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篇 3
第一章 自学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条件 3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自学考试 3
第二节 科举考试与自学考试的渊源关系 12
第三节 自学考试制度产生的国内现实条件 16
第二章 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自学考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9
第一节 教育的大众化与自学考试 20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化与自学考试 26
第三节 教育的终身化与自学考试 32
第四节 教育的现代化与自学考试 39
本体篇 45
第三章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的属性 45
第一节 考试的实质与起源 45
第二节 考试的功能与类别 53
第三节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的属性 56
第四章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理论依据与基本特征 60
第一节 自学考试与自学考试教育——名实问题 61
第二节 对教育学有关概念的探讨 64
第三节 自学活动的教育属性 66
第四节 国家考试对自学活动的整合与深化 67
第五节 社会助学在自学考试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71
第六节 自学考试教育的基本特征 73
第七节 自学考试教育中的教考分离 81
第五章 自学考试的标准与标准体系 87
第一节 自学考试的标准及其载体 87
第二节 专业考试计划——专业标准 88
第三节 课程考试大纲——课程标准 91
第四节 标准的统一性与教育的多样性 100
第六章 自学考试教育的层次与科类结构 107
第一节 教育的层次结构 107
第二节 自学考试教育的层次结构 111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科类与专业 118
第四节 自学考试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科类结构 127
第七章 自学考试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学分制管理 132
第一节 课程的一般原理 132
第二节 课程的类别与课程发展的综合化趋势 137
第三节 自学考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两难问题 142
第四节 自学考试课程设置的完善与改革 149
第五节 学分制的实质与发展脉络 152
第六节 自学考试制度与学分制在本质上的吻合 155
第八章 自学考试德育 161
第一节 自学考试德育的特点与薄弱环节 161
第二节 自学考试德育的内容与实施途径 166
关联篇 177
第九章 自学考试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的关系 177
第一节 自学考试教育依托普通高校而形成 177
第二节 主考学校在自学考试教育中的作用 179
第三节 主考,助学?——主考学校的职能抉择 183
第四节 自学考试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对普通高校教育的促进 187
第十章 自学考试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的关系与比较 191
第一节 成人高等教育的实质与类别 191
第二节 自学考试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的关系与比较 196
第十一章 自学考试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 206
第一节 考试的社会与社会的考试 206
第二节 自学考试教育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制约与影响 210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自学考试发展的制约与影响 213
第十二章 委托开考——自学考试教育与产业部门的合作 223
第一节 委托开考的性质与现状 223
第二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产学合作趋势 225
第三节 委托开考是自学考试教育实行产学合作的有效形式 228
第四节 功能的异化与开放中的封闭 231
第十三章 社会学历文凭观念——自学考试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36
第一节 社会学历文凭观念的内涵 236
第二节 我国社会学历文凭观念的演变 239
第三节 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学历文凭观念的关系 242
第四节 我国社会的学历化趋势 245
第十四章 平等与效益两难矛盾的解决——自学考试制度的贡献 248
第一节 平等与效益问题的历史轨迹 249
第二节 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的实质 252
第三节 平等与效益原则的相互矛盾和制约——箱体理论 259
第四节 两难选择——教育平等原则与效益原则矛盾的焦点 262
第五节 解决两难问题的层次差异策略与形式配合策略——自学考试制度的贡献 268
第六节 免费教育向有偿教育的转化——平等与效益原则的衡量 271
第七节 渐进,急进?——教育扩展策略的选择 277
未来篇 283
第十五章 农村——自学考试教育的广阔天地 283
第一节 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283
第二节 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途径 287
第十六章 研究生层次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的题中之义 293
第一节 开展研究生层次自学考试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93
第二节 开展研究生教育要处理的若干关系 298
第三节 研究生层次自学考试教育的实施方案构拟 300
第十七章 素质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的跨世纪课题 306
第一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特征 307
第二节 应试教育的存在范围与成因 309
第三节 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条件 313
第四节 考试与素质教育 317
第十八章 自学考试的现代化与发展前景 321
第一节 自学考试的现代化 321
第二节 两翼扩展——考试功能的强化与教育形式的完善 326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332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