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第一章 肾脏的发育 3
第二章 肾脏解剖学和组织学概述 5
第一节 肾脏形态和位置 5
第二节 肾脏结构及组织学特点 6
第三章 肾脏的生理学概要 16
第一节 肾脏的血液循环及其特点 16
第二节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 17
第三节 肾小球滤过的过程及其调节 19
第四节 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功能 21
第四章 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22
第一节 尿液检查 22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 27
第三节 免疫学检查 30
第四节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33
第五节 肾超声检查 35
第六节 肾同位素检查 36
第七节 肾X线检查 39
第五章 中医对肾脏解剖及生理的认识 42
第一节 肾的位置形态 42
第二节 肾的基本生理功能 43
第三节 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46
第六章 中医对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9
第一节 肾病病因 49
第二节 肾病病机 53
第七章 肾脏病常见症状学 56
第一节 水肿 56
第二节 高血压 59
第三节 血尿 61
第四节 蛋白尿 64
第五节 白细胞尿 67
第六节 管型尿 69
第七节 少尿、尿潴留 71
第八节 多尿、尿失禁 73
第九节 尿痛 75
第十节 腰痛 78
第十一节 贫血 80
各论 85
第一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87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87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96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103
第四节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112
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 118
第六节 IgA肾病 125
第二章 继发性肾病 135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135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142
第三节 糖尿病肾病 150
第四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158
第三章 间质性肾炎 165
第一节 急性间质性肾炎 165
第二节 慢性间质性肾炎 172
第三节 镇痛药性肾脏病 180
第四节 返流性肾脏病 188
第四章 肾小管疾病 196
第一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 196
第二节 肾源性尿崩症 207
第三节 重金属中毒 215
第五章 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 226
第一节 尿路感染 226
第二节 慢性肾盂肾炎 235
第三节 肾结核 244
第六章 泌尿系结石 252
第七章 肾肿瘤 262
第一节 肾脏良性肿瘤 262
第二节 肾脏恶性肿瘤 265
第八章 肾血管疾病 273
第一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 273
第二节 肾静脉血栓形成 285
第三节 肾性高血压 293
第四节 肾动脉血栓及栓塞 302
第九章 肾功能衰竭 309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309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320
第十章 透析与肾移植 330
第一节 血液透析 330
第二节 腹膜透析 340
第三节 胃肠道透析 347
第四节 肾移植 351
附篇 365
第一章 儿科泌尿系统常用药物 367
第一节 儿科用药总论 367
第二节 小儿肾病常用西药 374
第三节 肾病常用中成药 389
第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常用诊断标准 421
第一节 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及治疗的建议(删节) 421
第二节 《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及治疗的建议》的修订意见(删节) 423
第三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 425
第四节 乙型肝炎抗原性肾小球肾炎的确诊条件 426
第五节 乙型肝炎抗原性肾小球肾炎的拟诊依据 426
第六节 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427
第七节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删节) 428
第八节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及疗效判定标准(删节) 429
第九节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激素不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的定义 430
第十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431
第十一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急性期的主要诊断依据 431
第十二节 肾性糖尿的诊断标准 432
第十三节 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32
第十四节 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 441
第十五节 中药新药治疗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47
第十六节 中药新药治疗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50
第十七节 中药新药治疗气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54
第十八节 中药新药治疗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56
参考文献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