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的编辑生涯》而作(伍杰) 1
“乐为他人作嫁衣”——自序 1
第一编 编辑及其修养 3
一、论编辑的眼光 3
编辑的成败,系于“眼光” 3
编辑眼光的内涵 5
编辑好眼光的特点 7
编辑眼光的养成 10
二、对畅销书及其作者的思考 12
三、论编辑之魂 15
四、论编辑的培养 22
出版社的竞争在于编辑的竞争 22
通过策划选题培养编辑 24
加强岗位培训,努力提高自觉 25
五、在传记文学领域 27
海南研讨会 27
开拓传记文学的创作范围 28
抓好对外合作的书 32
六、分管《旅行家》 34
当好学生 34
改革发展的推进 36
无可奈何的停刊 38
七、主编《追求》的甜酸苦辣(上) 40
《追求》的创刊与设计 40
创刊座谈会和创刊号风波 42
站在时代高度,开拓办刊视野 44
利用优势,形成“京味”特色 49
八、主编《追求》的甜酸苦辣(下) 52
又两次风波 52
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外国名曲音乐会” 53
《追求六重奏》和“当代青年追求吟唱会” 56
“我的追求”征文 61
九、编辑工作诸矛盾(上) 66
上头与下头 66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67
“框框”与创新 69
低于作者与高于作者 71
增与删 71
十、编辑工作诸矛盾(下) 73
计划与灵活 73
案头工作和社会活动 75
编辑与出版发行 76
友谊和竞争 76
十一、优化选题的思考(上) 78
长处与短处 78
热门与冷门 79
大部头与小本子 80
十二、优化选题的思考(中) 81
古与今 81
洋与中 82
新与旧 82
十三、优化选题的思考(下) 84
求上法与联想法 84
远眺法与纵深法 86
广延法与求全法 88
分细法与翻新法 90
第二编 编辑生涯掠影 95
一、入生道路的转折 95
不上大学上团校 95
没回福州留上海 102
二、初进出版社大门 108
我编的第一本书 108
“进京去啰!” 110
分到了《中学生》杂志社 112
转到一编室 114
三、走上正轨 117
为建设祖国而努力 117
重点是道德教育 118
开始重视抓著作稿 119
四、我的自学生活 122
喜悦后的彷徨 122
又错过大学校门之后的选择 125
自学走上弯路 126
五、到农村去 129
在大跃进的前夜 129
穷村、公社化和大炼钢铁 132
六、重操旧业 140
好编辑要会抓选题 140
选题确定之后关键是选好作者 143
针对性和形式问题 145
七、业余写作琐记 148
第一阶段 148
第二阶段 150
八、在激烈斗争面前的迷惑 154
一场又一场的查书 154
震惊于上层建筑的大批判 156
愧对程广大队的老乡 158
九、在大转折的前夜 160
到北京团市委去帮忙 160
给邓小平同志写信 161
第一脚踢歪了 161
十、青年读物的探讨(上) 163
打开新思路 163
敏感些,抓好重大选题 166
深入些,生动些 170
关注特殊阶层青年的特殊需要 172
十一、青年读物的探讨(下) 175
与时俱进 175
探寻新形式 177
发现新作者 179
十二、关于青年工作读物 182
面向基层团干部出好书 182
为团干部提供实用的手册 183
青年工作的学科化 185
出好青年运动史 185
十三、我和青年读物研究会 187
为了青年读物研究会的成立 187
为青年读物评奖得以继续而努力 189
为提高评奖档次而努力 191
青年读物年会拾零 193
十四、国际文化交流记事 196
在国外也见到极“左”的阴影 196
改革曙光照亮的国度 200
在伏契克的祖国 203
出淤泥而不染 205
十五、在夕阳里 210
圆了一个梦 210
“衣带渐宽终不悔” 213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