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资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建平等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10409395
  • 页数:22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国煤层气地质背景 1

第一节 含煤地层和煤层 1

一 主要聚煤期的含煤地层 1

(一)主要聚煤期的含煤地层分布 1

(二)主要聚煤期的含煤地层划分 2

二 主要聚煤期的煤层 3

(一)华北赋煤区煤层发育特征 3

(二)华南赋煤区煤层发育特征 5

(三)西北赋煤区煤层发育特征 7

一 区域构造特征 8

第二节 区域构造和构造应力场 8

(五)滇藏赋煤区煤层发育特征 8

(四)东北赋煤区煤层发育特征 8

二 区域构造演化 10

(一)总体演化历程 10

(二)各赋煤区的构造演化 11

三 区域构造应力场 13

第三节 区域煤级展布 15

一 中国煤级总体展布规律 15

二 各赋煤区的煤级展布 15

第四节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0

一 华北赋煤区水文地质概况 20

(一)沁水煤田、渭北煤田和鄂尔多斯东缘含煤区 20

(四)徐淮含煤区 21

(三)豫西煤田 21

(二)太行山东含煤区 21

二 西北赋煤区水文地质概况 22

三 华南赋煤区水文地质概况 23

(一)湘中—赣中和东南含煤区 23

(二)川东、川南—黔北、滇东—黔西、黔桂等含煤区 24

四 东北赋煤区水文地质概况 24

(一)大兴安岭以东 24

(二)大兴安岭以西 25

一 以往研究概述 26

(一)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区划 26

(二)常规天然气聚集区带划分概述 26

第一节 煤层气区带划分 26

第二章 中国煤层气区划 26

(三)中国煤层气的区划状况 27

二 煤层气聚集区带划分的基本原则 27

(一)构造因素 27

(二)聚煤期因素 27

(三)煤层含气性因素 28

(四)地域因素 28

三 中国煤层气区划方案 28

第二节 中国煤层气聚气区概述 32

一 东北聚气区 32

二 华北聚气区 32

三 西北聚气区 33

四 华南聚气区 33

第三节 煤层气聚气带和目标区规模 34

五 滇藏聚气区 34

一 煤层气聚气带规模 35

二 煤层气目标区规模 36

第三章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37

第一节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 37

一 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 37

二 煤炭资源的聚煤期分布 38

三 煤炭资源的煤层气区带分布 38

四 煤炭资源的煤类分布 39

第二节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39

一 中国煤层气资源的级别划分 39

(一)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 41

二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41

(二)煤层气资源量计算参数的采用 42

三 中国煤层气资源展布 43

(一)全国各省(区)煤层气资源 43

(二)各煤层气资源评价参数的煤层气资源展布 43

(三)全国各煤层气聚集区带的煤层气资源 55

四 与历次计算的煤层气资源的比较和说明 58

第四章 中国煤层的含气性 60

第一节 中国煤层含气性总体特征 60

一 煤层含气性的区域展布 60

二 煤层气区带的含气类型 66

三 煤层含气性的层域分布 67

四 煤层含气性的深度分布 68

(一)煤层含气量与埋深之间的关系 68

(二)甲烷浓度与埋深之间的关系 71

第二节 华北聚气区煤层含气性 75

一 煤层含气性概述 75

(三)煤层埋深与理论含气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75

二 煤层含气性区域展布 77

第三节 东北聚气区煤层含气性 79

一 煤层含气性概述 79

二 煤层含气性区域展布 80

第四节 华南聚气区煤层含气性 82

一 煤层含气性概述 82

二 煤层含气性区域展布 84

一 煤层含气性概述 87

二 煤层含气性区域展布 87

第五节 西北聚气区煤层含气性 87

第五章 中国煤储层及其围岩物性 91

第一节 煤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91

一 煤储层的孔隙性及其区域分布 91

(一)煤储层的孔隙率和孔比表面积 91

(二)煤储层的孔隙结构和孔容 93

(三)煤储层的孔喉直径和排驱压力 94

(四)构造煤的孔隙性 95

二 煤储层的渗透性及其区域分布 95

(一)煤储层渗透率的获取方法 95

(二)煤储层渗透率的区域分布 96

(三)煤储层渗透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97

(二)干燥煤样等温吸附数据的水分校正 101

(一)等温吸附实验方法 101

一 等温吸附参数的获取和应用 101

第二节 煤储层的吸附—解吸特性 101

(三)等温吸附曲线的应用 103

二 煤储层的吸附特性 104

三 煤储层的解吸特性 108

(一)煤层气解吸量及其分布 108

(二)煤储层的吸附时间 110

四 煤层气的临界解吸压力和理论采收率 111

(一)煤层气的临界解吸压力 111

(二)煤层气的理论采收率 112

第三节 煤储层压力特征 113

一 煤储层压力概述 113

二 煤储层压力的总体分布特征 114

(一)华北聚气区 115

三 主要聚气区带煤储层压力的分布特征 115

(二)东北聚气区 116

(三)华南聚气区 116

(四)有关聚气带煤储层压力对比 116

第四节 煤储层围岩物性 117

一 煤储层顶底板的岩石类型 117

(一)碳酸盐岩类型 117

(二)砂岩类型 118

(三)砂泥岩互层类型 120

(四)泥岩类型 120

(五)油页岩类型 121

二 围岩的封盖能力和封闭机理 122

(一)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的分布 124

一 煤层气稳定碳同位素的特征及其意义 124

第六章 中国煤层气控气地质因素 124

第一节 煤层气的成因和判识 124

(二)煤层重烃气稳定碳同位素的分布 125

(三)煤层阶段脱附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的分布 127

二 中国煤层气的成因探讨 128

(一)煤层气生成的热力学效应 129

(二)煤层气赋集的解吸—扩散—运移效应 129

(三)煤层气的其他可能成因 131

三 煤层气成因的地质意义 132

第二节 构造作用的控气特征 133

一 大地构造背景与煤层气聚集 133

(一)地台基底型含煤盆地 133

(三)中间地块基底型含煤盆地 134

(二)褶皱带基底型含煤盆地 134

(四)地台与褶皱带过渡区含煤盆地 135

二 构造演化与煤层气富集 136

(一)煤级展布与煤层气富集 136

(二)生烃演化与煤层气富集 139

三 生烃史和构造史配置与煤层气富集 148

(一)沁水盆地的生烃史和构造史配置与煤层气富集 148

(二)鄂尔多斯盆地的生烃史和构造史配置与煤层气富集 150

(三)华北南部的生烃史和构造史配置与煤层气富集 151

(四)滇东—黔西的生烃史和构造史配置与煤层气富集 152

四 构造类型与煤储层含气性 152

(一)构造类型及其控气特征 153

(二)控气构造类型的区域展布 155

(三)控气构造类型的实例分析 157

第三节 沉积作用的控气特征 166

一 沉积体系与储盖组合 166

(一)储盖组合的基本成因类型 166

(二)储盖组合时空展布 168

二 煤层厚度与煤储层特性 171

(一)煤储层厚度及其含气性 172

(二)煤层厚度与天然裂隙 173

三 煤岩学组成与储层物性 175

(一)煤储层的显微组分组成及其吸附特性 175

(二)煤岩组成与煤储层渗透性 177

第四节 水文地质的控气特征 179

一 水力运移逸散控气作用 179

(一)太行山东聚气带西侧 179

(二)鲁西南地区 180

(三)丰城目标区C煤组 181

(四)开平向斜东南翼 182

二 水力封闭控气作用 182

(一)沁水聚气带 183

(二)六盘水目标区 183

(三)淮南目标区 184

三 水力封堵控气作用 184

(一)开平向斜西北翼 184

(三)离柳—三交目标区 185

(二)大城目标区 185

第七章 中国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 186

第一节 优选原理和方法 186

一 方法体系 186

二 关键要素递阶优选 187

三 区带定量排序 190

(一)风险概率法 191

(二)综合排队系数法 191

(三)层次分析法 192

(四)层次分析—风险系数组合法 193

四 风险因素和要素的相对权重 193

一 煤层气聚气带类型 195

第二节 煤层气聚气带优选 195

二 煤层气聚气带排序 197

三 煤层气有利聚气带 199

(一)聚气带资源前景级别 199

(二)极为有利聚气带 200

(三)有利聚气带 202

第三节 煤层气目标区优选 204

一 煤层气目标区类型 204

二 煤层气目标区递阶优选 206

三 煤层气目标区前景 208

(一)煤层气目标区前景级别 208

(二)极为有利和有利目标区的分布 214

第八章 结论 218

参考文献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