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血管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元伟,戚文航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082371X
  • 页数:63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病史采集与物理检查 3

第一节 病史采集 3

一 、呼吸困难 3

二、心前区疼痛 3

二、发钳 4

六、腹部检查 4

五、胸部检查 4

三、颈静脉检查 4

四、颈动脉检查 4

一、水肿 4

第二节 一般物理检查 4

四、眩晕和晕厥 4

三、心悸 4

七、四肢检查 5

第三节 心脏的物理检查 5

一、望诊 5

二、触诊 5

三、叩诊 6

四、听诊 6

第三章 心血管影像学检查 11

第一节 心脏和大血管的放射诊断 11

一、检查方法 11

二、心脏及大血管的正常X线表现 16

三、心脏及大血管测量 19

四、心脏及大血管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0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 26

一、概述 26

二、M型超声心动图的基本波群 26

三、二维超声心动图切面像 27

四、超声多普勒 30

五、声学造影 30

六、经食道超声的临床应用 31

九、图像分析方法 32

十、M型心动图正常值数据 32

八、测量指标与单位 32

七、四维超声心动图 32

十一、瓣膜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 34

十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表现 37

十三、心包积液的超声表现 37

十四、心内肿瘤的超声表现 37

十五、心肌病的超声表现 38

十六、冠心病的超声表现 38

十七、肺心病的超声表现 41

十八、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 41

十九、超声心功能测定 45

第三节 心血管病的核医学检查 53

一、心肌显像 53

二、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61

三、核素心功能测定 63

四、肾灌注显像和肾图 70

五、肺灌注和栓塞灶显像 71

六、放射免疫测定 72

第四章 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 76

一、导联 76

二、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的关系 79

三、正常心电图和正常心电向量图 80

四、心房肥大 86

五、心室肥大 89

六、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 94

七、过早搏动 96

八、阵发性心动过速 100

九、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105

十、并行心律与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106

十一、反复搏动、反复心律及反复心律性心动过速 111

十二、扑动与颤动 113

十三、窦房传导阻滞 115

十四、房内传导阻滞 116

十五、房室传导阻滞 120

十六、室内传导阻滞 122

十七、心律失常的基本现象 136

十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68

十九、心肌梗塞 174

二十、肺源性心脏病 188

二十一、预激综合征 190

二十二、电解质紊乱 196

二十三、药物作用与中毒时心电图 199

二十四、动态心电图 202

二十五、起搏心电图 203

二十六、高频心电图 205

二十七、心室晚电位 206

第五章 无创性心脏检查 211

第一节 心音图 211

一、概述 211

二、记录准备 212

三、心音图各间期测量 212

四、正常心音、心音变异、额外音 212

五、额外音 213

六、心脏杂音 214

第二节 心尖搏动图 216

一、概述 216

二、正常心尖搏动图各波和点的命名及其意义 217

三、心尖搏动图各间期和振幅的测量方法、意义及其参考正常范围 217

四、心尖搏动图的异常收缩波型 219

五、心尖搏动图的临床应用 221

第三节 颈动脉搏动图与收缩时间间期测定 222

一、概述 222

二、颈动脉搏动图各波和点的命名 223

三、收缩时间间期测定及意义 223

第五节 心阻抗图 224

三、颈静脉搏动图的临床应用 224

一、概述 224

一、概述 224

二、正常颈静脉搏动图 224

第四节 颈静脉搏动图 224

二、检查方法 225

三、心总阻抗图和第一导数微分图的各波、点及其意义 225

四、心阻抗微分图测量法 226

五、心阻抗图的临床应用 227

第六节 肺阻抗血流图及右心功能检测 228

一、概述 228

二、测定方法 229

三、肺阻抗血流图观察指标 229

四、肺血流图的生理影响因素 230

五、肺阻抗血流图在肺循环动力学测定中的应用 231

第七节 血液循环动力学脉图检测 233

一、脉图的检测方法 234

二、桡动脉搏动图上各特征点的命名和相应的心动周期时相 234

三、参数的临床意义 234

四、应用范围 235

第六章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 237

第一节 概述 237

一、临床应用 237

二、检查方法和技术 237

第二节 希氏束电图及临床应用 238

一 、记录方法 238

三、希氏束电图的临床应用 239

二、正常希氏束电图 239

一、常规检查 240

二、窦房结功能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及意义 240

第三节 窦房结功能检测 240

第四节 心脏传导功能的电生理检查 242

一、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检查 242

二、房室传导阻滞的电生理检查 242

二、旁道的生理特性 243

四、预激综合征的希氏束心电图表现 243

三、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243

一、房室间附加旁道的类型 243

第五节 预激综合征的电生理检查 243

三、室内阻滞的电生理检查 243

五、旁道的定位诊断 244

六、旁道的传导速度与不应期测定 244

七、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245

第六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电生理检查 245

一、发生机理和分类 245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评价方法 245

三、各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学特点 245

第七节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检查 246

一、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检查 246

第八节 心脏不应期的测定 248

一、不应期的测定方法 248

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248

二、心脏各部位不应期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249

第七章 介入性心脏诊疗技术 251

一、心导管检查的条件 251

二、右心导管检查 252

三、左心导管检查 254

四、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254

五、冠状动脉内溶栓术 256

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257

七、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259

八、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261

九、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262

十、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263

十一、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263

第八章 心律失常 267

第一节 概述 267

一、心律失常对循环的影响 267

二、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268

第二节 心律失常形成原理 269

一、兴奋产生异常的心律失常 269

二、兴奋传导异常的心律失常 273

三、兴奋产生和传导异常的心律失常 277

第三节 触发活动性心律失常 279

二、早期后除极引起的心律失常的特点 280

一、引起早期后除极的原因 280

三、引起延迟后除极的常见原因 281

四、延迟后除极机制引起的心律失常的特点 281

五、与临床的联系 281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离子流基础及其与临床的联系 282

一、Ⅰ类抗心律失常药 283

二、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283

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284

四、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284

五、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284

二、窦性心动过速 287

一、窦性心动过缓 287

第五节 窦性心律失常 287

六、延迟复极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287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88

第六节 过早搏动 289

一、病因 289

二、临床表现 289

三、治疗 289

第七节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290

一、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定义、分类 290

二、各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理及诊断 291

三、各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298

四、导管消融术 302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303

二、分类 303

一、病因 303

第八节 室性心动过速 303

四、治疗 304

第九节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307

一、分类 307

二、PVT的临床电生理研究 310

第十节 心力衰竭中的室性心律失常 310

一、危险性评价 310

二、心衰病人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311

二、诊断 313

三、治疗 313

一、病因 313

第十一节 房室传导阻滞 313

第十二节 束支传导阻滞 314

第十三节 预激综合征 314

一、病因 314

二、诊断 314

三、治疗 314

第十四节 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 314

一、正常人动态心电图中的心律失常 314

二、不同疾病状态中的心律失常检测 315

三、在药物疗效评价及致心律失常作用观察中的应用 315

一、调节受体假说及其理论基础 316

第十五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依赖性及其临床意义—调节受体假说的应用 316

五、用于晕厥、猝死的研究 316

四、昼夜心电节律及异位心动节律的观察 316

二、调节受体假说的实验研究 317

三、逆使用依赖性 318

四、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调节受体的作用 318

五、调节受体假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318

六、结束语 319

第十六节 钙拮抗剂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319

一、生理作用 320

二、临床应用 320

二、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率及有关因素 322

三、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原理 322

一、定义及诊断 322

第十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322

四、检测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方法 323

五、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发生率 324

六、临床意义 325

第九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327

一、病因 327

二、病理生理 327

三、诊断 328

四、心肺复苏 328

二、心脏起搏的基本参数 337

一、心脏起搏的机理 337

三、适应证 337

第十章 人工心脏起搏和心电复律 337

第一节 人工心脏起搏 337

四、心脏起搏器的类型及其特性 338

五、起搏器的电极 340

六、永久性起搏器的安置方法 340

七、临时心脏起搏方法 342

八、并发症和故障 342

九、起搏器术后处理及随访 343

第二节 心脏电复律 343

一、机理 343

二、适应证 344

三、禁忌证 344

五、并发症及处理 345

四、操作步骤 345

第十一章 心力衰竭 347

第一节 概述 347

第二节 病因 347

一、基本病因 347

二、临床病因 349

三、诱发因素 349

第三节 心衰的神经激素反应 350

一、心衰患者神经激素激活情况 350

二、心衰时神经激素的血液动力学和细胞效应 351

三、心衰时神经激素的其他作用 351

四、心衰时水钠潴留的机理 351

一、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352

第四节 临床表现 352

三、全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353

四、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的临床表现 353

二、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353

第五节 影像学和其他检查 354

一、X线胸片 354

二、心电图 354

三、心室时相测定 354

四、超声心动图 354

五、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354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56

一、诊断 356

六、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测定 356

二、鉴别诊断 357

第七节 治疗 357

一、病因治疗 357

二、一般治疗 358

三、正性变力性药物的应用 359

四、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363

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应用 365

六、利尿剂的应用 366

七、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367

八、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治疗 368

九、心衰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368

十、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369

十一、难治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370

第一节 概述 372

第二节 病理生理 372

一、循环功能不全 372

第十二章 心源性休克 372

二、决定心肌氧供和氧需的因素 373

三、决定左心室泵功能的因素 373

四、有关器官的变化 374

五、微循环障碍和细胞损害 374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375

一、临床表现 375

二、纠正缺氧 376

四、低血压、低心排血量的治疗 376

三、适当的前负荷 376

二、鉴别诊断 376

一、根据血流动力学分级的治疗原则 376

第四节 治疗 376

五、周围血管阻力的调节 377

六、机械辅助循环装置 378

七、手术治疗 378

八、右心室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379

五、ICU的人员配备 381

四、心血管病综合ICU的设计 381

三、心血管病综合ICU的主要收治指征 381

二、心血管外科ICU的主要收治指征 381

一、冠心病ICU的主要收治指征 381

第十三章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的设施和工作 381

六、心血管病综合ICU的设施和条件 382

七、心肺功能的监测 382

八、心肺功能支持及常用方法 384

第十四章 高血压 388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388

一、流行病学 388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389

三、临床表现 393

四、诊断评价 394

五、治疗 401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406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06

二、嗜铬细胞瘤 407

三、肾血管性高血压 408

四、肾实质性高血压 409

第十五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411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411

一、定义 411

二、病因 411

三、病理病机 412

四、临床表现 414

五、防治 414

一、概述 417

第二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417

二、心绞痛 421

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27

四、急性心肌梗塞 429

五、心脏性猝死 446

附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447

第十六章 风湿热与风湿性心瓣膜病 450

第一节 风湿热 450

一、病因学 450

三、发病率 451

四、病理变化 451

二、流行病学 451

五、临床表现 452

六、实验室检查 453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454

八、预防 454

九、治疗 454

十、预后 455

第二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 456

一、二尖瓣狭窄 456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458

三、主动脉瓣狭窄 460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60

六、三尖瓣关闭不全 462

五、三尖瓣狭窄 462

七、肺动脉瓣狭窄 463

八、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463

九、联合瓣膜病变 464

第十七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465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465

二、临床表现 465

三、实验室检查 466

附 特殊类型的心内膜炎 46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68

五、并发症 468

六、预后 468

七、治疗 469

八、预防 472

第十八章 心肌疾病 473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473

一、临床表现 473

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7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474

四、治疗 475

五、预防 475

第二节 心肌病 476

一、扩张性心肌病 476

二、肥厚性心肌病 478

三、限制性心肌病 480

二、病理 482

一、病因 482

第十九章 心包炎 482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482

三、临床表现 483

四、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85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485

六、治疗 486

七、病程与预后 486

附 各种病因或类型的心包炎 486

二、慢性心包渗液 489

四、缩窄性心包炎 489

三、渗液—缩窄性心包炎 489

一、粘连性心包炎 489

第二节 慢性心包炎 489

第二十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92

一、定义与发病率 492

二、病因分类 492

三、病理与发病机理 493

四、临床表现 498

五、并发症 499

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01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504

八、治疗 504

二、临床表现 513

一、病理生理 513

第二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 513

第一节 动脉导管未闭 513

三、辅助检查 51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514

五、预后及并发症 514

六、治疗 515

第二节 心房间隔缺损 515

一、分型 515

二、临床表现 517

三、辅助检查 517

第三节 心室间隔缺损 518

一、分类 518

四、治疗 518

二、临床表现 520

三、辅助检查 520

四、鉴别诊断 520

五、治疗 520

第四节 心内膜垫缺损 521

一、分型 521

二、临床表现 521

三、辅助检查 521

四、治疗 522

第五节 主动脉窦瘤 522

一、病理生理 522

二、临床表现 522

一、病理 523

第六节 法乐氏四联症 523

三、辅助检查 523

四、鉴别诊断 523

五、治疗 523

二、临床表现 524

三、辅助检查 525

四、治疗 525

第七节 三尖瓣下移畸形 525

一、病理 525

二、临床表现 526

三、辅助检查 526

四、鉴别诊断 526

二、病理生理 527

四、治疗 527

三、诊断 527

第八节 大动脉转位 527

一、分类 527

五、治疗 527

第九节 共同动脉干 529

一、病理 529

二、临床表现 529

三、辅助检查 529

四、治疗 529

第十节 主动脉缩窄 530

三、治疗 531

二、辅助检查 531

一、临床表现 531

第十一节 三尖瓣闭锁 532

一、病理分型 532

二、临床表现 533

三、辅助检查 533

四、诊断 534

五、治疗 534

第十二节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534

一、分型 534

附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535

四、治疗 535

三、辅助检查 535

二、临床表现 535

第十三节 右室流出道梗阻 536

一、肺动脉瓣狭窄 536

二、肺动脉瓣上狭窄 537

三、右室漏斗部狭窄 537

四、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 537

第十四节 左室流出道梗阻 538

一、分类 538

二、病理生理 538

三、诊断 538

二、临床表现 539

一、病理 539

第十五节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539

四、治疗 539

三、辅助检查 540

四、治疗 540

第二十二章 主动脉和大动脉疾病 541

第一节 胸主动脉瘤 541

一、临床表现 541

二、辅助检查 541

三、治疗 542

第二节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42

一、分型 542

三、临床表现 543

二、病因 543

四、辅助检查 544

五、鉴别诊断 544

六、治疗 544

七、随访 546

第三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 546

一、分型 546

二、临床表现 546

三、辅助检查 547

四、治疗 548

三、临床表现 549

二、分类 549

第二十三章 心脏肿瘤 549

一、发病率 549

四、辅助检查 55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552

六、治疗 553

第二十四章 其他类型心脏病及心脏综合征 554

第一节 酒精性心肌病 554

一、定义 554

二、病因病机 554

三、病理 554

四、临床表现 554

五、辅助检查 554

一、定义 555

二、病因病机 555

六、诊断标准 555

第二节 脚气病性心脏病 555

七、治疗 555

三、临床表现 556

四、辅助检查 556

五、诊断标准 556

六、治疗 556

第三节 淀粉样变性心脏病 556

一、定义 556

二、病因病机 556

五、辅助检查 557

四、临床表现 557

三、病理 557

六、诊断标准 558

七、治疗 558

第四节 蒽环类抗生素毒性心脏病 558

一、定义 558

二、病因病机 558

三、病理 558

四、临床表现 558

五、诊断标准 559

四、临床表现 559

三、病理 559

二、病因病机 559

一、定义 559

第五节 放射性心脏病 559

七、预防和治疗 559

六、诊断标准 559

五、辅助检查 559

六、治疗 560

第六节 高原性心脏病 560

一、定义 560

二、病因病机 560

三、病理 560

四、临床表现 560

二、病机 561

一、定义 561

六、治疗 561

第七节 糖尿病性心肌病 561

五、诊断标准 561

三、病理 562

四、临床表现 562

五、诊断标准 562

六、治疗原则 562

第八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 562

一、定义 562

二、病机 562

六、诊断标准 563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63

四、临床表现 563

三、病理 563

七、治疗原则 564

第九节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 564

一、定义 564

二、病因病机 564

三、病理 565

四、临床表现 565

五、辅助检查 565

六、诊断标准 565

七、治疗原则 565

二、病因病机 566

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566

第十节 儿茶酚胺性心肌炎 566

一、定义 566

四、诊断标准 567

五、治疗原则 567

第十一节 结缔组织疾病性心脏病 567

一、红斑狼疮性心脏病 567

二、皮肌炎心脏受累 568

二、病因 569

四、临床表现 569

三、病理 569

第十二节 心脏结节病 569

一、定义 569

三、类风湿性心脏损害 569

五、辅助检查 570

六、诊断标准 570

七、治疗 570

五、诊断标准 571

六、治疗 571

四、临床表现 571

一、诊断 571

第十四节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571

二、病机 571

一、定义 571

第十三节 房间隔瘤 571

八、预后 571

三、分型 571

二、治疗原则 572

第十五节 吕弗氏心内膜炎 572

一、定义 572

二、病因 572

三、病理 572

四、临床表现 572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72

二、分类 573

四、临床表现 573

三、病机 573

七、治疗 573

一、定义 573

第十六节 低血压病 573

六、诊断标准 573

五、诊断标准 574

六、治疗 574

第十七节 原发性传导束退化症 574

一、定义 574

二、病因 574

三、病理 574

四、临床表现 575

三、病理 575

二、病因病机 575

一、定义 575

六、治疗 575

五、诊断标准 575

四、临床表现 575

第十八节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 575

五、辅助检查 576

六、诊断标准 576

七、治疗 576

第十九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 576

一、定义 576

六、治疗 577

二、病因病机 577

一、定义 577

第二十节 心脏荨麻疹 577

二、病因病机 577

五、诊断标准 577

四、辅助检查 577

三、临床表现 577

二、病因 578

三、病理 578

一、定义 578

五、辅助检查 578

四、临床表现 578

六、治疗 578

五、诊断标准 578

四、辅助检查 578

三、临床表现 578

第二十一节 Uhl畸形 578

六、诊断标准 579

七、治疗 579

第二十二节 马凡氏综合征 579

一、定义 579

二、病因病机 579

三、病理 579

四、临床表现 579

二、病理生理 580

四、诊断标准 580

三、临床表现 580

第二十三节 小心脏综合征 580

一、定义 580

六、治疗 580

五、诊断标准 580

五、治疗 581

第二十四节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581

一、定义 581

二、病因 581

三、分型 581

四、临床表现 581

五、辅助检查 581

六、诊断标准 581

七、治疗 581

六、治疗 582

第二十六节 X综合征 582

五、诊断标准 582

一、定义 582

一、定义 582

三、临床表现 582

二、病机 582

第二十五节 早期复极综合征 582

四、辅助检查 582

二、病因病机 583

三、临床表现 583

四、诊断标准 583

五、治疗 583

第二十七节 颈心综合征 583

一、定义 583

二、病因病机 583

三、临床表现 583

第二十九节 运动员心脏综合征 584

四、、治疗 584

三、诊断标准 584

一、定义 584

三、临床表现 584

二、病因病机 584

一、定义 584

第二十八节 左室假腱索 584

六、治疗 584

五、诊断标准 584

四、辅助检查 584

二、临床表现 584

二、病因和病理 585

六、治疗 585

四、辅助检查 585

三、临床表现 585

五、诊断标准 585

一、定义 585

第三十节 直背综合征 585

五、诊断 585

四、辅助检查 585

二、治疗 586

一、临床特征 586

第三十三节 Down综合征 586

二、治疗 586

一、临床特征 586

第三十二节 Turnr综合征 586

二、治疗 586

一、临床特征 586

第三十一节 Holt—Oram综合征 586

第二十五章 老年心血管疾病 588

第一节 老年心血管解剖组织学改变 588

第二节 老年心血管的生理学改变 588

二、X线改变 589

三、心电图改变 589

一、症状与体征 589

第三节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体征、X线及心电图的改变 589

四、健康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 590

第四节 老年人心脏病 590

一、分类及其发生率 590

二、老年心脏病的共同性特征 591

三、Ⅰ类老年心脏病 591

第五节 老年高血压 595

一、分类、特征和发生机理 595

二、临床表现 596

三、预后 596

四、治疗 597

第六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599

一、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诊断 599

二、心绞痛 599

三、急性心肌梗塞 599

四、治疗 600

第七节 老年退行性心脏病 600

二、希氏束及其束支的退行性变 601

第八节 老年人心力衰竭 601

第九节 老年人心律失常 605

一、健康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605

二、缓慢型心律失常 605

三、快速型心律失常 606

一、心脏外伤 608

第二十六章 心血管外伤 608

二、大血管外伤 609

三、医源性损伤 609

第二十七章 外科手术与心脏病 611

一、对心脏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时的处理 611

二、对心脏病病人心血管手术时的处理 613

三、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616

四、生物组织瓣膜置换术后的处理 617

第二十八章 心脏病与妊娠 618

一、妊娠与分娩对心脏病孕妇血液循环的影响 618

二、心脏病孕妇的处理 618

四、心脏病手术后妇女妊娠的处理 622

三、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622

五、孕妇的心肺复苏 623

第二十九章 心血管生物学 625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 625

一、心钠素 625

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 626

三、前列环素 628

四、内皮素 629

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630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 631

一、基因变异与血脂异常 631

二、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 635

三、原发性高血压 636

四、心肌梗塞 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