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近代精神医学发展的主要模式 2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5
第一节 概述 5
第二节 感知障碍 6
第三节 思维障碍 8
第四节 情绪障碍 11
第五节 意志障碍 12
第六节 动作行为障碍 13
第七节 注意障碍 15
第八节 记忆障碍 15
第九节 意识障碍 16
第十节 智能障碍 18
第十一节 自知力 19
第十二节 定向力 20
第十三节 精神疾病综合征 21
第十四节 心理防卫机制 23
第三章 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 25
第一节 病史采集 25
第二节 诊断性会谈 27
第三节 精神检查 29
第四节 实验诊断技术在精神科的应用 34
第五节 心理诊断技术 39
第六节 社会调查 45
第七节 诊断原则 46
第四章 精神疾病的分类 48
第一节 国际精神疾病分类的发展动态 48
第二节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系统 49
第一节 精神疾病中病因学的复杂性 51
第五章 病因学 51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55
第三节 发病机理 59
第四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方法 61
第六章 精神疾病的治疗 67
第一节 精神药物概述 67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 74
第三节 抗抑郁药 81
第四节 抗躁狂药 83
第五节 抗焦虑药 86
第六节 电休克治疗 89
第七节 心理治疗 91
第七章 中医心理学概论 94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的特点 94
第二节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 95
第三节 中医心理病机与病证 97
第四节 中医心理诊断 98
第五节 中医心理疗法 99
第六节 心理病证的常用中药 101
第八章 中医精神病学概论 102
第一节 历代中医对精神病的认识 102
第二节 中医精神病症状的分类 103
第三节 精神病的病因病机 104
第四节 中医治疗精神病的优势与前景 105
第五节 中医中药治疗精神病 105
第六节 针灸气功治疗精神病 107
第九章 精神科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10
第一节 传统中医对精神病学的贡献 110
第二节 精神科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113
各论 117
第十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阿尔采木氏病 122
第二节 脑变性疾病 122
第三节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132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133
多发梗塞性痴呆 141
第四节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151
脑炎 151
脑炎后综合征 162
第五节 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 169
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170
脑震荡后综合征 178
第六节 癫痫性精神障碍 187
第十一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99
第一节 概述 199
第二节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201
肝性脑病 201
肺性脑病 208
第三节 内分泌障碍所致精神障碍 214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214
席汉病 220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225
更年期综合征 230
第四节 糖尿病所致精神障碍 236
第五节 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241
第十二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48
第一节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248
震颤谵妄 248
酒中毒性幻觉症 251
酒中毒性妄想症 253
第二节 鸦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56
第三节 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62
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 262
第十三章 精神分裂症 269
第十四章 情感性精神障碍 281
第一节 概述 295
第二节 神经症 295
癔症 295
第十五章 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295
焦虑性神经症 305
恐怖症 311
抑郁性神经症 315
神经衰弱 320
急性应激反应 326
第三节 心因性精神障碍 326
延迟性应激障碍 327
反应性精神病 329
第十六章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333
第一节 进食障碍 333
神经性厌食 333
神经性呕吐 337
失眠症 341
第二节 睡眠与醒觉障碍 341
嗜睡症 348
睡行症 352
夜惊 356
梦魇 359
第三节 性功能障碍 364
性欲减退 364
阳萎 369
早泄 374
第四节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378
第十七章 精神发育迟滞 383
第十八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392
儿童多动症 392
抽动障碍 397
遗尿症 402
第十九章 周期性精神病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