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稻作技术 3
品种及因种栽培 3
早籼503 3
早籼矮脚南特高产特性的分析 6
从1962—1965年的气候条件看矮秆品种的增产途径 11
早籼良种矮南早1号栽培特性的研究 23
春花田早稻广陆矮4号丰产特性的研究 29
浙江省早、中稻晚季栽培技术总结 39
晚粳10509 48
农垦5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高产、稳产特性的调查研究 52
调整水稻品种布局 发展优质米生产 65
浙江省发展优质米进展情况和工作打算的汇报 69
我国水稻育种技术的新进展 73
育秧 密植 施肥技术 79
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技术总结 79
早稻塑料薄膜育秧几个技术问题的研究 82
早稻秧苗带土移栽技术的调查研究 91
连作晚稻稀播壮秧增产效果的分析 98
关于晚稻两段育秧大面积栽培上几个问题的探讨 109
浙江省水稻合理密植经验总结 118
密肥条件对早稻不同品种类型群体结构的影响 124
水稻施用复合肥料的肥效试验 144
农机化栽培 157
日本现代化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157
引进日本农机的试验情况 165
日本机械化稻作技术适应性试验 170
早稻盘式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192
机插晚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206
杂交水稻 211
浙江省1976年杂交水稻早季栽培技术经验总结 211
浙江省1976年杂交水稻晚季栽培技术总结 216
浙江省1979年杂交晚稻亩产超500千克栽培技术意见 225
浙江省杂交水稻发展情况及今后意见 228
协优46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34
1991年南方稻区暨华东杂交粳稻科研推广协作组年会纪要 239
辽宁省杂交粳稻考察报告 242
抓住机遇 加速发展杂交粳稻 245
调查研究 248
桐乡县早稻一季亩产超纲要的技术经验总结 248
晚稻涝害调查 256
晚稻生产的基本特点和技术经验 274
早稻早穗和晚稻迟穗问题 281
东北三省稻作技术考察 289
金衢地区种粮大户典型调查 294
对苏南地区高产水稻考察后的思考 299
第二部分 粮食生产 305
粮食生产 305
总结经验 狠抓关键 力争1982年粮食持续增产 305
对我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问题的意见 314
浙江省粮食生产形势及发展对策 320
关于粮食生产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的报告 324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粮食生产 329
对发展粮食生产的几点认识 333
浙江粮食生产现状和增产潜力分析 337
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的几点意见 348
关于浙江省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352
模式栽培 357
浙江省1988年早稻高产模式栽培亩产450千克技术总结 357
浙江省1988年晚稻高产模式栽培技术总结 364
浙江省100万亩吨粮模式栽培的开发与研究 372
吨粮工程 375
浙江省1988年稻田亩产超吨粮的技术经验分析 375
回顾实践 总结经验 把吨粮田工程建设推向前进 380
对浙江省吨粮田工程建设的认识和建议 388
从亩产吨粮看品种的选用和搭配 391
吨粮田的肥料投入和效益分析 403
第三部分 农业现代化 411
种植制度与结构调整 411
浙江省改革耕作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411
对进一步发展浙江农业的探讨 418
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种植业新结构 423
浙江农村十年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428
发展浙江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433
20世纪90年代发展浙江农业的思考 439
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增产增收 444
农业现代化 449
从日本农业的发展谈谈农业现代化问题 449
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459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轻型栽培 464
进一步提高专业户家庭经营水平 468
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的产业化进程 472
对进入21世纪稻作技术的展望 475
浙、台两地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路 479
一个台资农业项目的启迪 484
访台北农产运销公司 487
加入世贸组织与浙江农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492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查 499
发展效益农业的模式与经验 505
农技推广 513
Experience in Extension of Agro-Technology in China 51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520
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五年工作总结 524
农技推广体系要在稳定、改革和创新中发展 529
其他著作及论文 532
后记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