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晓兰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3697760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参照西方的保守主义思想理论分析张之洞的政治法律思想,试图阐明缘自西方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之间、以及与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区别,探求中西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不同境遇的原因。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8

1.2.1 关于张之洞政治思想的研究  8

1.2.2 关于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研究  14

第三节 概念界定  21

1.3.1 保守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21

1.3.2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  28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  37

1.4.1 研究方法  37

1.4.2 研究难点  38

1.4.3 研究路径  39

第二章 晚清社会历史环境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41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晚清社会  41

2.1.1 工业文明的进入与自然经济的惰性  42

2.1.2 西方的入侵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秩序危机  45

2.1.3 西学东渐的加深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47

第二节 张之洞对“儒臣”形象的认同与追求  55

第三节 张之洞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60

2.3.1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萌生  61

2.3.2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特点  66

第三章 张之洞政治法律思想的学术来源  71

第一节 张之洞的中学根基  71

3.1.1 立足汉学,兼采宋学  72

3.1.2 坚持古文经学,力辟今文公羊说  74

3.1.3 权衡孔孟,读子通经  77

第二节 张之洞思想的经世倾向  80

3.2.1 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  81

3.2.2 经世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东渐  85

3.2.3 经世致用对道统的固守  88

第三节 张之洞对传统义利之辨的继承与突破  90

3.3.1 张之洞的义利之辨  90

3.3.2 从“不与民争利”到“公利不可不讲”  93

3.3.3 “私利不可讲”与张之洞义利之辨的理论局限  96

第四节 张之洞对西学的体认  98

3.4.1 对西方文化的基本立场  98

3.4.2 对日本文化的态度转变  102

第四章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及其表现  109

第一节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110

4.1.1 体用之辨的历史溯源  110

4.1.2 张之洞对“西学中源”论的改良  114

4.1.3 对中学与西学体用关系的论证  120

第二节 张之洞的洋务思想  125

4.2.1 超越传统产业结构的思想主张  126

4.2.2 官督商办的经营思想  128

第三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131

4.3.1 对西方实业教育的倡导  131

4.3.2 对科举制度的变革思想  133

4.3.3 废除科举之后的尊经主张  137

第四节 张之洞的法制思想  143

4.4.1 借鉴西方的立法举措  143

4.4.2 以礼教为本的修律思想  147

4.4.3 儒家道德法律化的传统与张之洞对礼治的固守  154

4.4.4 对西方宪政制度的体认与误读  158

第五章 张之洞在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地位  168

第一节 张之洞与晚清各思想流派中西文化观的比较  168

5.1.1 张之洞洋务思想的时代特点  169

5.1.2 张之洞与维新派中西文化观的主要差异  172

5.1.3 张之洞与晚清国粹派的一致与分歧  176

第二节 张之洞作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者  179

5.2.1 《劝学篇》与“中体西用”提法的流行  179

5.2.2 “中体西用”成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核心理念  184

第三节 “中体西用”成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核心理念的原因  188

5.3.1 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心理调节  188

5.3.2 传统政治思维方式与保守意识的形成  191

第六章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评价  194

第一节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保守性质  194

6.1.1 “隆中抑西”的基本价值取向  195

6.1.2 “变器不变道”的审慎变革模式  197

第二节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价值  200

6.2.1 对文化主体意识的坚守  201

6.2.2 渐进变革模式的合理性  203

第三节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局限  207

6.3.1 张之洞文化卫道的现实困境  208

6.3.2 “中体西用”思想的流弊  211

6.3.3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困境与前途  216

结语  220

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