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一、防护林营造的重要意义 1
二、“三北’防护林建设简介 4
三、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三北”防护林地区宜林程度及自然地理区的自然条件特点 7
四、东北西部内蒙东部地区主要防护林树种 14
第二章 农田防护林 19
第一节 防护林带的防风作用 19
一、防护林带的防风作用 19
二、不同结构防护林带的防风原理 20
三、防护林带附近湍流分布特征 26
四、影响防护林带防风效果的因子分析 35
第二节 防护林带对改善其他小气候因子的影响 40
一、防护林带对林带间田地气温的影响 40
二、防护林带对提高大气温度的影响 41
三、防护林带对减少蒸发量的影响 41
四、防护林网的温、湿、风综合效益 41
第三节 防护林带对改善土壤状况的影响 42
一、防护林带增加土壤水分的作用 43
二、防护林带对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3
三、防护林带对灌区防止次生盐渍化和降低地下水的作用 43
第四节 防护林带对作物生理生态和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44
一、防护林带对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44
二、防护林带对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5
第五节 防护林带的木材及其他产品的经济效益 47
一、防护林带木材的经济效益 47
二、防护林带薪材的经济效益 47
三、防护林其他资源的综合利用 48
第六节 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区域性效益 48
一、防护林网的紧加效应 48
二、防护林网体系的区域性效益 49
第七节 农田防护林的设置 51
一、防护林带结构的选择 51
二、防护林带宽度与横断面 51
三、防护林带方向 52
四、防护林带间距离的确定 55
五、防护林树种选择 58
六、农田防护林的胁地影响 59
第八节 农田防护林的抚育管理 59
一、幼林抚育 60
二、修枝 60
三、间伐与更新改造 61
第九节 防护林带气象效应的研究方法 62
一、野外实地小气候观测法 62
二、防护林带与气流的研究 66
第三章 沙地防护林 68
第一节 沙地及我国沙区概论 68
一、有关沙地、沙漠、荒漠的概念 68
二、我国沙漠的形成 69
三、我国沙漠概况及特点 70
四、沙漠化分类及其特征 74
第二节 风沙流运动规律和沙地地形的形成 77
一、风沙流和起沙风 77
二、沙粒的移动方式 77
三、风沙流的结构 79
四、沙区地形的形成 80
五、沙丘的移动规律 83
六、影响沙粒移动的因素 84
第三节 沙地组成和物理性质 86
一、沙地的矿物、化学成分和机械组成 86
二、沙地的物理性质 87
第四节 沙地水分与植物 88
一、沙地植物形成和演替过程 88
二、沙地水分状况 89
三、沙地植物与沙地水分的关系 91
第五节 沙地的治理 92
一、植物治沙措施 93
二、机械沙障防风固沙措施 98
三、化学胶结剂固沙措施 99
第四章 水土保持林 101
第一节 土壤侵蚀及其危害 101
一、土壤侵蚀的概念 101
二、土壤水蚀类型 102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07
第二节 各水土流失类型区的自然概况及水土流失特征 108
一、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109
二、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116
三、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116
第三节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况 116
一、黑龙江省水土流失地区分布和特点 116
二、丘陵漫岗区和低山丘陵区的沟蚀特点 117
第四节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 119
一、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 119
二、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活动因素 126
第五节 水土流失地区的土地合理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 127
一、水土流失地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原则 127
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 128
三、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和田间工程措施 128
四、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134
第五章 草牧场防护林 143
第一节 草牧场防护林的意义 143
一、草牧场的自然灾害 143
二、草牧场防护林的作用 143
第二节 草牧场防护林的营造 145
一、造林地的选择 145
二、草牧场防护林树种及草牧场可食性草本植物的选择 147
三、草牧场防护林密度及防护林类型与设置 153
四、草牧场防护林造林技术及管护措施 156
第六章 海岸地区防护林 158
第一节 我国沿海防护林地区主要自然条件 158
一、气候特点及灾害性天气 158
二、地形特点及海岸类型 159
三、土壤类型及东北沿海地区主要土壤类型 160
第二节 海防林的作用 162
一、海防林对农田及农作物的保护作用 162
二、海防林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 163
第三节 海防林的营造 163
一、东北沿海地区防护林体系的设置 163
二、海防林地区的立地类型划分及东北沿海地区主要立地类型 164
三、海防林的树种选择 167
四、海防林特殊地段土地整理技术 168
参考文献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