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本的解读 1
前言 1
引论:文本意义解读与类型 1
第一编 寻找灵动的诗性 15
意象诗真伪考辨 17
诗的形式解放 19
一首诗是一座丰碑 20
鹤引诗情 26
古典新韵的生发 27
情景相生的审美创造 30
创造诗化的人生 42
意象创造与意义追求 44
规矩属于诗的第二义 47
审美意象的寻求 50
意味氤氲存古风 53
第二编 散文审美的期待 57
审美期待中的散文 59
解读《古文观止》中的四篇散文 79
春宽梦远成佳构 90
审美情结的创生意义 92
创造独有的散文艺术 103
秋光流韵境自殊 109
叩寂寞而求音 111
散文的一种艺术格局 113
思无邪而文本正 124
文字撞响的警钟 126
杂文的精神 129
意义就是价值 131
第三编 走进艺术的广场 133
建筑美的空间创造 135
诗画本一体 139
诗书文作尽著功 141
追求和创造超越 143
怎么看《武则天》 145
电视剧中的《水浒传》 147
综艺节目的创造 149
综艺节目的出新 150
纷繁境象中的主题提炼 151
文化工业与情侠小说 153
电视连续剧须抓住什么 157
法天贵真 160
借物象以展现人 162
片言而明百意 166
留在后面的黑暗 169
革命军的马前卒 170
屡败屡起 愈挫愈奋 172
我看《香魂女》 174
《霸王别姬》的悲剧意义 175
《霸王别姬》词语解读 178
看《阿西门的街》 181
走向真的历程 184
美的动情力 186
第四编 欧美文学的启示 191
哈代与他的《苔丝》 193
《悲惨世界》中的真情与幻想 196
悲剧:奥尼尔的三位一体 200
奥·亨利的艺术创造 213
奥·亨利的《二十年后》 221
附:二十年后 226
莫洛亚的“紫罗兰” 229
《马语者》中的性格悲剧 235
《马语者》主题的禅宗启示 238
第五编 审美阅读的视野 241
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的突破 243
作家也应写评论 245
美学的新视野 247
发现美与文学价值 251
马加研究的新成果 253
自评一篇美学论文 257
我的一篇谈书文 260
白云终自展高天 263
搜妙创真的摄影艺术 266
颜翔林的王充闾研究 269
一番相见一番新 273
最难的选择与创造 275
民族自信的文化根基 279
生命存在性的微型小说 282
通俗不等于浅薄 285
可鉴人间父子心 288
央视的春节晚会 290
“长夜书香”一盏灯 292
国人岂能不读此书 294
《碗花糕》的课堂评论 297
人生应有情境追求 299
从高考文海中打捞珍珠 301
疏荡清奇之美 305
美与艺术的显形 311
第一编 《手稿》美学通论 311
一、《手稿》美学问题总论 313
二、美与劳动创造和劳动异化 337
三、美的规律与艺术规律 357
四、艺术生产的特殊方式 377
五、解析“人化的自然界” 391
六、“人化的自然”与审美创造 408
七、人的现实境遇与美感 426
八、劳动实践与美的规律 436
第二编 老庄美学新论 453
一、引言 455
二、美的根源论 457
三、美的特性论 464
四、美的形态论 477
五、审美自然观 491
六、审美主体论 505
七、审美意识论 518
八、审美言意论 546
第三编 艺术理论专论 565
一、探求艺术的本质 567
二、艺术显形的技巧 583
三、文本对象与接受主体 593
四、文艺批评的情趣视点 608
五、“双百”方针与文艺的繁荣 621
六、中国现代美学开创期 633
七、理性思维与文字外化 640
八、具象形象与抽象形象 647
九、现实主义原则的创造功能 656
十、意象范畴的生成与内涵衍化 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