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风砂土的分布 1
一、松辽平原地区 1
(一)松嫩沙地 1
(二)科尔沁沙地 2
二、内蒙古高平原东部地区 2
(一)呼伦贝尔沙地 2
(二)乌珠穆沁沙地 3
(三)浑善达克沙地 3
三、鄂尔多斯高原地区 3
(一)库布齐沙地 4
(二)毛乌素沙地 4
(三)宁夏河东沙地 4
(二)腾格里沙地 5
(一)乌兰布和沙地 5
四、阿拉善高原地区 5
(三)巴丹吉林沙地 6
(四)雅玛雷克沙地 6
五、河西走廊地区 7
(一)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沙地 7
(二)黑河流域中、下游沙地 7
(三)敦煌沙地 7
六、准噶尔盆地地区 8
(一)古尔班通古特沙地 8
(二)乌苏-精河北沙地 8
(三)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沙地 9
七、塔里木盆地地区 9
(一)塔克拉玛干沙地 9
(一)柴达木盆地沙地 10
八、青藏高原地区 10
(三)库鲁克-雅克托克拉克沙地 10
(二)托克拉克-布古里沙地 10
(二)共和盆地和青海湖滨沙地 11
(三)狮泉河河谷沙地 12
(四)库木库里盆地沙地 12
(五)雅鲁藏布江河谷沙地 12
(六)青海南部山原沙地 13
九、东南沿海地区 13
(一)辽东湾西岸沙地 13
(二)粤闽海岸沙地 14
(三)海南岛海岸沙地 14
(四)台湾西海岸沙地 15
十、黄淮海平原地区 15
(一)黄海沙地 15
十一、阿尔金山北麓地区 16
(二)黄淮沙地 16
第二章 风砂土的形成 17
一、风成沙的形成 17
(一)风成沙的形成条件 17
(二)风成沙的形成时期 20
(三)风成沙的形成过程 20
二、风成沙上土壤的发育 24
(一)风成沙上土壤的发育时期 24
(二)风成沙上土壤的发育阶段 25
(三)风成沙上的成土过程特点 28
第三章 风砂土的物理性质和水分状况 32
一、风砂土的颗粒组成和矿物成分 32
(一)风砂土的颗粒组成 32
(二)风砂土的矿物成分 33
二、风砂土的水分状况 36
(一)风砂土的水分物理性质 36
(二)风砂土的水分状况特点 39
(一)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 56
三、风砂土的温度状况 56
(二)土壤温度的年内变化 57
第四章 风砂土的化学性质 59
一、风砂土的有机质和腐殖质组成 59
(一)风砂土的有机质含量特点 59
(二)风砂土的腐殖质组成和特点 60
二、风砂土的碳酸钙和易溶盐含量 63
(一)风砂土的碳酸钙含量 63
(二)风砂土的易溶盐含量 64
三、风砂土的全量化学组成和阳离子交换量 69
(一)风砂土的全量化学组成 69
(二)风砂土的阳离子交换量 69
四、风砂土的氧化铁特征 75
(一)不同地区风砂土的微生物数量 76
第五章 风砂土的微生物学特性 76
一、不同地区土壤微生物的类同 76
(二)不同地区风砂土的微生物生理类群 77
二、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的差异 77
(一)不同类型风砂土的微生物数量 77
(二)不同类型风砂土的微生物生理类群 80
(三)不同类型风砂土微生物活性强度 81
(四)不同类型风砂土的土壤酶活性 82
三、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 84
(一)固沙植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 84
(二)固沙植物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和生化活性 84
第六章 风砂土的分类 88
一、风砂土在土壤分类中的位置 89
二、风砂土的分类原则和系统 92
(一)寒冻砂质新成土 96
三、风砂土类型概述 96
(二)极干旱砂质新成土 99
(三)干旱砂质新成土 102
(四)半干旱砂质新成土 113
(五)干润砂质新成土 123
(六)湿润砂质新成土 136
(七)潮湿砂质新成土 143
(八)常潮湿砂质新成土 146
四、风砂土的高级分类检索 147
第七章 风砂土的利用和改良 150
一、利用和改良原则 150
(一)利用和改良相结合 150
(二)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150
二、利用和改良方向 150
(一)固定风砂土 150
(三)流动风砂土 151
(二)半固定风砂土 151
三、利用和改良分区 152
(一)青藏寒冻砂质新成土区 152
(二)新、甘、青、内蒙古极干旱砂质新成土区 153
(三)新、甘、宁、内蒙古干旱砂质新成土、半干旱砂质新成土、干润砂质新成土区 153
(四)内蒙古、宁、陕半干旱砂质新成土、干润砂质新成土区 161
(五)东北平原西部半干旱砂质新成土、干润砂质新成土区 167
(六)内蒙古东部干润砂质新成土区 168
(七)东北平原东部干润砂质新成土区 170
(八)豫、鲁、冀干润砂质新成土区 174
(九)东南沿海湿润砂质新成土区 175
(十)海南岛半干旱砂质新成土、湿润砂质新成土区 175
参考文献 176
附录:本书中所用的植物拉丁名录 179
英文摘要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