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几者间的关系 1
二、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实用价值 1
三、药效动力学与临床药代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1
四、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2
五、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发展 2
六、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3
第二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3
第一节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 3
第二节 吸收 7
一、吸收的概念和影响吸收的因素 7
三、给药途径 8
二、首过消除 8
四、生物利用度 9
第三节 房室模型 13
一、一房室模型药物 13
二、二房室模型药物 14
第四节 分布 15
一、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15
二、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5
三、表观分布容积 16
第五节 生物转化 17
一、生物转化的作用和步骤 17
二、酶的分类 17
三、肝药酶的特性 17
五、细胞色素P——450产生催化反应的分子机制 18
四、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成分存在的位置 18
六、细胞色素P——450的解毒功能和代谢活化作用 19
第六节 排泄 20
一、排泄途径 20
二、清除率 20
三、消除速率常数 21
第七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23
一、一级动力学 23
二、零级动力学 25
三、Michaelis-Menten动力学 26
第八节 半衰期 27
一、一级动力学的半衰期 27
四、掌握半衰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8
三、Michaelis-Menten动力学的半衰期 28
二、零级动力学的半衰期 28
第九节 应用尿药排泄数据求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31
一、尿药排泄速率法 31
二、总量减去法 32
第十节 应用残数法求动力学参数 33
第三章 临床给药方案 36
第一节 一室模型药物单剂量给药方案 36
一、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给药 36
二、恒速静脉滴注给药 38
三、一室模型药物单次血管外给药 45
第二节 多次重复给药方案 49
一、多次静脉注射给药 49
二、间歇性静脉滴注给药 57
三、多次血管外给药 58
第三节 两室模型药物的给药方案 61
一、两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给药 61
二、两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给药 64
三、两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 65
第四节 房室模型数目的确立 65
一、残差平方和法 65
二、拟合度法 66
三、AIC法 66
第四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67
一、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 67
二、米氏方程 67
三、半衰期的求法 69
五、AUC与剂量的关系 70
四、稳态血药浓度 70
六、Vm与Km的求解 71
七、非线性动力学的判别 72
第五章 给药方案的个体化与治疗药物监测 73
第一节 给药方案的个体化 73
一、Ritschel一点法 73
二、Ritschel重复一点法 74
三、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计算维持剂量 74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 75
一、给药方案个体化与治疗药物监测的关系 75
二、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范围 75
三、保证作好药物监测工作的必要条件 75
第六章 肾功能减退患者给药方案的调整 76
二、基本术语和统计矩的计算 78
第七章 统计矩 78
一、统计矩的基本概念 78
三、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求算 79
第八章 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情况简介 83
第九章 电子计算机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程序 84
一、计算一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给药的程序 84
二、计算一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的程序 86
三、计算二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给药的程序 96
四、计算二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的程序 100
五、计算一室模型药物非线性回归的程序 108
六、计算二室模型药物非线性回归的程序 111
三、如何进行拉普拉斯变换 115
二、拉普拉斯变换的作用和应用 115
一、拉普拉斯变换的产生 115
第一节 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 115
第十章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实际应用 115
第二节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117
一、加和性 117
二、可提出常数K 117
三、导数的拉氏变换 117
四、函数积分的拉氏变换 117
第三节 拉普拉斯逆变换 117
第四节 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 118
附表1、一些药物的动力学参数 119
附表2、一些代表性药物的治疗浓度、中毒浓度及致死浓度(血药浓度单位为M-g/ml) 120
附表3、一些药物的治疗指数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