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要 1
一、自然状况 1
(一)地理环境 1
(二)人口状况 3
(三)基础设施 5
二、经济发展 10
(一)主导产业 10
(二)农业 12
(三)工业 14
(四)第三产业 17
三、民主政治 20
(一)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 20
(二)村民议事规则 21
(三)党代表常任制度 22
(四)“四民工作法” 23
四、文化建设 25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5
(二)教育科技 27
(三)文化艺术 30
(四)卫生体育 32
第二章 成就 36
一、经济社会建设成就 36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36
(二)政治建设强化民主 43
(三)文化建设特色为先 44
(四)社会建设民生为本 47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49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发展的先导 49
(二)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52
(三)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 53
(四)坚持把开放兼容和“新四东文化”作为发展的精神支柱 55
(五)坚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发展的根本保障 57
第三章 机遇和挑战一、机遇 59
(一)《纲要》为惠州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59
(二)“全国文明城市”金牌提升了惠州的形象 62
(三)石化产业奠定了未来百年的发展格局 63
二、挑战 66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惠州的冲击 66
(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给统筹城乡发展带来了困难 69
(三)资金人才瓶颈突出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71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建设 75
(一)乘《纲要》东风,快速融入珠三角经济圈 75
(二)举“全国文明城市”金牌,扎实推进“惠民之州”建设 77
(三)变危为机,积极调整经济结构 78
(四)抓“试点”契机,统筹城乡发展 80
(五)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83
第四章 优势与劣势一、优势 85
(一)区位优势 86
(二)资源优势 86
(三)产业优势 88
(四)生态优势 91
(五)后发优势 91
二、劣势 92
(一)经济实力较弱 92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93
(三)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93
(四)人才资源比较匮乏 93
三、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94
(一)积极做好深穗莞对接 95
(二)推动珠江口东岸经济圈形成 99
(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102
(四)推崇发展与环保共进新路径 104
第五章 战略定位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106
(一)目标任务 106
(二)近期主要措施 107
(三)保障机制 109
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10
(一)目标任务 110
(二)近期主要措施 112
(三)保障机制 114
三、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115
(一)目标任务 115
(二)近期主要措施 117
(三)保障机制 118
四、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119
(一)目标任务 119
(二)近期主要措施 120
(三)保障机制 123
五、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实践基地 125
(一)目标任务 125
(二)近期主要措施 126
(三)保障机制 130
第六章 实施《纲要》的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 134
二、战略定位 134
三、基本原则 136
(一)先行先试,奋力争先 136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137
(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137
(四)加强对接,互动发展 137
(五)统筹协调,各司其职 137
四、工作目标 138
五、实施《纲要》重点 138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38
(二)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40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141
(四)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43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44
(六)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145
(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146
(八)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148
(九)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149
后记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