
第四节 财政宏观调控功能和赤字对经济的影响 289
第十八章 财政政策 294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念及其类别 294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296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特点与功能 300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