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公民权、市场和国家 1
附录:什么是流动人口?第一部分 结构第二章 国家政策(Ⅰ):将农民变为国民 27
1949年前的人口流动 28
变化的双重根源 33
1949年到1978年:从政权接管到改革 37
经济改革时期的流动人口 47
第三章 城市管理部门(Ⅰ):流动人口和制度变迁 59
制度变迁 61
计划经济步履蹒跚:政府管理部门的分裂 63
管理手段的不足 83
市场僭越:流动人口的商品化 90
用市场力量进行调控 96
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争论 100
第四章 城市定量供应制度(Ⅰ):歧视与公共产品 105
转型时期城市人的偏见 108
六类公共产品 116
对城市公共产品体制的瓦解 147
第二部分 行动者第五章 国家政策(Ⅱ):离乡背井的流动人口 159
三个迁移模型 160
为何离开农村?推力、拉力和宏观社会结构 164
招工过程:社会关系网的影响 189
流动人口与他们的老家 198
第六章 城市管理部门(Ⅱ):农民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 209
转型中的国家:对外来劳动力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影响 210
城市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 214
六大行业 223
第七章 城市定量供应体制(Ⅱ):体制外解决与另类公民权 264
流动人口共同体:性别、婚姻状况、工作与满意度 266
住房、粮食、健康保障与教育 283
组织与领导 299
第八章 结论:流向何方?制度转型时代的公民权和市场逻辑 306
参考文献 320
索引 351
译后记 391
插图图1 街边洗澡(武汉) 128
图2 街头做饭(武汉) 130
图3 找工作(北京) 197
图4 建筑工地休息时间(武汉) 233
图5 浙江村的年轻裁缝师傅(北京) 255
图6 拾荒者(广州) 258
图7 浙江村的露天菜市场(北京) 282
图8 浙江村内的唯一交通工具:三轮车(北京) 282
图9 浙江村中工场与住所合二为一的房子(北京) 286
图10 建筑工人居住的工棚(武汉) 287
表格 287
1.1 对1993到1995年农村流动人口的描述性统计 20
3.1 与流动人口有关的各城市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70
4.1 中国大城市五类公共品的竞争性和弹性 119
5.1 1982—1990年城乡人均年收入 171
5.2 1989年人均可耕土地少于1.5亩的省份 177
5.3 1985、1990和1994年不同区域农村人均收入差距 179
5.4 1989—1990年各省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比例 179
5.5 1990年人均农业产值低于2000元的省份 181
5.6 199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低560元的省份 181
5.7 1990年农业劳动者占农村劳动力65%以上的省份 183
5.8 1990年各省农业产值和乡村工业产值占农村总产值的比例 184
5.9 1978、1989和1994年省级人均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比 208
6.1 六个行业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类型 221
7.1 1992年年中四个城市不同职业的街头被访者解决住房的办法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