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篇 学算春秋 2
1 100年前的数学教科书 2
2 1930年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杂忆 4
3 1940年代我所接受的中学数学教学 8
4 考入大连工学院造船系 16
5 我成了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学生 19
6 学习苏联数学教育的1950年代 22
7 研究生班:师范大学数学教师的摇篮 25
8 苏联卫星触发全球教育改革 29
9 1956年的教材写着“i=?” 32
10 在曲折中走向一个高峰——记1963年的“数学教学大纲” 35
11 师从夏道行先生从事算子谱论研究 37
12 “文革”十年风雨中的两件翻译工作 40
13 拨乱反正编写大学数学教材 43
14 1980年前后的数学时髦:突变理论和布尔巴基 45
15 李秉彝:20年的友谊 49
16 几次“算子理论”会议 51
17 参与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活动 53
18 组织“算子代数与算子理论”国际会议 56
19 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 59
20 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又一个高潮 62
21 关于欣赏微积分 65
22 高师院校数学系的课程设置 75
第二篇 数教经纬 80
23 1986年“下海”从事数学教育 80
24 三个研究生和三本书 84
25 邀请弗赖登塔尔访华 87
26 《数学教育学报》的创办 95
27 结识严士健、苏式冬和游铭钧 99
28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从宁波开始 102
29 扬州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充满了学术氛围 104
30 以后各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的活动 107
31 数学问题集、数学教案集、博士论文集的出版 111
32 我和北师大诸位先生的交往 114
33 担任《数学教学》主编20年 118
34 我所认识的徐利治先生 123
35 与张景中先生的交往 126
36 2000: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 131
37 不是博导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 137
38 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 139
39 数学教育形态和国内外数学教育理论的呼应 142
40 戴再平和数学开放题 144
41 “双基”研究和2002、2004两次高级研讨班 149
42 陈省身先生关于数学教育的遗言 153
43 21世纪“数学教育学”教材的建设 158
44 对数学教学中“去数学化”的批评 160
45 退休之后关于数学文化和数学德育的研究 164
46 珠算:不该遗忘的角落 168
47 数学教育的上海特色 172
48 介入小学数学教育 177
49 出版界的一些朋友 184
50 一个句号:重庆、澳门、宁波聚焦数学教育 187
51 向上海的老师们学习 189
52 感谢我的合作者们 194
53 论述“学科教育” 200
54 还能做点什么 206
55 数学教育改革开放30年回顾 210
第三篇 国门内外 222
56 1988:走向ICME-6 222
57 访问德国明斯特和柏林 226
58 与丁尔升先生一起访巴黎 231
59 两访芝加哥大学 236
60 可以说东亚数学教育学派吗 241
61 1993年的中日美数学教育会议 245
62 1994年的ICMI-中国上海会议 249
63 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执行委员 252
64 连续参加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258
65 考察美国的数学教育 264
66 香港的数学教育界朋友 271
67 澳门来往 275
68 从“新手”到“老星” 277
69 一个追求:数学教育的中国特色 285
70 2007年旅美数学教育见闻 288
第四篇 数史钩沉 295
71 《20世纪数学史话》:为数学而历史 295
72 关注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 298
73 陈省身先生的一封来信 308
74 在纽约市立大学一年 311
75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里的收获 315
76 三访纽约石溪 318
77 在美国访问著名华人数学家 327
78 为历史而历史:追寻现代数学足迹 332
79 《杨振宁文集》、《陈省身文集》和《陈省身传》 335
80 1998年的马赛会议 340
81 为教育而历史 344
82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349
83 数学史与数学哲学 353
84 刘钝约我为《科学文化评论》写稿 357
85 寻访美国数学胜迹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