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公共课 复习精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克鉴编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60510256
  • 页数:15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

二、考核内容 1

(一)基本理论 1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

2、生产的三要素 2

3、生产资料 2

4、生产力 2

5、生产关系 2

6、生产方式 2

7、社会形态 3

8、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 3

9、经济规律 3

10、政治经济学 3

(二)主要问题 4

1、为什么说在生产力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者? 4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

3、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 5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6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6

二、考核内容 6

(一)基本理论 6

1、商品 6

2、商品的使用价值 7

3、商品的交换价值 7

4、商品的价值 7

5、劳动二重性 7

6、商品的价值量 8

7、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8

8、货币的职能 9

9、价值规律 9

(二)主要问题 10

1、为什么说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既统一又对立的辩证关系? 10

2、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如何? 10

3、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既统一又对立的辩证关系? 11

4、为什么说商品价格与价值发生背离并未否定价值规律,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1

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2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13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3

二、考核内容 13

(一)基本理论 13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3

2、货币变为资本 14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4

4、剩余价值 15

5、资本 15

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5

7、剩余价值率 16

8、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 16

9、资本主义工资 16

(二)主要问题 17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7

2、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资不直接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7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表明了什么? 18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提高意味着什么? 18

5、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8

6、试述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联系和区别 18

7、试论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19

第四章 资本积累 2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20

二、考核内容 20

(一)基本理论 20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20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1

3、增大个别资本 21

4、资本构成 21

5、相对过剩人口 22

6、无产阶级贫困化 22

7、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2

8、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22

(二)主要问题 23

1、资本家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 23

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23

3、试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第五章 资本流通过程 25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25

二、考核内容 25

(一)基本理论 25

1、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25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 26

3、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26

4、产业资本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 26

5、资本循环 27

6、资本周转 27

7、资本的周转时间 27

8、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次数) 27

9、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7

10、固定资本折旧 28

1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28

12、年剩余价值率 28

13、社会资本 28

1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9

1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29

1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9

17、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29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0

1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30

(二)主要问题 30

1、分析资本循环过程对研究资本主义有什么意义? 30

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作用? 30

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 31

4、我们考察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任务有何不同? 31

5、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31

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32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有什么新特点? 32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什么后果? 32

9、试论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32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33

11、固定资本的更新对经济危机有什么作用? 33

12、最近十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是什么? 33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34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34

二、考核内容 34

(一)基本理论 34

1、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 34

2、成本价格 34

3、利润 35

4、利润率 35

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36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37

7、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7

8、借贷资本和利息 38

9、资本主义银行 38

10、股份公司和股票 39

11、资本主义地租 40

12、级差地租 40

13、绝对地租 41

14、土地价格 41

(二)主要问题 41

1、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41

2、为什么农产品价值会高于社会生产价格? 42

3、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同一部门中各个企业的等量资本是否都只能得到等量利润? 42

4、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42

5、纯粹流通费用是怎样补偿的? 43

6、借贷资本有什么特征? 43

7、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为什么要由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 43

8、商业资本的独立存在对资本主义再生产有什么好处? 44

9、试述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共同点和区别。 44

第七章 垄断资本的产生和发展 46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46

二、考核内容 46

(一)基本理论 46

1、生产集中和垄断 46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47

3、垄断统治的实质在于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8

4、垄断和竞争 49

5、资本输出 49

6、金融资本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 50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1

8、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52

9、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53

10、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 53

(二)主要问题 54

1、战后混合联合公司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54

2、垄断价格的出现为什么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54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大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55

4、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后,对世界经济和各国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55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广泛而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5

6、如何理解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 56

7、股份公司有哪些特点?它与垄断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56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8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58

二、考核内容 58

(一)基本理论 58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必然性和特点 58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 59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60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3

5、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含义 63

6、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64

7、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64

(二)主要问题 64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64

2、社会主义国家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65

3、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竞争的需要? 65

第九章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实质 66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66

二、考核内容 66

(一)基本理论 66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66

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67

3、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67

4、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68

5、在公有制占主体条件下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69

6、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性质 70

7、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然性 71

8、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71

9、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质利益关系 72

10、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73

11、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73

1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74

1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74

(二)主要问题 74

1、为什么现阶段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 74

2、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有什么区别? 75

3、在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为什么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关系? 75

4、为什么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既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又是互助互利的关系? 76

5、为什么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途径? 76

6、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怎样? 76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8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78

二、考核内容 78

(一)基本理论 78

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78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79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80

4、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

5、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和市场 81

6、发挥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82

7、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市场 84

8、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 84

(二)主要问题 85

1、为什么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85

2、为什么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85

3、如何搞好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86

4、如何加快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86

5、如何理解市场机制中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之间的密切联系? 8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企业及其运行机制 88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88

二、考核内容 88

(一)基本理论 88

1、企业的一般性质 88

2、社会主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89

3、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90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合理化 90

5、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90

6、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91

7、健全国有企业管理制度 92

8、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93

9、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94

10、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95

11、社会主义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途径与意义 95

12、社会主义企业横向经济联合 96

(二)主要问题 97

1、为什么企业必须有独立自主的权力? 97

2、为什么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承认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97

3、怎样才能使企业做到行为合理化,保持企业活力? 98

4、如何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 99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0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00

二、考核内容 100

(一)基本理论 100

1、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100

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01

3、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102

4、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 102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 103

6、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104

7、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104

8、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05

9、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105

(二)主要问题 105

1、如何才能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105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106

3、为什么说社会保障是机器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06

4、如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107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108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08

二、考核内容 108

(一)基本理论 108

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各国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108

2、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09

3、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110

4、对外贸易 111

5、技术交流 112

6、资金交流 113

7、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 114

8.经济特区 115

9、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115

10、沿海经济开放区 116

11、加快内地对外开放的步伐 117

(二)主要问题 117

1、为什么要对我国原有的外贸体制进行改革? 117

2、如何使引进国外技术力求得当,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18

3、如何使吸收和利用外资做到有利于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和自力更生能力? 118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12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20

二、考核内容 120

(一)基本理论 120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120

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 121

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22

4、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 123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机制 124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手段 126

(二)主要问题 127

1、为什么说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 127

2、市场调节存在哪些缺陷? 128

3、如何明确划分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管理者和宏观调控者三种职能? 128

4、如何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129

5、为什么对经济杠杆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