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 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分析及对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人坚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309012704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篇 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原理 2

第一章 生态经济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

一、生态经济研究的起源 2

二、生态经济研究的历史概况 7

三、我国生态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5

一、资源的基本概念 15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16

三、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 17

四、世界与我国的资源利用状况与问题 19

五、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 22

六、自然资源最优利用对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意义 23

七、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必须遵循的若干生态经济原则 25

第三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31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31

二、提高环境经济效益 32

三、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4

四、加强环境经济管理 35

五、环境经济评价 37

(一)环境经济评价的含义 37

(二)一些基本概念 38

(三)费用—效益分析 38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人口 42

一、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42

二、劳动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43

三、积累与人口的关系 44

四、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关系 45

五、农业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6

六、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7

七、经济发展对人口变动的决定作用 48

八、制订经济发展战略要重视人口因素分析 51

第五章 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53

一、资源与环境 53

(一)资源和环境的整体性 53

(二)资源利用与环境恶化 54

(三)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 55

二、人口与资源 55

(一)人口与淡水资源 56

(二)人口与土地资源 56

(三)人口与森林资源 57

(四)人口与矿物资源 58

(五)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58

(六)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最优结合 59

三、人口与环境 59

(一)人口对空间环境的压力 59

(二)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60

(三)人口素质与环境 61

第六章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方法 63

一、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基本原则 63

二、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一般工作步骤 65

三、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辨识 65

(一)系统初识 66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67

(三)系统模型的确立 70

(四)模型的验证与误差分析 70

(五)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72

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时序分析 73

五、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分析 75

(一)简单指数法(单因子评价法) 75

(二)加权叠加法 76

(三)综合指数法 77

六、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决策控制 80

(一)系统动力学模型 80

(二)多目标决策模型 86

第二篇 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分析实例 92

第七章 江苏省南通市 92

一、概况 92

二、1980—1989年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分析 96

(一)纵向分析 96

(二)横向比较 97

三、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分析 99

(一)生物与土地资源 99

(二)能源与工业原材料利用 99

四、环境经济分析 101

(一)废水排放 101

(二)废气排放 102

(三)固体废物 102

(四)治理费用 103

(五)环境经济综合情况 103

五、人口经济分析 103

六、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预测 105

(一)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预测 105

(二)经济发展速度预测 108

(三)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预测 109

(四)环境污染预测 111

(五)几点认识 120

七、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21

第八章 浙江省舟山市 124

一、系统分析 124

(一)区域概况 124

(二)经济发展的优势 125

(三)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的影响 126

(四)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29

二、系统的模拟 129

(一)模型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反馈回路 129

(二)主要子模块的结构和机制 132

(三)模型基本运行的结果及分析 138

(四)政策分析 139

三、对策 141

第九章 福建省龙岩地区 145

一、概况 145

(一)自然环境 145

(二)社会经济环境 147

二、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48

(一)矿产资源 148

(二)土地资源 151

三、协调发展对策 152

第十章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 157

一、自然地理概况 158

二、发展现状分析 159

三、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限制 163

(一)海拔高度和地貌的限制 163

(二)资源匹配较差,聚集度低 165

四、人口压力下的双轨恶性循环 168

(一)人口密度与相关资源的垂直变化 168

(二)“露水庄稼”——低收入下的选择 169

(三)循环的阈限:环境质量 173

(四)不断扩大的差距 175

五、缩小两把“剪刀差”,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176

第十一章 贵州省遵义市 183

一、概述 183

(一)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183

(二)经济发展概况 186

(三)环境质量状况 187

二、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的关系 190

(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相关关系分析 190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192

(三)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 195

(四)经济、人口、环境发展预测 197

三、发展对策 200

第十二章 云南省昆明市 204

一、概况 204

二、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优势 206

三、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的影响 207

四、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10

(一)水污染 210

(二)大气污染 211

五、对策 211

第十三章 江西省宜春市 218

一、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 218

二、现状分析和未来目标 222

(一)特征 222

(二)生态经济分析 225

(三)未来目标 228

三、对策 232

第十四章 广东省清远市 236

一、概况 237

(一)资源优势 237

(二)地理环境与交通条件 239

(三)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 239

(四)经济发展的困难与问题 240

二、人口状况与经济发展 242

(一)人口发展状况 242

(二)人口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45

三、环境状况分析 249

(一)环境质量状况 249

(二)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 253

四、对策与措施 254

第三篇 生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对策 260

第十五章 中国南方地区自然经济概况 260

一、背景:湿热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 260

二、发展特征 262

(一)发展的高位势 262

(二)发展的非均衡性 267

三、问题:不稳定系统 272

(一)自然系统的非稳态 272

(二)大系统宏观失控 275

第十六章 中国南方八个地区经济、生态、社会综合评价 279

一、经济指标综合评价 279

二、社会指标综合评价 281

三、环境指标综合评价 290

四、资源利用指标综合评价 294

五、经济、生态、社会综合评价 296

第十七章 中国南方地区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300

一、生态经济发展的综合建设 300

(一)普及与提高生态经济意识 300

(二)加强政府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全面领导 301

(三)应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302

(四)健全生态经济法规 302

二、提高物质资料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302

(一)对企业和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 303

(二)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304

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306

(一)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建立各类商品生产基地 306

(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307

(三)调整林业布局,发展林业生产 307

(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 309

(五)能源及矿产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311

四、搞好环境建设 313

(一)控制工业污染的基本途径 313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315

五、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 318

(一)迎接新的生育高峰 318

(二)迎接劳动年龄人口的激增 320

(三)迎接老龄化 321

主要参考文献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