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综合发展与对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炎生,信乃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26873X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

在“中国红黄壤地区农业综合开展与对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杨炎生 1

在“中国红黄壤地区农业综合发展下对策”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信逎诠 3

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 7

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农业结构与农业持续发展 彭廷柏 7

低丘红壤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持续农业 吕晓男 12

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 谢为民 16

我国红黄壤地区湘、赣、川三省农业生产的优势、潜力、问题及对策 陈印军 21

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果业综合发展战略与对策 陈凯 26

福建沿海赤红壤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陈山虎 32

江西丘陵区发展持续农业途径探讨 黄庆海 37

湘南红壤丘陵区农业综合发展潜力与技术对策 陈福兴 42

利用外资开发丘陵红壤发展立体农业 王修浩 46

加快广东红黄壤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构想 彭成绩 50

南方山地小流域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新模式 肖平 54

农业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黄适富 58

试验区(松涛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周黎明 63

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红黄壤贫困山区 梁克用 77

论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综合发展战略与对策 杨炎生 80

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资源与发展潜力研究 84

福建沿海赤红壤区生态农业建设途径的研究 高志强 84

我国红黄壤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对策 陈印军 88

四川盆地光热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小麦和水稻稳产、高产协调性研究 刘洪顺 93

红壤坡地利用中的水分问题 贺湘逸 107

低丘红壤的水土资源保护及其区域农业持续发展 罗永进 112

论滇中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李坤阳 118

红(黄)壤特性、培肥与改良研究 123

四川准黄壤的肥力特性征及农业综合开发 何毓蓉 123

红黄壤的化学特性研究 李叔南 130

南方黄红壤土壤适宜性综合定量评价方法探讨 吴启堂 136

赣中丘陵红壤水分平衡状况及改善途径 琚忠和 143

江南红黄壤丘陵区土壤湿度模拟和土壤季节性干旱的研究 刘洪顺 148

麦玉苕旱三熟培肥土壤及保墒效应的灰色分析 何国亚 153

湘南丘陵红壤地的利用方式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养分的影响 陈福兴 159

南方红壤丘陵区牧草的肥料管理 谢良商 165

红黄壤铝对玉米生长胁迫研究 彭嘉桂 171

红黄壤种植苎麻对土壤培肥改良和高效利用的研究 杨瑞林 175

棕红壤地区改良冲垅冷浸田建设多功能稳产高产农田技术研究 龙成凤 183

凯佐试区酸性煤锈水田改良试验研究报告 刘友云 189

攀西红壤地区小型地下蓄水池的建造与效益分析 王昌全 200

微型水利工程体系建设中预应力钢筋混泥土构件修筑蓄水塘、囤堤埂技术研究 刘志强 205

发展坡地保土农业是红黄壤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曹文藻 209

香根草在红壤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胡建业 214

不同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陈一兵 218

南方红黄壤地区种植制度与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223

红壤水稻高产群体演进规律初论 徐志福 223

红壤性水稻土三熟制油菜高产关键技术及土壤培肥功能的研究 涂运昌 228

湘南红壤丘陵区连作杂交稻早、晚季组合搭配方式的研究 姚长溪 232

湘南水稻套种高产技术研究 陈福兴 239

稳粮、扩饲、增收、培土,提高种植业的综合效益--江南丘陵红壤地区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路季梅 247

我国南方发展粮豆多熟制是一项增产、改土的有效策略 沈克琴 252

论京九铁路江西沿线区耕作制度的调整与改革 黄国勤 257

红壤稻田高产高效复种模式的研究 许德海 261

南方红黄壤地区农林综合开发研究 266

皖南红黄壤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途径的研究 钱晓华 266

江永县丘岗地农业综合开发初探 李元沅 270

红壤旱地绿肥牧草周年茬口模式优化和利用探讨 张书儫 275

湘南红壤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发展对畜牧养殖业的思考 王宝理 280

中国南方开发草业几种模式的探讨 李科云 283

开发我国南方中部红壤带蚕丝业的探讨 朱宗才 286

低丘红壤茶叶低产低质成因及其综合治理新途径 许允文 290

红壤低丘林茶复合系统的生态功能及效益评价 叶川 295

试论湘北红壤丘岗地林业的持续发展 廖舫林 301

农业产业开发项目的选择与实施 肖庆元 308

江西低丘红壤开发模式的优化与应用 王明珠 312

红壤丘陵区持续农业之路--千烟洲模式 程彤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