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篇 1
第一章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概论 3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3
第二节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新的革命 7
第三节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9
第四节 进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一些重大改革 12
第五节 改革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 18
第六节 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19
第二章 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22
第一节 公有制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22
第二节 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6
第三节 对所有制结构要作战略性调整 27
第四节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 34
第三章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39
第一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39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建设工作 43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针和总体思路 47
第四节 国有企业进入攻坚阶段,要实现“两个大多数”目标 56
第四章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的有效实现形式 59
第一节 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 59
第二节 股份制的性质、特征和优势 63
第三节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和意义 67
第四节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操作程序的几个问题 75
第五节 办好国有企业必须具备的十大要素 80
第五章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民创造的集体经济的新的实现形式 87
第一节 股份合作制的兴起及其生命力 87
第二节 股份合作制的特征和性质 93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 98
第四节 因地制宜地实行股份合作制 102
第六章 积极培育和发展大企业集团 108
第一节 组建和发展大企业集团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109
第二节 企业集团及其类型、管理制度和经营战略 115
第三节 企业集团试点情况和问题 120
第一节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23
第七章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123
第二节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31
第三节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134
第四节 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137
第八章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 141
第一节 市场体系概述 1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规定和要求 146
第三节 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实践 154
第四节 市场机制 164
第九章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168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及其改革的出发点、原则和要求 168
第二节 由国家财政支撑的社会保障项目及其改革 174
第三节 社会保险及其改革 179
第十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188
第一节 金融改革与发展述评 188
第二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金融风险 195
第三节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业发展前瞻 201
第十一章 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2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213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基本规定性 220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基本原则 227
第四节 宏观调控的对象、任务和目标 229
第五节 宏观调控的手段 235
第六节 宏观调控的经验 241
第十二章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244
第一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政策 244
第二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252
第三节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 259
第四节 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266
第五节 总结经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70
经济发展战略篇 27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和建设道路导论 2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和建设道路的理论基石 278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经济发展战略措施 281
第三节 根本性和长期性的战略目标 291
第十四章 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296
第一节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调整的特点 296
第二节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涵义及其应遵循的总原则 302
第三节 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对策 307
第十五章 “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316
第一节 “三步走”发展战略 316
第二节 “台阶式”发展战略 323
第三节 先富带动共富的发展战略 328
第十六章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333
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 333
第二节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341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346
第四节 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350
第十七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58
第一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358
第二节 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依据 362
第三节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370
第十八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7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379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38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386
第四节 全面推进跨世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91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