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文学人物 1
编者的话 1
分类索引 1
一、比较文学人物 1
前言页 1
阿列克谢耶夫 1
阿部次郎 1
阿诺德 2
阿扎尔 3
艾金伯勒 3
奥尔德里奇 4
二、比较文学术语 4
巴登斯贝格 5
巴拉绍夫 5
巴塔伊翁 6
贝茨 6
白壁德 6
别列茨基 7
比梭瓦 7
三、各国比较文学概况 7
六、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8
五、国际性的比较文学组织机构 8
四、各国比较文学杂志简介 8
波斯奈特 8
八、各国大百科全书中有关比较文学的条目 9
七、比较文学理论著作 9
布洛克 9
布吕奈尔 9
布斯拉耶夫 9
九、比较文学大事记 9
曹末风 10
陈寅恪 10
戴克斯特 10
岛田谨二 11
戴望舒 11
德代扬 12
多兰斯基 13
恩斯特 13
范存忠 14
梵·第根 14
方平 15
方重 15
冯雪峰 16
冯至 16
佛伦茨 17
弗里德里希 17
弗拉凯尔 18
伏瓦齐纳 19
福斯科洛 19
福田陆太郎 20
傅东华 21
傅雷 21
盖拉尔 21
高安月郊 22
戈宝权 22
歌德 23
格奥尔吉耶夫 23
格拉巴克 24
格斯戴格尔 25
郭沫若 25
赫尔德 26
赫拉普钦科 27
黄遵宪 28
基亚 28
季涅科夫 29
季羡林 29
卡多 30
卡雷 30
凯泽尔 31
康拉德 31
科本 32
科赫 33
克拉夫佐夫 33
克劳斯 34
克兰尼伽 34
克雷奇 35
克罗齐 35
克莫德 36
库齐乌斯 36
雷马克 37
李达三 38
李赋宁 38
李健吾 39
梁启超 39
列文 39
林纾 40
鲁迅 41
刘若愚 41
卢梭 41
吕迪格尔 42
洛米泽 43
洛特曼 44
马尔凯维奇 44
马尔科夫 45
茅盾 46
梅茨尔 46
米尔斯 47
密茨凯维奇 47
莫蒂辽娃 48
涅乌波科耶娃 49
尼科列斯库 49
诺埃尔 50
诺维科夫 50
欧阳桢 51
帕罗列库 51
坪内逍遥 52
钱钟书 53
瞿秋白 53
日尔蒙斯基 54
日夏耿之介 55
绍捷尔 56
绍贝尔 56
沙克尔顿 56
圣茨伯里 57
斯重迪 58
斯塔尔夫人 58
矢野峰人 59
苏曼殊 59
太田三郎 60
泰戈尔 60
泰纳 61
托多罗夫 62
王国维 62
威斯坦因 63
王元化 63
韦尔韦斯 64
韦勒克 64
维尔切夫 65
维阿努 66
维谢洛夫斯基·阿 67
维谢洛夫斯基·亚 67
魏尔曼 68
魏曼 69
魏斯 69
闻一多 70
沃尔曼 70
希莱拉 71
伍德伯里 71
夏志清 72
向达 72
小林正 73
许地山 73
严复 74
杨宪益 74
杨周翰 74
野上丰一郎 75
叶维廉 75
袁鹤翔 76
约尔加 76
赵瑞蕻 77
约斯特 77
郑树森 78
郑振铎 78
中岛健藏 79
周作人 80
朱光潜 80
朱里申 81
朱谦之 82
朱维之 82
宗白华 83
埃勒克特拉情结 84
阿波罗型 84
二、比较文学术语 84
奥狄浦斯情结 85
表现主义 85
悲剧 86
本科范围 86
比附 87
比较 87
比较法 87
比较诗学 88
比较思想 88
比较文学 89
比较语言学 90
比较主义 90
比较文学家 90
阐发法 91
阐释学 91
串义 92
抄袭 92
超美国学派 92
超现实主义 93
超越影响 94
传递 94
传说 94
传统 95
创造性背叛 95
代 96
大众兴趣 96
典型 97
东方情调 97
东方学 98
读书历 99
读者 99
读者学 100
对比 100
欧洲中心主义 101
法国学派 102
翻译 103
翻译文学 104
反说 104
仿效 105
泛神论 105
非本科范围 106
分析批评 106
风格 106
负影响 107
改写 108
感化 109
个别阶段说 109
共时性 110
古典主义 110
观众 110
环境说 111
哈姆雷特型 111
环字诗学 111
环宇文学 112
幻景 112
回返影响 112
汇流 113
接受 113
接受美学 114
接受者 115
结构主义批评 116
借用 116
精神分析 117
进化论 117
精神史 118
卡片 119
科学批评 119
可比性 120
空间 120
浪漫主义 121
类比 122
类似篇 122
类同 122
历时性 123
旅行 123
媒介者 124
媒介学 124
美国学派 125
民间文学 125
民间文学化 126
民族文学 127
民俗学 127
民谣 128
命运研究 129
模仿 129
模仿说 130
模仿作品 131
模式 131
母题 131
目录索引 132
内在含义阐释论 133
平行研究 133
内在 133
期待水平 134
启蒙运动 134
启悟 135
起因谬说 135
缺类研究 136
散文 136
沙龙 137
神话 137
神话素 138
神话的移位 138
神话学派 139
神话研究 139
诗 141
诗学 141
时代精神 142
时间 142
实证主义 143
世界文学 144
世界主义 145
书评 145
输出者 146
斯拉夫学 146
书誌学 146
苏联学派 148
堂吉诃德型 148
题材 149
体裁 149
体裁研究 150
透视主义 151
外部事实主义 151
外在 151
伪影响 152
文本批评 152
文化多元主义 152
文类学 153
文化人类学 153
文脉 154
文体 154
文体学 155
文献学 156
文学批评 156
文学商品论 157
文学社会学 157
文学史 158
文学史比较研究 159
文学“外贸” 159
文学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159
文学运动 160
文学心理学 160
文艺复兴 161
文艺学 162
文艺学方法论 163
文艺学和数学方法 165
“无债”原则 167
喜爱用语 167
喜剧 168
现实主义 168
想象力 169
象征学 170
象征主义 170
小说 171
消耗 171
新批评派 173
信达雅标准 173
选择影响 174
学际研究 174
遗风 175
异本 175
异国情调 176
译本 176
译者 177
意识流 177
意象 177
意象主义 178
影响 179
印象主义批评 179
语义学派 180
渊源学 181
原型批评 181
杂志研究 182
正影响 182
哲学 183
真实批评之普及化 183
职业读者 184
中西比较文学 184
主题 185
中庸学派 185
主题史 186
主题学 186
主题研究 186
典型(Type) 187
传记批评 187
自然环境决定论 188
宗教 188
总体文学 189
作者 190
三、各国比较文学概况 191
阿拉伯比较文学 191
澳大利亚比较文学 195
比利时比较文学 198
德国比较文学 200
东欧比较文学 205
俄国、苏联比较文学 213
法国比较文学 219
非洲比较文学 225
荷兰比较文学 225
美国比较文学 227
日本比较文学 232
瑞士比较文学 237
印度比较文学 238
英国比较文学 240
中国比较文学 244
四、各国比较文学杂志简介《阿卡迪亚》(西德) 251
《比较文学》(日本) 251
《比较文学评论》(法国) 251
《比较文学史杂志》(德国) 252
《比较与一般文学年鉴》(美国) 252
《贾塔布尔比较文学杂志》(印度) 252
《世界比较文学》(匈牙利) 253
《中国比较文学》(中国) 253
五、国际性的比较文学组织机构 254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254
国际笔会 255
国际文学批评家协会 256
国际革命作家联盟 256
亚非作家联盟 257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代表大会及历届会议情况 258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章程 265
七、比较文学理论著作 268
《比较文学》(埃及) 268
《比较文学》(英国) 270
《比较文学导论》(德国) 272
《比较文学导论》(美国) 276
《比较文学导论》(美国) 279
《比较文学导论》(中国) 283
《比较文学理论》(捷克斯洛伐克) 287
《比较文学论》(法国) 291
《比较文艺学原理》(罗马尼亚) 294
《比较文学原理》(日本) 298
《世界文学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问题》(苏联) 301
八、各国大百科全书中有关比较文学的条目 306
比较文学(东德) 306
比较文学(法国) 308
比较文学(日本) 311
比较文学(西德) 314
比较文学(中国) 315
比较文艺学(苏联) 323
历史比较文艺学(苏联) 328
六、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