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经络与腧穴 1
第一章 经络腧穴总论 1
第一节 经络总论 1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1
1 十二经脉 1
2 奇经八脉 3
3 十五络 3
4 十二经别 3
二、经络的作用 4
6 十二皮部 4
5 十二经筋 4
第二节 腧穴总论 5
一、腧穴的分类 5
1 十四经穴 5
2 奇穴 5
3 阿是穴 5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 5
5 八脉交会穴 7
3 俞、募穴 7
4 八会穴 7
1 五输穴 7
三、特定穴 7
2 原络穴 7
6 郄穴 8
7 下合穴 8
四、腧穴的定位 8
1 骨度分寸 8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各论 9
1 经脉循行 9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9
第一节 十二经脉 9
4 简易取穴法 9
3 手指同身寸 9
2 解剖标志 9
2 经脉主病 10
3 腧穴 10
中府 10
云门 11
天府 11
侠白 11
尺泽 11
孔最 11
鱼际 12
太渊 12
列缺 12
经渠 12
少商 13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13
1 经脉循行 13
二间 14
阳溪 14
合谷 14
三间 14
商阳 14
3 腧穴 14
2 经脉主病 14
偏历 15
温溜 15
下廉 15
上廉 15
手三里 15
臂臑 16
手五里 16
肩髃 16
曲池 16
肘髎 16
巨骨 17
天鼎 17
扶突 17
禾髎 17
迎香 18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18
1 经脉循行 18
四白 19
地仓 19
巨髎 19
3 腧穴 19
承泣 19
2 经脉主病 19
大迎 20
颊车 20
下关 20
头维 20
人迎 20
库房 21
气户 21
气舍 21
缺盆 21
水突 21
屋翳 22
膺窗 22
乳中 22
乳根 22
不容 22
承满 22
天枢 23
滑肉门 23
太乙 23
关门 23
梁门 23
外陵 24
大巨 24
水道 24
归来 24
气冲 24
髀关 24
足三里 25
犊鼻 25
阴市 25
伏兔 25
梁丘 25
上巨虚 26
条口 26
下巨虚 26
丰隆 26
解溪 26
厉兑 27
1 经脉循行 27
四、足太阴脾经(12穴) 27
内庭 27
陷谷 27
冲阳 27
2 经脉主病 28
3 腧穴 28
隐白 28
大都 28
太白 28
地机 29
漏谷 29
商丘 29
公孙 29
三阴交 29
阴陵泉 30
血海 30
箕门 30
冲门 30
腹哀 31
天溪 31
食窦 31
大横 31
腹结 31
府舍 31
胸乡 32
周荣 32
包 32
五、手少阴心经(9穴) 32
1 经脉循行 32
阴郄 33
通里 33
灵道 33
少海 33
青灵 33
3 腧穴 33
2 经脉主病 33
极泉 33
神门 34
少府 34
少冲 34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 34
1 经脉循行 34
少泽 35
前谷 35
3 腧穴 35
2 经脉主病 35
后溪 36
腕骨 36
阳谷 36
养老 36
支正 36
曲坦 37
秉风 37
天宗 37
?俞 37
肩贞 37
小海 37
肩外俞 38
肩中俞 38
天窗 38
天容 38
颧髎 38
1 经脉循行 39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39
听宫 39
2 经脉主病 40
3 腧穴 40
睛明 40
攒竹 40
眉冲 40
曲差 40
天柱 41
玉枕 41
络却 41
通天 41
五处 41
承光 41
大杼 42
风门 42
肺俞 42
厥阴俞 42
膈俞 43
胆俞 43
肝俞 43
督俞 43
心俞 43
脾俞 44
胃俞 44
三焦俞 44
肾俞 44
气海俞 44
大肠俞 44
上髎 45
白环俞 45
中膂俞 45
小肠俞 45
关元俞 45
膀胱俞 45
次髎 46
中髎 46
下髎 46
会阳 46
承扶 46
股门 46
附分 47
魄户 47
委阳 47
委中 47
浮郄 47
膏肓 48
神堂 48
譩譆 48
膈关 48
魂门 48
阳纲 48
胞肓 49
志室 49
秩边 49
意舍 49
胃仓 49
肓门 49
合阳 50
承筋 50
承山 50
飞扬 50
跗阳 50
昆仓 50
京骨 51
足通谷 51
束骨 51
仆参 51
金门 51
申脉 51
至阴 52
八、足少阴肾经(27穴) 52
1 经脉循行 52
然谷 53
涌泉 53
太溪 53
2 经脉主病 53
3 腧穴 53
大钟 54
水泉 54
照海 54
复溜 54
交信 55
筑宾 55
阴谷 55
横骨 55
中注 56
商曲 56
盲俞 56
气穴 56
四满 56
大赫 56
石关 57
阴都 57
腹通谷 57
幽门 57
步廊 57
神封 57
彧中 58
灵墟 58
神藏 58
俞府 59
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 59
1 经脉循行 59
2 经脉主病 59
3 腧穴 59
天泉 59
曲泽 60
郄门 60
间使 60
劳宫 61
内关 61
大陵 61
中冲 62
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 62
1 经脉循行 62
2 经脉主病 62
3 腧穴 62
关冲 62
支沟 63
外关 63
中渚 63
阳池 63
液门 63
会宗 64
三阳络 64
四渎 64
天井 64
清冷渊 64
清泺 64
翳风 65
天牖 65
天髎 65
肩髎 65
臑会 65
瘈脉 66
颅息 66
角孙 66
耳门 66
和髎 66
丝竹空 66
十一、足少阴胆经(44穴) 67
1 经脉循行 67
颔厌 68
悬颅 68
上关 68
悬厘 68
2 经脉主病 68
瞳子髎 68
3 腧穴 68
听会 68
浮白 69
头窍阴 69
完骨 69
天冲 69
率谷 69
曲鬓 69
本神 70
阳白 70
头临泣 70
目窗 70
正营 70
承灵 70
渊液 71
肩井 71
风池 71
脑空 71
辄筋 72
日月 72
京门 72
带脉 72
五枢 72
维道 73
居髎 73
环跳 73
风市 73
中渎 74
膝阳关 74
阳陵泉 74
阳交 74
外丘 74
足临泣 75
丘墟 75
地五会 75
阳辅 75
光明 75
悬钟 75
侠溪 76
足窍阴 76
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 76
1 经脉循行 76
大敦 77
行间 77
太冲 77
3 腧穴 77
2 经脉主病 77
中封 78
蠡沟 78
中都 78
膝关 78
曲泉 79
阴包 79
足五里 79
阴廉 79
急脉 79
3 腧穴 80
2 经脉主病 80
1 经脉循行 80
第二节 奇经八脉 80
期门 80
章门 80
一、任脉(24穴) 80
会阴 81
曲骨 81
中极 81
阴交 82
水分 82
神阙 82
气海 82
石门 82
关元 82
下脘 83
建里 83
中脘 83
上脘 83
巨阙 83
鸠尾 83
璇玑 84
华盖 84
紫宫 84
玉堂 84
膻中 84
中庭 84
天突 85
廉泉 85
承浆 85
命门 86
腰阳关 86
腰俞 86
长强 86
3 腧穴 86
2 经脉主病 86
1 经脉循行 86
二、督脉(28穴) 86
悬枢 87
脊中 87
中枢 87
大椎 88
陶道 88
神道 88
身柱 88
至阳 88
筋缩 88
灵台 88
哑门 89
风府 89
脑户 89
强间 89
后顶 89
上星 90
素髎 90
神庭 90
前顶 90
囟会 90
百会 90
水沟 91
兑端 91
龈交 91
2 经脉主病 92
3 交会腧穴 92
1 经脉循行 92
五、阴跷脉 92
1 经脉循行 92
3 交会腧穴 92
2 经脉主病 92
1 经脉循行 92
三、冲脉 92
四、带脉 92
1 经脉循行 93
2 经脉主病 93
3 交会腧穴 93
六、阳跷脉 93
3 交会腧穴 93
2 经脉主病 93
七、阴维脉 94
1 经脉循行 94
2 经脉主病 94
3 交会腧穴 94
八、阳维脉 94
1 经脉循行 94
鱼腰 95
印堂 95
一、头颈部 95
四神聪 95
3 交会腧穴 95
2 经脉主病 95
第三节 经外奇穴 95
太阳 96
牵正 96
金津、玉液 96
百劳 96
二、躯干部 96
痞根 97
腰眼 97
华佗夹脊 97
胃管下俞 97
定喘 97
十七椎 98
腰奇 98
三角灸 98
子宫 98
三、四肢部 98
中泉 99
八邪 99
小骨空 99
大骨空 99
十宣 99
中魁 99
四缝 100
二白 100
肩前 100
百虫窝 100
膝眼 100
八风 101
独阴 101
阑尾穴 101
胆囊穴 101
里内庭 102
中篇 刺灸方法 103
第一章 毫针刺法 103
第一节 毫针的构造、规格和保藏 103
一、构造 103
二、规格 103
三、保藏 103
第二节 针刺练习 104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 104
一、选择针具 104
三、消毒 105
二、选择体位 105
一、进针法 106
第四节 针刺方法 106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107
三、行针与得气 108
1 基本手法 108
2 辅助手法 109
四、针刺补泻 110
一、晕针 111
二、弯针 111
第五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111
五、留针与出针 111
三、滞针 112
四、断针 112
五、血肿 112
六、后遗感 112
七、刺伤脏器 112
第六节 针刺注意事项 113
第二章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 113
第一节 三棱针刺法 113
一、操作方法 113
一、操作方法 115
第二节 皮肤针刺法 115
二、适应范围 115
三、注意事项 115
二、适应范围 116
三、注意事项 116
〔附〕皮内针刺法 116
第三章 灸法 117
第一节 艾灸的治疗作用 117
第二节 灸法的分类与应用 117
1 直接灸 118
2 间接灸 118
一、艾炷灸 118
二、艾条灸 119
三、温针灸 119
四、温灸器 120
五、夭灸 120
六、灯火灸 120
第三节 艾灸的注意事项 120
〔附〕拔罐法 121
三、适应证 122
二、操作方法 122
一、应用器材 122
第一节 电针法 122
第四章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 穴位磁疗法 122
四、注意事项 123
第二节 穴位注射法 123
一、应用药物与器械 123
二、穴位选择 124
三、操作方法 124
四、适应证 124
五、注意事项 124
一、使用器材 126
第三节 穴位磁疗法 126
二、操作方法 127
三、治疗作用与适应范围 128
1 治疗作用 128
2 适应范围 128
四、注意事项 128
第五章 耳针疗法 头针疗法 129
第一节 耳针疗法 129
一、耳廓的结构与分部 129
二、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30
三、耳穴的分布 130
四、耳穴的应用 133
第二节 头针疗法 135
一、刺激区的定位与主治 135
二、操作方法 138
三、适应范围 138
四、注意事项 138
下篇 治疗 139
第一章 治疗总论 139
第一节 辨证纲要 139
一、八纲辨证 139
二、脏腑辨证 141
三、气血津液辨证 145
四、经络辨证 146
第二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 147
一、调和阴阳 147
二、扶正祛邪 147
三、疏通经络 147
第三节 针灸的治疗原则 148
一、补虚与泻实 148
二、清热与温寒 148
三、治标与治本 148
一、选穴原则 149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49
第四节 针灸的选穴处方 149
二、配穴方法 150
三、特定穴及其应用 151
第二章 治疗各论 155
第一节 内科病证 155
一、感冒 155
二、咳嗽 156
三、哮喘 158
四、胃痛 159
五、呕吐 161
六、腹痛 162
七、泄泻 163
八、痢疾 164
九、便秘 166
十、脱肛 167
十一、胁痛 168
十二、惊悸怔忡 169
十三、不寐 171
十四、痹证 172
十五、癃闭 172
十六、遗精 174
十七、阳萎 175
十八、疝气 176
十九、头痛 177
二十、眩晕(附:高血压病) 179
二十一、中风 181
二十二、面痛 184
二十三、面瘫 185
二十四、痹证(附:坐骨神经痛、肩周炎) 186
二十五、痿证 188
二十六、腰痛 189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190
一、月经不调 190
二、痛经 191
三、闭经 192
四、崩漏 193
五、带下病 194
六、胎位不正 196
七、滞产 196
八、乳少 197
九、阴挺 197
十、急惊风 198
十二、小儿痿证 199
十一、遗尿 199
第三节 外科病证 200
一、乳痈 200
二、乳癖 201
三、肠痈 202
四、痔疮 202
五、扭伤(附:落枕) 203
六、肘劳 204
八、风疹 205
七、腱鞘囊肿 205
九、蛇丹 206
十、痄腮 206
十一、斑秃 207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208
一、耳鸣耳聋 208
二、聤耳 209
三、鼻渊 209
四、目赤肿痛 210
五、针眼 210
六、近视 211
八、咽喉肿痛 212
七、牙痛 212
第五节 急救 213
一、高热 213
二、晕厥 214
三、昏迷 215
四、痉证 216
五、血证 217
六、体克 219
七、急痛症 220
一、针麻的特点 223
二、针麻的方法 223
附篇 223
附一、针刺麻醉 223
三、辅助用药 225
四、针麻的要求 225
附二、子午流注针法 226
一、概说 226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内容 226
三、子午流注开穴法 232
四、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