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社会性别的源起与发展 1
第一节 社会性别概念及其不同解读 2
第二节 社会性别分析范畴 18
第三节 社会性别主流化 24
第二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律 32
第一节 法律概念的重述 33
第二节 法律的性别及其意义 38
第三节 平等/非歧视原则的法律实践 50
第三章 平等与非歧视原则 62
第一节 概述 62
第二节 法律渊源和定义 63
第三节 平等与非歧视原则的实施 75
第四章 性别与法律研究的学科化 93
第一节 概述 93
第二节 学科与学科化 94
第三节 性别与法律研究的学科化 102
第五章 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方法 113
第一节 社会性别分析和社会性别分析方法/框架 113
第二节 将女权主义的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纳入法律领域 124
第三节 对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六步骤 132
第六章 性别平等与宪法保护 143
第一节 性别平等宪法保护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143
第二节 性别平等宪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151
第三节 性别平等宪法保护的方式 154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相关对策 161
第五节 小结 168
第七章 刑法的社会性别分析 170
第一节 刑事法律中的社会性别分析概述 170
第二节 刑法保护性别平等的主要内容 172
第三节 关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刑事立法构想 185
第八章 婚姻家庭法的社会性别分析 203
第一节 概述 204
第二节 婚姻法修改与社会性别观念的渗透 208
第三节 家庭暴力规定的社会性别分析 211
第四节 离婚救济制度的社会性别分析 220
第五节 法律适用与社会性别 227
第九章 劳动法的社会性别分析 229
第一节 概述 229
第二节 现行劳动法的社会性别分析 236
第三节 劳动法的性别缺失 247
第四节 劳动法亟需完善的方面 253
第十章 诉讼法的社会性别分析 265
第一节 概述 265
第二节 关于妇女权益的可诉性问题 269
第三节 关于设立家庭暴力案件的专门程序机制问题 274
第四节 涉及性别的案件中相关证据规则的缺失问题 278
第五节 关于性暴力精神损害赔偿的程序问题 280
第六节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件的行政前置程序问题 281
第七节 关于保护妇女政治权利的诉讼机制缺失问题 282
第十一章 国际人权法的社会性别分析 285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的概念 285
第二节 国际人权法的历史发展 288
第三节 国际人权法的社会性别缺失 296
第四节 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中的国际人权法 303
第十二章 法律教育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313
第一节 概述 313
第二节 法律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315
第三节 法律教育价值观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323
第四节 法律教育内容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326
第五节 法律教学方式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332
编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