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轴心时代与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2
二、价值哲学与价值观念的比较研究 3
三、两大文明的价值共识和价值差异 4
第一章 天帝 7
一、华夏文明以及影响价值取向的天帝观 8
二、希伯来文明以及引导价值判断的上帝论 13
三、上古天帝观对轴心时代儒家哲人的影响 19
四、传统上帝论对轴心时代希伯来先知的影响 24
五、天帝观与上帝论中的不同名称及位格属性 30
六、天帝观与上帝论中影响价值取向的德性作为 36
七、儒家哲人天命论与希伯来先知上帝论的异同 42
第二章 忠孝 52
一、华夏文明及希伯来信仰中对忠孝的价值观念 53
二、儒家哲人透过宗法政治反映对忠的价值认知 55
三、希伯来先知从信仰生活生发对忠的价值体验 60
四、推崇西周天命论的儒家哲人对孝的价值追求 68
五、遵行上帝诫命的希伯来先知对孝的价值规范 74
六、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对忠信诚实的价值评估 81
七、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对父慈子孝的价值评比 86
第三章 仁义 96
一、儒家哲人确立仁者爱人的价值标准 101
二、希伯来先知确立慈爱怜悯的价值目标 106
三、儒家哲人确立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112
四、希伯来先知确立公平公义的价值理想 118
五、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对仁义德性的价值评比 124
第四章 礼乐 142
一、深受原始祭祀活动影响的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及价值观念 143
二、深受传统上帝信仰影响的希伯来文化对礼乐的价值认知 149
三、坚持以推行周礼为己任的孔子阐释礼乐之本及价值追求 155
四、从立约、守诫、献祭来看希伯来礼乐文化中的价值规范 162
五、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呼吁礼乐典章的价值回归 172
第五章 中和 196
一、中希文化“中”与“和”的价值涵义 196
1.中的价值内涵及其本义 197
2.和的价值内涵及其本义 198
3.中和的价值内涵及其本义 201
二、孔子继承“尚中”与“尚和”的价值理想 204
1.从中庸为德的尚中思想看中和价值追求 204
2.从“和而不同”的尚和观念看中和价值理想 207
3.从“和为贵”到“患不均”看中和价值理想的应用与实践 209
三、孟子与希伯来先知中和理想的价值异同 214
1.从距杨墨看孟子论“中道而立”的中和价值 215
2.从“圣之时者”看时时用中的中和价值 218
3.从权变思想看执中用权的中和价值 221
4.从尽心知性知天看合一的中和价值 225
四、荀子与希伯来先知价值规范与中和的内在关系 229
1.从“比中而行”看中和价值与礼义的内在关系 230
2.从“明于天人之分”看“参天地”的中和价值观念 234
3.从“虚壹而静”看治心与化性的礼乐中和观念 239
五、《中庸》与《易传》中和价值的创新与实践 243
1.从“执两用中”看“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人格与修养 244
2.从“择乎中庸”到“致中和”看中和人格的自我超越 246
3.从《中庸》《易传》的“时中”思想看中和价值的实践 249
结语 258
一、从价值本源的追溯到价值体系的构建 259
二、从价值基础的确立到价值核心的定位 262
三、从价值规范的设限到价值理想的追求 272
参考文献 290
附录一:本论文引用古代汉字一览表 301
附录二:本论文引用希伯来文一览表 303
后记 310
Abstract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