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1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
三、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 7
小结 10
复习思考题 10
第一篇 细胞生理 12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2
第一节 植物细胞概述 12
一、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 12
二、原生质的性质 14
第二节 细胞壁 17
一、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17
二、胞间连丝的结构与功能 20
第三节 生物膜 21
一、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 22
二、生物膜的功能 24
第四节 植物细胞亚微结构 25
一、植物细胞内的基本结构 25
二、微膜系统 29
三、微梁系统 36
四、微球系统 39
五、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40
小结 40
复习思考题 41
第二篇 代谢生理 44
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44
第一节 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44
一、水分子的结构 44
二、水与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理化性质 45
三、植物的含水量 46
四、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46
五、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46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47
一、水势的概念 47
二、含水体系的水势组分 50
三、水的移动 52
四、植物细胞的吸水 53
五、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58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59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59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59
三、根系吸水的机理 60
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62
第四节 蒸腾作用 63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方式和指标 63
二、气孔蒸腾 65
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因素 70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71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 71
二、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机制 72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73
一、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 73
二、作物的需水规律 74
三、灌溉指标 75
四、灌溉方式 76
小结 77
复习思考题 78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 80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80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80
二、植物必需元素及其确定方法 81
三、植物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 84
四、元素的重复利用与作物的缺素诊断 88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 89
一、被动吸收 90
二、主动吸收 94
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98
一、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98
二、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00
三、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102
四、地上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04
五、矿质元素在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104
第四节 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 106
一、氮的同化 106
二、硫的同化 112
三、磷的同化 115
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115
一、作物需肥特点 115
二、施肥指标 116
三、发挥肥效的措施 118
第六节 植物的无土栽培 119
一、无土栽培的种类和设施 120
二、无土栽培的营养液 120
三、无土栽培的优点 121
小结 122
复习思考题 122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124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124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124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25
第二节 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125
一、叶绿体 125
二、光合色素 128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132
一、原初反应 133
二、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138
三、碳同化 152
第四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74
一、光合速率和光合生产率 174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 175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 176
第五节 光合效率与作物生产 186
一、光能利用率 186
二、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187
小结 188
复习思考题 190
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193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193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193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194
第二节 植物的呼吸途径 195
一、糖酵解 196
二、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198
三、三羧酸循环 199
四、磷酸戊糖途径 202
五、乙醛酸循环 205
六、乙醇酸氧化途径 206
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206
一、电子传递 206
二、氧化磷酸化 218
三、末端氧化系统 222
第四节 呼吸代谢的调控 224
一、能荷调节 225
二、巴斯德效应和糖酵解的调节 225
三、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226
四、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226
五、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调控 227
第五节 呼吸作用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228
一、呼吸作用的指标 228
二、影响呼吸速率的内部因素 229
三、影响呼吸速率的环境因素 230
第六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232
一、呼吸作用与栽培管理 232
二、呼吸作用与种子储藏 233
三、呼吸作用与果蔬储藏 234
小结 235
复习思考题 236
第六章 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 238
第一节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系统 238
一、短距离运输系统 238
二、长距离运输系统 240
第二节 韧皮部的物质运输 245
一、韧皮部中的运输物质 245
二、同化物的运输方向和运输量 248
第三节 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249
一、韧皮部装载 249
二、韧皮部运输 253
三、韧皮部卸出 256
第四节 同化物的配置 259
一、光合细胞中同化物的配置 259
二、库细胞中同化物的配置 261
第五节 同化物的分配及其控制 265
一、源库特点和相互关系 265
二、同化物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 268
三、同化物的再分配与再利用 272
小结 273
复习思考题 274
第三篇 信号转导 276
第七章 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 276
第一节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277
一、信号的概念和类型 277
二、受体的概念和类型 278
三、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性 280
第二节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281
一、信号感知和跨膜转换 282
二、胞内信号传导 285
三、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 294
第三节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事例 295
一、蓝光诱导气孔开放的信号转导 295
二、干旱诱导脱落酸合成及脱落酸介导的信号转导 297
三、植物对病原生物侵染的信号转导 299
小结 301
复习思考题 302
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 303
第一节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303
一、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303
二、植物生长物质的检测方法 304
第二节 生长素类 305
一、生长素的发现和种类 305
二、生长素的分布和代谢 308
三、生长素的生理效应 314
四、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316
第三节 赤霉素类 319
一、赤霉素的发现和种类 319
二、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和运输 320
三、赤霉素的生理效应 321
四、赤霉素的作用机理 323
第四节 细胞分裂素类 326
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和种类 326
二、细胞分裂素的运输和代谢 327
三、细胞分裂素的生理效应 328
四、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 330
第五节 脱落酸 332
一、脱落酸的发现和结构特点 332
二、脱落酸的分布和代谢 333
三、脱落酸的生理效应 335
四、脱落酸的作用机理 336
第六节 乙烯 338
一、乙烯的发现和结构特点 338
二、乙烯的生物合成和运输 339
三、乙烯的生理效应 341
四、乙烯的作用机理 342
第七节 油菜素内酯 344
一、油菜素内酯的发现和种类 344
二、油菜素内酯的合成和分布 345
三、油菜素内酯的生理效应 347
四、油菜素内酯的作用机理 348
第八节 其他植物生长物质 349
一、茉莉酸类 349
二、水杨酸 352
三、多胺 355
四、其他 357
第九节 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59
一、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359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361
三、应用生长调节剂的注意事项 364
小结 365
复习思考题 366
第九章 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与运动 367
第一节 光敏色素与光形态建成 368
一、光敏色素的发现和分布 368
二、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和光化学转换 369
三、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和反应类型 374
四、光敏色素的作用机理 379
第二节 蓝光受体和蓝光反应 380
一、蓝光受体 380
二、蓝光反应 382
三、紫外光反应 388
第三节 植物的运动 389
一、向性运动 389
二、感性运动 396
三、近似昼夜节奏——生物钟 398
小结 401
复习思考题 402
第四篇 发育生理 404
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404
第一节 生长发育的概念及控制 405
一、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 405
二、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 406
三、植物生长发育的控制 407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408
一、植物细胞的分裂 408
二、植物细胞的生长 412
三、植物细胞的分化 415
四、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 419
第三节 植物的组织培养 421
一、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 421
二、组织培养的原理和特点 422
三、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 424
四、组织培养的应用 428
第四节 植物体的生长与分化 428
一、植物胚胎发生 428
二、种子的萌发 432
三、根尖的构造和分化 435
四、茎尖的构造和分化 437
五、叶的发生和分化 440
六、植物的极性与再生 442
第五节 植物生长分析 443
一、植物的生长分析 443
二、生长大周期与生长曲线 446
三、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447
四、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451
第六节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53
一、物理因子 453
二、化学因子 455
三、生物因子 456
小结 457
复习思考题 458
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 460
第一节 春化作用 461
一、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461
二、春化作用的机理 463
三、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64
第二节 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诱导 465
一、植物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反应类型 466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468
三、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75
第三节 花器官发育和性别表现 477
一、茎尖分生组织的变化 477
二、花器官发育所需的条件 478
三、花器官发育的遗传分析 479
四、性别分化 482
第四节 成花诱导的多因子途径 484
小结 486
复习思考题 487
第十二章 植物的生殖和衰老 488
第一节 受精生理 488
一、花粉和雌蕊的构造 488
二、花粉的萌发及其影响因素 491
三、双受精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94
第二节 种子的发育 496
一、胚的发育 497
二、胚乳的发育 498
三、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500
第三节 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503
一、果实的生长 503
二、单性结实 504
三、果实的成熟生理 505
第四节 植物的休眠 508
一、种子的休眠 509
二、芽休眠 510
第五节 衰老与脱落 512
一、植物的衰老 512
二、植物器官的脱落 519
小结 522
复习思考题 523
第五篇 抗逆生理 526
第十三章 植物的抗逆生理 526
第一节 抗逆生理概论 526
一、逆境和植物的抗逆性 526
二、逆境下植物的形态与生理变化 528
三、植物对逆境的生理适应 529
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 535
一、冷害与植物的抗冷性 536
二、冻害与植物的抗冻性 538
第三节 植物的抗热性 542
一、热害及其表现 542
二、植物抗热性的生理基础 545
三、提高植物抗热性的途径 545
第四节 植物的抗旱性与抗涝性 546
一、旱害与植物的抗旱性 546
二、涝害与植物的抗涝性 550
第五节 植物的抗盐性 552
一、盐害 552
二、植物抗盐性的生理基础 554
三、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 556
第六节 植物的抗病性与抗虫性 557
一、病害与植物的抗病性 557
二、虫害与植物的抗虫性 561
第七节 环境污染与植物抗性 562
一、大气污染 563
二、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566
三、提高植物抗污染力与环境保护 568
小结 569
复习思考题 570
主要参考文献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