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叙论 1
二、释史 10
甲、语言文字上的解释 11
乙、社会制度上的解释 12
丙、我的看法 14
三、古代史籍的雏形及其蜕变 15
甲、殷墟卜辞中的记事方式 16
乙、两周彝铭中的记事方式 17
丙、《尚书》中的记事方式 20
丁、《左传》中的记事方式 20
四、古代史官与史学 25
甲、古代史官 25
乙、古代史职 32
丙、古代史籍 34
丁、古代史学 39
五、两汉史学概观 43
甲、史官 43
乙、史家 45
丙、史籍 49
丁、史学 50
六、司马迁与班固 55
甲、传略 56
乙、马班两家史学之比较 58
丙、《史》《汉》体例 63
丁、后世传习之经过 65
七、魏晋南北朝史学概观 67
甲、史官与史职 68
乙、史家与史籍 71
丙、新史料的发现与史籍目录 99
八、文学、玄学与史学 103
甲、一般史学家的生活态度 104
乙、一般史学家的哲学思想 111
丙、魏晋南北朝史学家的文学 119
丁、断代史的年限问题与国史条例 123
九、隋唐五代史学概观 129
甲、史官及注记制度 130
乙、隋至盛唐所编订的新史 138
丙、《通典》与《通历》 144
丁、唐代新起的史体 151
戊、五代时的史籍 154
己、隋唐五代的新史料 157
庚、唐代的历史家和他们的历史哲学 159
十、刘知几的史学 162
甲、传略 163
乙、对于史学上的贡献 164
丙、同时学者 174
丁、后来影响 175
十一、两宋史学概观 177
甲、史官制度 177
乙、史学与史学家 185
丙、新史体与新史书 196
丁、新史料之发现 203
戊、南宋时代的历史哲学 205
甲、传略 210
十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210
乙、《资治通鉴》编集始末 211
丙、《通鉴》采用史料之鉴别方法 217
丁、《通鉴》史学 219
戊、《通鉴》书法 223
己、《通鉴》之缺误 224
十三、郑樵的史学 226
甲、传略 227
乙、郑樵在史学上的贡献 228
丙、《通志》二十略与《玉海》、《通考》的比较 237
十四、宋元以来史籍刊刻的经过 240
甲、刻书之始与早期所刻的史书 241
乙、宋代刻书的四个地区与所刻的史书 245
丙、元明清三代所刻的史书 248
丁、百衲本二十四史为保存宋元以来所刻正史之大结集 250
十五、辽金元明史学概观 255
甲、史官制度与实录之修订 256
乙、官修诸史的修订经过 262
丙、私修诸史的修订经过 272
丁、明代的国史与野史 280
戊、元《经世大典》与《明会典》 285
十六、王夫之的史论 287
甲、传略及其著作 288
乙、哲学体系 289
丙、人类社会发展观 292
丁、几个反传统的观点 295
戊、历史家的出处与作史的意义 298
十七、《明史》修订的经过 303
甲、《明实录》及其他史料的片面性 304
乙、《明史》修订的三个时期 306
丙、现存的《明史》稿本 311
丁、《明史》之评论 315
戊、清代人所著明代编年史及其他有关明代史著 320
己、《明史》与清代的史狱 323
十八、清代史学概观 327
甲、史官制度 328
乙、《清史》修订的经过 328
丙、重订旧史各派 332
丁、重辑旧史各派 340
戊、校注旧史各派 344
己、新创的史体与史书 351
庚、历史地理学及年历学 355
辛、古器物学与古铭志学 357
壬、浙东史学及其渊源 363
癸、古史学与疑古学派 369
十九、章学诚的史学 377
甲、传略 379
乙、思想体系 381
丙、史学理论 384
丁、史体沿革与史家批判 390
戊、方志学与校雠学 397
己、《史籍考》 402
编后话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