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攀缘文学的扶梯 1
走进小溪观风景 1
文学是一种爱好 3
为什么而写作(1) 6
为什么而写作(2) 8
为什么而写作(3) 10
我们应当写什么 13
我是怎样写作的(1) 15
我是怎样写作的(2) 18
原型(1):自己是最好的模特 20
原型(2):不可缺失,但要认识 24
原型(3):映像中的自己 27
原型(4):关于福尔摩斯 29
做人和作文(1):雨果与高尔基 32
做人和作文(2):海明威和威士忌酒 34
观察(1):体验生活 37
观察(2):由松散到凝练 39
联想(1):深厚的生活积累 42
联想(2):在虚拟的世界里阅读 44
灵感(1):突然的访客 47
灵感(2):发酵的情感 49
灵感(3):马尔克斯读《变形记》 51
灵感(4):存乎于心,得之一瞬 54
素材:取材于已有资料 57
传承:“当作家并不是容易的事” 61
坚持不懈 耐得寂寞 65
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成功 67
同题竞赛涌佳作 70
“三红”怎样成为名作的 72
伯乐:福楼拜和莫泊桑(1) 74
伯乐:福楼拜和莫泊桑(2) 76
伯乐:莫言和毛兆晃 79
伯乐:莫言和徐怀中 82
视角:乔治·桑和福楼拜 84
关于构思 延及结尾 87
构思(1):选取一个好的角度 90
构思(2):契诃夫的《打赌》 95
构思(3):莫泊桑的《项链》 97
构思(4):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99
构思(5):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101
欧·亨利:生活、观察和创作 103
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中的铺垫 106
欧·亨利:《再生记》的结尾 109
特罗亚:关注社会 111
都德:《最后一课》及其他 113
都德:《柏林之围》的构思 116
联想:都德的老磨房 118
托尔斯泰:战士和文学 120
托尔斯泰:修改出精品 122
托尔斯泰:安娜为什么自杀 125
托尔斯泰:《复活》简介 128
《玉堂春》和《复活》辩 130
高尔基:初学写作 132
高尔基:走上文坛 134
高尔基:简洁、细腻的文笔 136
高尔基:向法国文学汲取营养 139
马克·吐温:笔名的故事 142
马克·吐温:我将生活在文学中 144
阿·托尔斯泰:观察眼光要独特 146
阿·托尔斯泰:结构和虚构 148
阿·托尔斯泰:环境描写要真实 150
歌德:生活之树常青 152
乌斯曼:经历是创作的富矿 154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波澜70年 156
契诃夫:写作需要埋头苦干 158
帕乌斯托夫斯基:各具特色的写作状态 161
绥拉菲摩维支:尊重生活的真实 164
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 167
伏尔泰和大仲马:关于写作的借鉴 170
忘情:走进自己创造的氛围中 172
批评:前进的动力 174
赏识:自信的力量 176
“落榜作家”三人谈 178
场景速写:闲情偶记 180
人物速写:王几何 182
场面速写:孙悟空 184
心理刻画:金枪鱼的故事 186
写作要有中心 190
点题的技巧 192
语言(1):大气毛泽东 194
语言(2):《金蔷薇》,情深味浓的美文 198
开头(1):奠定全书的写作风格 202
开头(2):为整体风格定调 205
开头(3):朱自清之写人 208
细节:人物个性化的关键 211
叙事:张承志和他的“白净草原” 213
结构(1):读杨朔散文 216
结构(2):读杨朔散文续 218
模仿:对佳作的临摹 220
学养(1):要学会写美文 222
学养(2):写作要尊重历史 225
学养(3):写作的文化积淀 227
叶永烈:贵在实地采访 230
黄宗英:沉下心来采访 232
萧红:横空出世的女作家 234
林徽因:完美无瑕的“女神” 237
沈从文:民国第一小说家 240
沈从文:要贴着人物来写 243
汪曾祺:文章淡淡忆儿时 245
汪曾祺的“茶馆文学” 247
黄永玉:乡梦不曾休 251
乡情:小说的源泉 253
铁凝:忆孙犁 256
王鼎钧:我要做一只蝴蝶 258
杜鹏程:为了心中的信念 261
路遥: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263
路遥:老鼠伴我写作 267
陈忠实:关于穷苦的记忆 270
陈忠实:静下心 多读书 273
贾平凹写《秦腔》 275
贾平凹写《带灯》 277
高建群:创作是一种燃烧 280
高建群:西北有高楼 283
阿来和《尘埃落定》 285
莫言谈写作(1):站在人类的立场上 287
莫言谈写作(2):人老了,书还年轻 292
莫言的高密乡“王国” 296
莫言:童年之痛 298
张炜:追求高层次雅文学写作 302
阎纲:做“会思想的芦苇” 304
王必胜:真情是散文写作的灵魂 306
刘慈欣:坚持就是胜利 324
网络写手:“小桥老树”其人 327
武侠圣手:“还珠楼主”其人 329
《沙苑》读稿 332
王志学:《姨夫》的修改 336
王正兴:《寻宝记》的修改 338
李景峰:妈妈的织布机 340
张宝妮:写出个性来 342
凌琴:乡情浓浓“缠沙人” 344
张升阳:“走炭科”,苦难的回忆 347
张文强:“穷快活”的诗意解读 350
杜木:青春在激情中飞旋 352
马行健:我的读书和写作生活 357
跋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