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分子生物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培楠,吴国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04003039X
  • 页数:51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邹承鲁 1

一、生物大分子 1

1.生物大分子化学结构的测定 1

2.生物大分子的高级结构 2

3.生物大分子溶液构象及其运动性的研究 3

4.酶作用的过渡态 4

5.生物大分子的人工合成 6

二、分子遗传学 7

1.左旋DNA双螺旋的发现 7

2.遗传密码的例外 8

4.真核基因的插入顺序 9

3.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9

5.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10

三、生物膜 11

1.蛋白质在生物合成中的前导肽段 11

2.化学渗透学说 12

3.膜表面的受体物质 12

四、分子生物学在其他领域的渗透和应用 13

1.进化论 13

2.生态学 13

3.老年学 13

4.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15

5.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15

参考文献 15

一、一级结构的内容 17

第二章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缪时英、王琳芳 17

二、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重要意义 18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分子进化 18

2.一级结构与脑激素 21

3.一级结构与分子病 21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生物功能 22

5.蛋白质工程 27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28

1.直接测定法 29

2.间接测定法 41

参考文献 44

第三章 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 王大戚 45

一、多肽链的折叠 46

二、α螺旋·角蛋白 51

三、β折叠层·丝蛋白 54

四、三股螺旋·胶原 57

五、回折结构和310螺旋 59

六、β凸起和β发夹结构 61

参考文献 64

第四章 纤维状蛋白质 李玉瑞 65

一、胶原蛋白 65

1.胶原(蛋白)的命名 66

2.胶原的类型及结构特征 67

3.胶原的合成 71

二、弹性蛋白 75

1.弹性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76

3.弹性蛋白的超分子结构 77

2.弹性蛋白的交联 77

三、角蛋白 78

四、肌细胞中的蛋白质 80

1.肌原纤维的结构 80

2.肌原纤维的收缩——细丝的滑动 84

五、纤维蛋白原 85

1.纤维蛋白原的分子组成 85

2.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87

参考文献 89

第五章 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 王大戚 90

一、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的组织 91

二、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分类 97

1.α型(逆平行α型) 98

2.β型(逆平行β型) 99

3.χ/β型(平行χ/β型) 99

4.χ+β型 99

5.无规型(富含二硫键和金属离子型) 99

三、稳定三级折叠的主要作用力 100

1.二硫键 100

2.氢键 101

3.疏水键——非极性作用 103

4.离子键(盐键) 104

5.范氏引力 104

四、蛋白质分子的折叠:三级结构的形成 105

1.折叠的自发性: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 105

2.折叠机理 106

3.折叠途径 107

五、蛋白质分子的构象运动 109

1.构象运动的几种类型 109

2.构象运动的功能意义 112

六、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和模型构建 113

参考文献 115

第六章 酶的作用原理 李士?、吴国利 117

一、“锁与钥匙”假说 117

二、酶与底物的“诱导楔合”假说 119

三、过渡态学说 119

四、酶促反应的本质和机制 119

1.通过“应激”和“张力”效应使底物激活 120

2.碰撞机率增强与“定向”效应 121

3.催化基团的异常活性 122

4.酶反应过程中过渡性共价中间物的形成 123

5.活性中心部位的疏水环境效应 124

五、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实例 125

1.溶菌酶 125

2.核糖核酸酶A 130

3.RNA催化剂与酶 132

六、辅助因子在酶促反应中的应用 133

1.包含金属离子的催化反应 133

2.包含辅酶的催化反应 134

七、酶原的激活 135

参考文献 137

第七章 抗体——免疫球蛋白 赵武述、王世中 139

一、抗体的本质及一般性质 139

二、抗体分子的结构 141

三、抗原—抗体反应及抗体结合位点 142

四、人类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45

五、特应型和特应型抗体 147

六、抗体的生物活性及其在辖区的分布 148

七、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150

八、抗体的基因表达 150

九、抗体的生物合成 154

参考文献 156

第八章 球蛋白组装·四级结构 吴国利 157

一、概述 157

1.亚基数目和种类的确定 157

2.亚基的排布 158

3.亚基间的结合力 159

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59

1.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 159

2.H+,CO2和2,3-二磷酸甘油酸(DPG)对血红蛋白结合O2的影响 163

三、血红蛋白病 165

1.血红蛋白的分子病理学 165

2.镰刀状贫血症与四级结构 166

3.地中海贫血症 167

四、无脊椎动物的携氧蛋白 168

1.血蓝蛋白 168

4.另一类血红蛋白 169

五、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 169

2.血绿蛋白 169

3.无脊椎动物血红蛋白 169

六、四级结构与代谢反应的调节 170

1.终产物抑制作用 170

2.终产物抑制的机制——变构效应 172

3.变构酶的动力学 173

4.变构酶调节酶活力的机理 173

5.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的变构调节 174

6.酶分子的解离和聚合 176

七、多酶体系 177

八、结论 180

参考文献 181

二、生物膜与细胞结构 182

1.细胞中的膜系统 182

一、引言 182

第九章 膜分子生物学 刘树森 182

2.细胞膜系统的分离和研究技术 184

3.功能膜的重组和人工膜模拟 186

三、生物膜的化学成分 188

1.生物膜的一般成分 188

2.膜蛋白 189

3.膜脂 191

4.糖类和其他成分 192

四、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194

1.膜结构理论和膜分子之间力的作用 194

2.脂双分子层的动态性质 196

3.膜蛋白的结构和动态 202

4.膜蛋白—脂相互作用 205

5.生物膜结构模型 207

五、生物膜的透性 210

1.膜的物质转运的一般性质 210

2.钠钾泵和Na+-K+ATP酶 216

六、膜的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218

1.光感受器膜 219

2.突触膜及其受体 223

七、总结和展望 224

参考文献 225

第十章 生物换能器——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匡廷云 226

一、叶绿体膜的基本结构 226

二、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反应 232

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 233

2.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 239

3.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240

4.?氧化碳的同化 242

参考文献 244

第十一章 线粒体膜与能量转换 杨福愉 246

一、线粒体的结构 247

二、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 248

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的组分 248

2.H+-ATP合酶(又称H+-ATP酶复合体,复合体V) 252

三、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253

1.化学假说 254

2.变构假说 255

3.化学渗透假说 255

4.Williams假说 259

5.镶嵌质子偶联假说 260

6.Boyer变构假说的新发展 261

7.碰撞假说 262

参考文献 263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跨膜运送 杨福愉 264

一、蛋白质通过内质网膜的运送 264

1.信号肽 264

2.信号识别蛋白体(SRP)和停靠蛋白(DP) 266

二、蛋白质跨越线粒体、叶绿体膜的运送 266

1.线粒体蛋白质跨膜运送的特征 267

2.异肽的作用与性质 267

3.叶绿体蛋白质的跨膜运送 269

1.直线模型 270

三、蛋白质跨膜运送的分子机理 270

2.成环模型 271

3.异肽在跨膜运送过程中形成两亲的α-螺旋结构 271

4.跨膜运送过程中蛋白质的解折叠与重折叠 272

5.蛋白质运送过程中脂双层是否需转变为脂非双层? 272

6.Singer的蛋白质跨膜运送分子模型 273

参考文献 275

第十三章 活性物质受体及其信息转导 张世荣 277

一、引言 277

二、受体研究中一些基本的概念 277

1.受体 277

2.配体 277

三、受体的标准 278

1.配体的专一性 278

3.效应器 278

2.结合的可逆性 279

3.受体对配体结合的饱和性 279

4.传递生物效应 280

四、受体的类型及其信息的转导机理 280

1.细胞表面受体及其信息转导机理 281

2.细胞浆受体和信息转导 296

参考文献 298

第十四章 生物膜质子泵与膜融合现象 刘树森 300

一、膜系统中的质子泵 300

1.H?化学及H+泵在生命现象中的重要地位 300

2.质子泵的分类和分布 302

1.膜融合机制 306

二、膜融合现象 306

2.水化力与膜表面的物理性质 311

3.膜融合与能量 314

三、膜融合技术在膜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314

参考文献 317

第十五章 生物膜与疾病 潘华珍 318

一、受体疾病 318

1.受体的调节 319

2.受体调节的机制 319

3.受体疾病的分类 320

4.胰岛素受体与疾病 320

5.乙酰胆碱受体与重症肌无力 321

6.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322

7.肾上腺素能受体与疾病 325

二、血小板膜与疾病 327

1.血小板膜的组分 327

2.血小板膜的功能 327

3.血小板膜的异常与疾病 332

三、红细胞膜与溶血 334

1.红细胞膜的基本组分 334

2.红细胞破溶的机制 335

3.溶血病的红细胞膜病变 337

参考文献 339

第十六章 染色质和染色体结构 吴? 340

一、核粒 340

二、染色体的结构 348

参考文献 357

第十七章 DNA的结构和构型 刘培楠 359

一、引言 359

二、DNA的一级结构 359

三、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360

1.变性和复性 361

2.切变降解 363

3.单链的断裂 363

四、DNA的构型 363

1.DNA构型的种类 363

2.左旋DNA(Z-DNA) 365

3.蛋白质对DNA构型的控制 368

3.DNA构型、超螺旋和生物学作用 369

2.生物体内的超螺旋的存在 369

1.DNA超螺旋结构的形成 369

五、DNA的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 369

六、DNA的重复顺序 370

七、结束语 371

参考文献 371

第十八章 DNA复制 韩复生 373

一、DNA复制的生物功能和分子基础 373

1.基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DNA 373

2.DNA合成的前体 373

3.碱基配对是DNA复制的分子基础 374

二、DNA复制的特点 374

1.DNA复制叉的不对称性 374

2.DNA复制的半保守性 375

3.5'→3'方向延伸新链 376

4.DNA复制的高精确度 377

三、DNA聚合酶 377

1.原核细胞DNA聚合酶 377

2.真核细胞DNA聚合酶 380

3.病毒DNA聚合酶 382

四、其他参与DNA复制的蛋白和酶 382

1.解旋酶 382

2.单链DNA结合蛋白 383

3.引物酶 383

4.DNA拓朴异构酶 384

五、DNA复制机制 386

1.原核细胞的突变株是研究DNA复制机制的有效手段 386

5.DNA连接酶 386

2.DNA复制的起始 387

3.DNA复制的终点 388

4.滚动环DNA复制模型 388

5.单链环状DNA复制 388

6.线状DNA复制 389

7.线粒体DNA复制模型 389

六、DNA复制的调节和控制 390

1.从代谢角度分析DNA复制的调节 390

2.从DNA复制原点的结构特点分析 390

3.细胞膜、核膜与DNA复制的关系 390

5.DNA复制的抑制 391

4.真核细胞DNA复制的调控 391

七、DNA修复 392

1.DNA的损伤 393

2.DNA修复机制 393

参考文献 394

第十九章 遗传信息的贮存——遗传密码 吴冠芸 395

一、遗传密码的提出 395

二、不重叠的三联体密码 396

三、遗传密码的转录——mRNA的合成 397

四、密码的解译 398

五、遗传密码的特点 400

1.简并性和变偶性 400

2.氨基酸的特性与其密码子 401

4.基因与其产物多肽链的相关性 402

5.密码的通用性 402

3.蛋白质中存在着不编码的氨基酸 402

6.超始密码与终止密码 403

六、线粒体的遗传密码 404

七、第二遗传密码 405

1.问题的提出 405

2.第二遗传密码的假设 408

参考文献 409

第二十章 DNA的转录 韩复生 411

一、DNA转录的一般特征 411

1.以DNA为模板的酶促合成RNA 411

2.每个基因只有一条DNA链做RNA的模板 412

3.转录有固定的方向 413

1.原核细胞RNA聚合酶 414

二、RNA聚合酶 414

2.真核细胞RNA聚合酶 416

3.病毒RNA聚合酶 417

三、启录子即启动基因 418

1.原核细胞DNA转录的启录子 418

2.真核细胞DNA转录的启录子 422

四、DNA转录起动阶段的调控 424

1.增强子 424

2.影响转录起动的蛋白因子 426

五、DNA转录延长和其影响因素 429

六、DNA转录终止及其调控 431

1.原核细胞DNA转录的终止和调控 431

2.真核细胞DNA转录终止信号和调节因素 433

1.转录后加工 434

七、DNA转录后加工和运输 434

2.RNA运输细胞核外需要有分子信号 435

参考文献 436

第二十一章 遗传信息的转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刘培楠 437

一、引言 437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主要角色 438

1.转运核糖核酸(tRNA) 438

2.核糖体 440

3.信使核糖核酸(mRNA) 443

三、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三大步骤 444

1.肽链的启动 444

2.肽链的延伸 448

3.肽链的终止 450

5.遗传信息的“读出”方向 451

4.聚核糖体 451

6.单顺反子的和多顺反子的信使核糖核酸的转译 452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节 453

五、蛋白质的转译后修饰 455

参考文献 456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田波 457

一、病毒的蛋白质 457

1.病毒蛋白的组成 457

2.病毒蛋白的结构 458

3.人工变异病毒株的蛋白质 459

二、病毒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460

1.病毒RNA的结构与功能 461

2.病毒DNA的结构与功能 469

三、抗病毒的基因工程 473

1.由卫星RNA构建的抗病毒基因 474

2.由外壳蛋白基因构建的抗病毒基因 475

3.构建抗病毒基因的其他途径 477

四、亚病毒 477

1.类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478

2.朊病毒的本质 479

3.拟病毒与卫星RNA的关系 482

参考文献 483

第二十三章 遗传工程技术的原理、发展概况及其应用 刘培楠 485

一、基因研究的意义 485

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485

三、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486

四、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 487

1.基因的分离 487

2.DNA的拼接 488

3.载体的制备 489

4.基因和载体的重组 490

5.重组体DNA的克隆 490

五、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490

参考文献 491

第二十四章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董志伟 493

一、引言 493

二、小鼠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493

1.基本原理 493

2.技术流程 494

3.技术关键 496

三、其他种系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497

1.大鼠—大鼠杂交瘤体系 497

2.人—人杂交瘤体系 498

3.种系间的杂交瘤体系 498

四、筛选方法 498

1.固相放射免疫测定 498

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499

3.免疫荧光 500

4.免疫化学发光测定 501

五、抗原的分析与鉴定 501

1.抗原的生物化学性质 501

2.抗原的定位及分布 501

3.抗原的免疫沉淀 502

4.抗原的免疫印迹 503

六、单克隆抗体的分离及纯化 504

1.硫酸铵沉淀与离子交换层析 504

2.蛋白A-Sepharose亲和层析 504

3.IgM类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505

4.单克隆抗体纯化仪 505

七、单克隆抗体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505

1.监视病情、预报复发、辅助诊断 505

2.肿瘤的体内定位 506

3.免疫病理分型 506

4.肿瘤治疗 506

5.抗独特型抗体的抗肿瘤效应 508

参考文献 508

分子生物学大事年表 魏群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