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和键型过渡 1
1--1 键的极性、电负性和电负性均衡原理 1
1.键极性的分子轨道理论表示 1
2.描写键极性的参数--电负性标度 2
3.Sanderson电负性均衡原理 2
4.修改的轨道电负性均衡原理 3
5.对电负性均衡原理的评价 5
1--2 Hellmann-Feynman静电定理及其在健合图式上的应用 6
1.Hellmann-Feynman静电定理 6
2.双原子分子的Berlin静电模型 6
3.静电平衡判据和总的单电子差密度图 9
4.从差密度图获得的对化学键合的一些认识 10
5.基于Hellmann-Feynman定理的静电力(ESF)理论 14
6.积分Hellmann-Feynman定理 15
7.对Hellmann-Feynman定理用于化学键研究的评价 15
1--3 双原子三中心键合模型 16
1.模型的基本思想 16
2.模型的分子轨道说法和几个参量表达式 17
3.模型的应用和验证 19
4.模型的特点和问题 20
参考文献 21
第二章 有效键电荷和有效核电荷与物性的关联 23
2--1 键中原子有效核电荷的计算 23
1.概述 23
2.基于Ζ=Ζ。(1±∈)的计算法 23
4.基于Ζ=Ζ。±∈的计算法 25
3.基于静电平衡判据约束条件的计算法 25
5.考虑静电平衡约束条件的计算法 26
6.简单验证 26
2--2 弹力常数、光谱基频和有效核电荷 29
1.弹力常数表达式的引出 29
2.由实测力常数推求有效核电荷 31
3.光谱基频和Rе2ωe规则 32
4.小结 37
2--3 有效键电荷及其应用 39
1.有效键电荷及其变化规律 39
2.有效键电荷与重叠积分 48
3.键电荷稠度与弹力常数 48
4.键电荷稠度与酸碱强度的关系 50
6.由EAMO和CNDO/2参量定义键电荷稠度 54
5.键电荷稠度与气敏效应 54
参考文献 60
第三章 荷移热指数与化合物性质的关联 63
3--1 固态络盐的力能特性 63
1.荷移热指数的引出 63
2.因态络盐的生成热 65
3.结合热Q和固态络盐的热稳定性 70
4.单分子结合热qm和络合键性 70
3--2 熔盐的分解电势和电极电势 71
1.熔盐的分解电势与荷移热指数的关系 72
2.金属在熔盐中的电极电势与荷移热指数的有关系 73
参考文献 76
1.基于三中心模型的电负性标度 77
4--1 元素电负性的力标、能标和距标 77
第四章 元素电负性的力标、能标和距标及其应用 77
2.电负性新标度的含义和验证 83
3.不同电负性标度间的关系和意义 86
4--2 晶型和键型的过渡 87
1.单质、AB型和AB2型晶体 87
2.ABO3型和ABO4型晶体 91
3.A2BO4型和A2BO3型体晶 95
4--3 原子、离子折射度的新系统和不同键型化合物折射度的统一计算法 100
1.原子折射度系统 100
2.离子折射度系统 100
3.不同键型化合物折射度的统一计算法 104
1.禁带宽度 106
4--4 半导体禁带宽度、迁移率和热导率的计算 106
2.迁移率 111
3.热导率 112
4--5 影响超导体临界温度的某些结构规律 114
1.概述 114
2.T。值新计算式的引出和验证 115
3.高温超导材料结构规律 118
4--6 原子、离子抗磁化率的新系统和不同键型化合物抗磁化率的统一计算法 122
1.概述 122
2.原子和离子的Langevin抗磁化率 122
3.不同键型化合物抗磁化率的统一计算法 123
4.讨论 125
4--7 金属在熔盐中的溶解度 127
1.金属在其自身熔盐中的溶解 128
2.金属在其它熔盐中的溶解 129
3.小结 132
4--8 分子重排与电负性能标 133
1.Michaelis-A-ρ6Y30B重排 134
2.氢化偶氮苯的重排反应 140
3.小结 141
参考文献 141
第五章 电负性的近代发展 145
5--1 电负性概念的新发展 145
1.原子电负性 145
2.价键轨道与原子轨道电负性 147
4.分子轨道电负性 148
5.电负性均衡原理的新论证 148
3.基因或分子的电负性 148
5--2 电负性与化学键性质 149
1.键能与电负性 149
2.电负性作为计算量子化学中的参量 150
5--3 电负性在固体物理中的若干应用 151
1.功函数、Fermi能和形成热 151
2.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152
3.合金中的电荷迁移 152
4.固体材料的硬度 153
5--4 今后的发展 154
参考文献 155
附录Ⅰ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和更变 157
附录Ⅱ 物质结构研究中的归纳和演绎 164
附录Ⅲ 当代化学的发展趋势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