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针灸选穴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兆民,鞠传军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金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0222179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概述 1

第二章 十四经经穴 5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经穴 5

(一)中府 5

(二)云门 6

(三)天府 6

(四)侠白 7

(五)尺泽 7

(六)孔最 8

(七)列缺 8

(九)太渊 9

(八)经渠 9

(十)鱼际 10

(十一)少商 10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11

(一)商阳 11

(二)二间 11

(三)三间 12

(四)合谷 12

(五)阳溪 13

(六)偏历 14

(七)温溜 14

(九)上廉 15

(八)下廉 15

(十)手三里 16

(十一)曲池 16

(十二)肘髎 17

(十三)手五里 17

(十四)臂臑 18

(十五)肩髃 18

(十六)巨骨 19

(十七)天鼎 19

(十八)扶突 20

(十九)禾髎 20

(一)承泣 21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经穴 21

(二十)迎香 21

(二)四白 22

(三)巨髎 22

(四)地仓 23

(五)大迎 23

(六)颊车 24

(七)下关 24

(八)头维 25

(九)入迎 25

(十)水突 26

(十一)气舍 26

(十三)气户 27

(十二)缺盆 27

(十五)屋翳 28

(十四)库房 28

(十六)膺窗 29

(十七)乳中 29

(十八)乳根 29

(十九)不容 30

(二十)承满 31

(二十一)梁门 31

(二十二)关门 31

(二十四)滑肉门 32

(二十五)天枢 32

(二十三)太乙 32

(二十六)外陵 33

(二十七)大巨 33

(二十八)水道 33

(二十九)归来 34

(三十)气冲 34

(三十一)痺关 35

(三十二)伏兔 35

(三十三)阴市 35

(三十四)梁丘 36

(三十五)犊鼻 36

(三十七)上巨虚 37

(三十六)足三里 37

(三十九)下巨虚 38

(三十八)条口 38

(四十)丰隆 39

(四十一)解溪 39

(四十二)冲阳 39

(四十三)陷谷 40

(四十四)内庭 40

(四十五)厉兑 41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经穴 41

(一)隐白 41

(三)太白 42

(二)大都 42

(四)公孙 43

(五)商丘 43

(六)三阴交 44

(七)漏谷 44

(八)地机 45

(九)阴陵泉 45

(十)血海 46

(十一)箕门 46

(十二)冲门 47

(十四)腹结 48

(十五)大横 48

(十三)府舍 48

(十六)腹哀 49

(十七)食窦 49

(十八)天溪 50

(十九)胸乡 50

(二十)周荣 50

(二十一)大包 51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经穴 51

(一)极泉 51

(三)少海 52

(二)青灵 52

(四)灵道 53

(五)通里 53

(六)阴郄 54

(七)神门 54

(八)少府 55

(九)少冲 55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56

(一)少泽 56

(二)前谷 56

(三)后溪 57

(四)腕骨 57

(六)养老 58

(五)阳谷 58

(七)支正 59

(八)小海 59

(九)肩贞 60

(十)臑俞 60

(十一)天宗 61

(十二)秉风 61

(十三)曲垣 61

(十四)肩外俞 62

(十五)肩中俞 62

(十六)天窗 63

(十七)天容 63

(十九)听宫 64

(十八)颧髎 64

第七节 足太阴膀胱经经穴 65

(一)睛明 65

(二)攒竹 65

(三)眉冲 66

(四)曲差 66

(五)五处 66

(六)承光 67

(七)通天 67

(八)络却 68

(九)玉枕 68

(十)天柱 68

(十一)大杼 69

(十二)风门 70

(十三)肺俞 70

(十四)厥阴俞 71

(十五)心俞 71

(十六)督俞 72

(十七)膈俞 72

(十八)肝俞 73

(十九)胆俞 73

(二十)脾俞 73

(二十二)三焦俞 74

(二十一)胃俞 74

(二十三)肾俞 75

(二十四)气海俞 75

(二十五)大肠俞 76

(二十六)关元俞 76

(二十七)小肠俞 76

(二十八)膀胱俞 77

(二十九)中膂俞 77

(三十)白环俞 77

(三十一)上髎 78

(三十二)次髎 78

(三十四)下髎 78

(三十五)会阳 79

(三十三)中髎 79

(三十六)承扶 80

(三十七)殷门 80

(三十八)浮郄 81

(三十九)委阳 81

(四十)委中 81

(四十一)附分 82

(四十二)魄户 82

(四十三)膏肓俞 83

(四十四)神堂 84

(四十五)譩譆 84

(四十八)阳纲 85

(四十七)魂门 85

(四十六)膈关 85

(四十九)意舍 86

(五十)胃仓 86

(五十一)肓门 86

(五十二)志室 87

(五十三)胞肓 87

(五十四)秩边 87

(五十五)合阳 88

(五十六)承筋 88

(五十七)承山 88

(五十八)飞扬 89

(五十九)跗阳 89

(六十一)仆参 90

(六十)昆仑 90

(六十二)申脉 91

(六十三)金门 91

(六十四)京骨 92

(六十五)束骨 92

(六十六)通谷 92

(六十七)至阴 93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经穴 93

(一)涌泉 93

(二)然谷 94

(三)太溪 95

(四)大钟 95

(五)水泉 96

(六)照海 96

(七)复溜 96

(八)交信 97

(九)筑宾 97

(十)阴谷 98

(十一)横骨 98

(十二)大赫 99

(十四)四满 100

(十三)气穴 100

(十五)中注 101

(十六)肓俞 101

(十七)商曲 101

(十八)石关 102

(十九)阴都 102

(二十一)幽门 103

(二十二)步廊 103

(二十)腹通谷 103

(二十三)神封 104

(二十四)灵墟 104

(二十五)神藏 105

(二十六)彧中 105

(二十七)俞府 105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106

(一)天池 106

(二)天泉 106

(三)曲泽 107

(四)郄门 107

(六)内关 108

(五)间使 108

(七)大陵 109

(八)劳宫 109

(九)中冲 110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111

(一)关冲 111

(二)液门 111

(三)中渚 112

(四)阳池 112

(五)外关 112

(七)会宗 113

(六)支沟* 113

(八)三阳绪 114

(九)四渎 114

(十)天井 115

(十一)清冷渊 115

(十二)消泺 115

(十三)臑会 116

(十四)肩髎 116

(十五)天髎 116

(十六)天牖 117

(十八)瘈脉 118

(十七)翳风 118

(二十)角孙 119

(二十一)耳门 119

(十九)颅息 119

(二十二)耳和髎 120

(二十三)丝竹空 120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经穴 120

(一)瞳子髎 120

(二)听会 121

(三)上关 121

(五)悬颅 122

(四)颔厌 122

(六)悬厘 123

(七)曲鬓 123

(八)率谷 123

(九)天冲 124

(十)浮白 124

(十一)头窍阴 125

(十二)完骨 125

(十三)本神 125

(十六)目窗 127

(十七)正营 127

(十五)头临泣 127

(十八)承灵 128

(十九)脑空 128

(二十一)肩井 129

(二十二)渊腋 129

(二十)风池 129

(二十三)辄筋 130

(二十四)日月 131

(二十五)京门 131

(二十七)五枢 132

(二十八)维道 132

(二十六)带脉 132

(二十九)居髎 133

(三十)环跳 133

(三十一)风市 134

(三十二)中渎 134

(三十三)膝阳关 135

(三十四)阳陵泉 135

(十四)阳白 136

(三十五)阳交 136

(三十六)外丘 136

(三十七)光明 136

(三十九)悬钟 137

(三十八)阳辅 137

(四十)丘墟 138

(四十一)足临泣 138

(四十二)地五会 139

(四十三)侠溪 139

(四十四)足窍阴 139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经穴 140

(一)大敦 140

(二)行间 140

(三)太冲 141

(四)中封 141

(六)中都 142

(五)?沟 142

(七)膝关 143

(八)曲泉 143

(九)阴包 144

(十)足五里 144

(十一)阴廉 145

(十二)急脉 145

(十三)章门 146

(十四)期门 146

第十三节 督脉经穴 147

(一)长强 147

(二)腰俞 147

(三)腰阳关 148

(四)命门 149

(五)悬枢 149

(六)脊中 149

(七)中枢 150

(八)筋缩 150

(九)至阳 150

(十)灵台 151

(十一)神道 151

(十二)身柱 151

(十三)陶道 152

(十四)大椎 152

(十六)风府 153

(十五)哑门 153

(十七)脑户 154

(十八)强间 154

(十九)后顶 155

(二十)百会 155

(二十一)前顶 155

(二十二)囟会 156

(二十三)上星 156

(二十四)神庭 157

(二十五)素髎 157

(二十六)水沟 157

第十四节 任脉经穴 158

(一)会阴 158

(二十七)兑端 158

(二十八)龈交 158

(二)曲骨 159

(三)中极 159

(四)关元 160

(五)石门 161

(六)气海 161

(七)阴交 162

(八)神阙 162

(十)下脘 163

(十一)建里 163

(九)水分 163

(十二)中脘 164

(十三)上脘 164

(十四)巨阙 165

(十五)鸠尾 165

(十六)中庭 165

(十七)膻中 166

(十八)玉堂 166

(十九)紫宫 167

(二十)华盖 167

(二十一)璇玑 167

(二十三)廉泉 168

(二十二)天突 168

(二十四)承浆 169

第三章 经外奇穴 169

第一节 头颈部经外奇穴 169

(一)神聪 169

(二)印堂 170

(三)鱼腰 170

(四)上明 171

(五)球后 171

(六)鼻通 171

(七)夹承浆 172

(八)太阳 172

(九)牵正 172

(十三)金津、玉液 173

(十二)聚泉 173

(十一)安眠 173

(十)翳明 173

(十四)耳尖 174

(十五)上廉泉 174

(十六)新设 175

第二节 躯干部经外奇穴 176

(一)颈臂 176

(二)百劳 176

(三)崇骨 176

(四)定喘 177

(七)巨阙俞 178

(六)结核穴 178

(五)血压点 178

(八)胃管下俞 179

(九)夹脊 179

(十)接脊 179

(十一)痞根 180

(十二)肘椎 180

(十三)下极俞 180

(十四)十七椎穴 180

(十五)腰奇 181

(十六)腰眼 181

(十七)胃上 181

(十九)利尿穴 182

(十八)脐中四边 182

(二十)气门 183

(二十一)子宫穴 183

(二十二)提托 183

(二十三)维胞 184

(二十四)三角灸 184

第三节 四肢部经外奇穴 184

(一)十宣 184

(二)大骨空 185

(三)小骨空 185

(四)中魁 185

(五)八邪 185

(十三)二白 186

(六)落枕 186

(七)腰痛穴 186

(八)中泉 187

(九)虎口 187

(十)五虎 188

(十一)拳尖 188

(十二)四缝 188

(十四)手逆注 189

(十五)肩前 190

(十六)夺命 190

(十七)肘尖 190

(十九)新建 191

(十八)环中 191

(二十一)百虫窝 192

(二十二)鹤顶 192

(二十)四强 192

(二十三)膝眼 193

(二十四)胆囊穴 193

(二十五)阑尾穴 193

(二十六)陵后 193

(二十七)女膝 194

(二十八)八区 194

(二十九)气端 194

(三十)独阴 195

第一节 头穴 196

一、头穴的定位和主治 196

(三十一)里内庭 196

第四章 头穴、耳穴 196

二、头穴针刺的操作方法 200

第二节 耳穴 201

一、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208

二、耳穴针刺的操作方法 208

第五章 脏腑经络病辨证处方选穴 209

第一节 脏腑病辨证处方选穴 209

一、心系病辨证处方选穴 209

二、肝系病辨证处方选穴 210

四、肺系病辨证处方选穴 211

三、脾系病辨证处方选穴 211

五、肾系病辨证处方选穴 212

六、心包病辨证处方选穴 212

七、胆腑病辨证处方选穴 213

八、胃腑病辨证处方选穴 213

九、大肠腑病辨证处方选穴 213

十、膀胱腑病辨证处方选穴 214

十一、小肠、三焦病辨证处方选穴 214

第二节 经络病辨证处方选穴 214

一、手太阴肺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4

六、手太阳小肠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5

五、手少阴心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5

四、足太阴脾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5

三、足阳明胃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5

二、手阳明大肠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5

七、足太阳膀胱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6

八、足少阴肾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6

九、手厥阴心包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6

十、手少阳三焦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6

十一、足少阳胆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6

十二、足厥阴肝经病辨证处方选穴 216

十三、督脉病辨证处方选穴 216

十九、阴?脉病辨证处方选穴 217

二十、阳?脉病辨证处方选穴 217

十八、阳维脉病辨证处方选穴 217

第六章 常见症状对症处方选穴 217

十五、冲脉病辨证处方选穴 217

十六、带脉病辨证处方选穴 217

十四、任脉病辨证处方选穴 217

十七、阴维脉病辨证处方选穴 217

第一节 急性症状对症处方选穴 218

(一)发热 218

(二)昏迷 218

(三)虚脱 218

(四)抽搐 218

(二)耳痛 219

(三)眉棱骨痛 219

(一)头痛 219

第二节 疼痛症状对症处方选穴 219

(四)牙痛 220

(五)三叉神经痛 220

(六)喉痛 220

(七)项痛 220

(八)胸痛 220

(九)心绞痛 220

(十四)肾绞痛 221

(十三)腹痛 221

(十五)腰痛 221

(十一)胁肋痛 221

(十)胃痛 221

(十二)胆绞痛 221

(十六)尿道痛 222

(十七)肛门痛 222

(十八)足跟痛 222

第三节 一般症状对症处方选穴 222

(一)寒战 222

(二)头晕 222

(三)失眠 222

(八)失音 223

(十一)鼻塞 223

(十)喉头痉挛 223

(九)嚼肌痉挛 223

(六)多汗 223

(七)盗汗 223

(五)多梦 223

(四)嗜眠 223

(十二)鼻衄 224

(十三)口苦 224

(十四)口臭 224

(十五)流涎 224

(十六)梅核气 224

(十七)胸闷 224

(十八)气短 224

(二十三)腹胀 225

(二十二)心悸 225

(二十四)便秘 225

(十九)呃逆 225

(二十)泛酸 225

(二十一)恶心呕吐 225

(二十五)尿潴留 226

(二十六)尿频 226

(二十七)肛门瘙痒 226

(二十八)外阴瘙痒 226

第七章 常见疾病辨病处方选穴 226

二、胃肠病症 227

(三)胃下垂 227

(二)慢性胃炎 227

(一)胃痉挛 227

一、口腔、食道病症 227

(三)食道炎 227

(二)口腔溃疡 227

(一)口腔炎 227

第一节 消化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227

(八)急性肠炎 228

(七)急性胃肠炎 228

(九)慢性肠炎 228

(五)幽门梗阻 228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 228

(六)胃神经官能症 228

(十)消化不良 229

(十一)疳积 229

(十二)肠功能紊乱 229

(十三)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29

三、胆、肝、胰病症 229

(一)急性胆囊炎 229

(二)胆道蛔虫症 229

(一)肠道蛔虫症 230

(四)痔出血 230

(三)直肠脱垂 230

(二)习惯性便秘 230

(五)急性胰腺炎 230

四、其他病症 230

(四)慢性肝炎 230

(三)胆结石 230

第二节 呼吸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231

(一)支气管炎 231

(二)哮喘 231

(三)上呼吸道感染 231

(四)慢性咽炎 231

(五)胸膜炎 231

(二)心肌炎 232

(一)冠心病 232

(三)心脏神经官能症 232

第三节 心脑血管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232

(六)肺炎 232

一、心血管病症 232

(四)风湿性心脏病 233

(五)肺原性心脏病 233

(六)心动过速 233

(七)心律不齐 233

(八)心房纤颤 233

(九)心绞痛 233

(十二)贫血 234

(十四)脉管炎 234

(十三)无脉症 234

(十一)低血压 234

(十)高血压 234

二、颅脑病症 235

(一)脑震荡 235

(二)脑挫伤 235

(三)高血压脑病 235

(四)脑血管痉挛 235

(五)脑血栓形成 235

(六)脑溢血 236

(七)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236

(二)精神分裂症 237

(一)癫痫 237

一、精神神经病症 237

第四节 精神神经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237

(三)神经衰弱 238

(四)癔症 238

(五)震颤性麻痹症 238

(六)脑炎后遗症 238

二、神经系统病症 239

(一)急性脊髓炎 239

(二)外伤性截瘫 239

(三)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239

(五)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40

(四)坐骨神经痛 240

(六)三叉神经痛 241

(七)面肌痉挛 241

(八)臂丛神经痛 242

(九)颈椎综合征 242

(十)肋间神经痛 242

(十一)重症肌无力 243

(十二)舞蹈病 243

(十三)肢端感觉异常症 243

(十四)遗传性共济失调 243

(十五)雷诺氏病 243

(十六)头痛 243

(十八)小儿惊厥 244

(十七)夜游症 244

(十九)摇头症 245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245

一、泌尿系统病症 245

(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245

(二)肾盂肾炎 245

(三)前列腺炎 245

(六)尿路感染 246

(七)急性尿潴留 246

(八)遗尿 246

(五)尿石症 246

(四)膀胱炎 246

(九)尿崩症 247

(十)乳糜尿 247

二、生殖系统病症 247

(一)阴囊炎 247

(二)睾丸炎 247

(三)遗精 247

(四)阳痿 247

(五)早泄 248

(六)不射精 248

(七)痛经 248

(八)月经不调 248

(十一)带下过多 249

(十)功能性子宫出血 249

(九)闭经 249

(十二)妊娠恶阻 250

(十三)妊娠痫症 250

(十四)胎位不正 250

(十五)滞产 250

(十六)子宫收缩无力 250

(十七)胞衣不下 250

(二十一)产后乳少 251

(二十三)产后腹痛 251

(二十二)产后血晕 251

(二十)产后宫缩痛 251

(十九)恶露不绝 251

(十八)恶露不下 251

(二十四)经绝期综合征 252

(二十五)不孕症 252

(二十六)子宫后倾 252

(二十七)子宫痉挛 252

(二十八)子宫脱垂 252

(二十九)输卵管粘连 253

(三十)盆腔炎 253

(三十一)附件炎 253

(一)落枕 254

一、头颈上肢病症 254

第六节 运动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254

(三十五)急性乳腺炎 254

(三十四)滴虫性阴道炎 254

(三十三)阴门瘙痒 254

(三十二)子宫颈炎 254

(二)颈肩肌筋膜炎 255

(三)肩关节周围炎 255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255

(五)肱骨外上髁炎 255

(六)腕管综合征 255

(四)腰椎部 256

(三)胸椎部 256

(二)下颌部 256

(一)颈部 256

二、全身关节病症 256

(八)腱鞘囊肿 256

(七)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256

(五)骶髂部 257

(六)髋部 257

(七)膝部 257

(八)踝部 257

(九)跟部 257

(十)趾部 257

(十一)肩部 257

(十六)扭伤 258

(十五)痹症 258

(十三)腕部 258

(十二)肘部 258

(十四)指部 258

三、腰椎、颈椎病症 259

(一)腰痛 259

(二)颈椎病 259

(二)麦粒肿 260

(四)电光性眼炎 260

(三)睑缘炎 260

(五)浅层点状角膜炎 260

(一)急性结膜炎 260

一、眼科病症 260

第七节 五官病辨病处方选穴 260

(六)翳状胬肉 261

(七)色弱症 261

(八)夜盲症 261

(九)青光眼 261

(十)近视 261

(十一)斜视 262

(十二)眼球震颤 262

(十三)眼睑下垂 262

(十四)泪囊炎 262

(十五)视神经萎缩 262

(一)耳鸣 263

二、耳、鼻、口、齿、咽喉病症 263

(二)耳聋 263

(十七)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263

(十八)眼底出血 263

(十六)球后视神经炎 263

(三)耳源性眩晕 264

(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64

(五)慢性中耳炎 264

(六)急性鼻炎 264

(七)慢性鼻炎 264

(八)萎缩性鼻炎 264

(十四)牙痛 265

(十三)嗅觉麻痹 265

(十二)鼻息肉 265

(十一)鼻出血 265

(十)副鼻窦炎 265

(九)过敏性鼻炎 265

(十五)牙龈炎 266

(十六)齿龈出血 266

(十七)急性扁桃体炎 266

(十八)急性咽喉炎 266

(十九)慢性咽喉炎 266

第八节 皮肤病辨病处方选穴 266

一、头面部病症 266

(一)斑秃 266

(一)荨麻疹 267

二、全身性病症 267

(二)酒渣鼻 267

(三)青年扁平疣 267

(二)神经性皮炎 268

(三)牛皮癣 268

(四)带状疱疹 268

三、下肢病症 268

(一)结节性红斑 268

(一)流行性感冒 269

(二)流行性腮腺炎 269

(三)百日咳 269

第九节 传染性疾病辨病处方选穴 269

(二)下肢丹毒 269

(四)肺结核 270

(五)病毒性肝炎 270

(六)急性细菌性痢疾 271

(七)慢性细菌性痢疾 271

(八)间日疟 271

第十节 内分泌病辨病处方选穴 271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271

(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272

(三)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272

(四)糖尿病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