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文革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767634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汇集了2008年全国各地数学中考的大量题目,并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第一篇是2008年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第二篇是数学内容考法分析;第三篇是题型运用分析。每一篇里又分为评价标准、试题分析、基本结论和改进意见四部分。

第一篇 2008年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 1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效度评价报告 2

一、评价标准 2

二、试题分析 2

(一)针对知识技能目标要求,落实主干内容的考查 3

(二)利用数学的源与流设计问题,确保对数学思考主要目标的考查 4

(三)利用数学的工具功能,强化考查解决问题核心目标 8

(四)题型运用强调发挥试题之问题的考试价值 11

(五)控制评分标准与测试目标的一致性,确保评分标准的合理性 13

(六)尊重认知风格差异,切实保障考试的公平性 14

(七)整卷合理布局,确保内容效度 16

(八)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0

三、基本结论 22

四、改进建议 22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信度评价报告 23

一、评价标准 23

二、试题分析 23

(一)严密控制诱发考生随机误差的因素 23

(二)合理运用题型,限制题型的负面功能 28

(三)严密控制阅卷误差对评分者信度的影响 33

(四)尊重考生差异,确保分值可靠 35

(五)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39

三、基本结论 41

四、改进建议 41

(一)加强对试卷结构的科学研究 41

(二)科学选择背景材料,减少系统误差 42

(三)改进评分系统,减少评分误差 42

(四)加强对有关试卷信度命题技术的研究 42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区分度评价报告 43

一、评价标准 43

二、试题分析 44

(一)统筹试卷的题目难度,提高整卷区分度的可靠性 44

(二)注意设计单题的区分功能,增强单题对整卷区分度的贡献 47

(三)精心设计试卷的考查内容,确保区分数学素养的有效性 48

(四)重视评分标准的给分点设计,保证考试成绩的可区分性 51

(五)突出“以考生为本”配置题目,提高区分两极考生的可靠性 53

(六)题目的区分度设计反映出命题者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加准确 55

(七)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56

三、基本结论 58

四、改进建议 59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自洽性评价报告 60

一、评价标准 60

二、试卷分析 60

(一)以“教—学—考—评”协调一致为准则,建立试题内在逻辑联系 61

(二)以数学内部联系为纽带,建立试卷自身校正题目测量误差的机制 67

(三)以系统化思想设计试卷的题型结构 73

(四)以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分”设计试卷的分数结构 75

(五)以合理利用同一项目设置不同试题,建立试卷的质量自检机制 80

(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82

三、基本结论 83

四、改进建议 83

(一)要在构建试卷内在结构的设计中,高度重视自洽性各项指标的融入 83

(二)要在试卷评分标准的制定中,高度重视自洽性各项指标的融入 83

(三)要努力追求考试与《课程标准》、教、学和评价相一致的导向 84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可推广性评价报告 85

一、评价标准 85

二、试题分析 85

(一)选择数学程序性知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结构的考查具有可推广性 86

(二)考查典型技能性问题,使所考查的数学技能具有可推广性 87

(三)考查具有类特征的问题,使所考查的数学问题具有可推广性 91

(四)考查问题解决型问题,使基于问题的表现能推断为数学能力 95

(五)重视分数结构设计,确保考试分数的可推广性 98

(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01

三、基本结论 102

四、改进建议 102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教育性评价报告 104

一、评价标准 104

二、试题分析 105

(一)体现义务教育性质 105

(二)设置以生活、劳动和学习为背景的问题,凸显数学的工具性 106

(三)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凸显数学在发展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108

(四)以生活中的数学为载体,展现数学的文化性 110

(五)关注学习过程,渗透对数学学习方式的考查 111

(六)设置尊重考生差异的试题,鼓励因材施教 113

(七)关注考生成长,显现试卷的时代性 115

(八)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17

三、基本结论 117

四、改进建议 118

第二篇 数学内容考法分析 119

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的考法分析 119

一、“数与式”的考法分析 119

(一)考查“数与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19

(二)以“数与式”的知识和性质为载体,考查数学思考和数学学习能力 121

(三)“数与式”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23

二、“方程和不等式”的考法分析 124

(一)从“知识”角度考查方程和不等式 125

(二)从“运用”的角度考查方程和不等式 125

(三)“方程与不等式”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浙江省(义乌市卷)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29

三、“函数”的考法分析 130

(一)深入考查函数的意义与性质 130

(二)深入考查函数的应用 132

(三)“函数”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吉林省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35

第二部分 空间与图形的考法分析 138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的考法分析 138

(一)注重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138

(二)突出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在综合问题中的应用 138

二、“三角形”的考法分析 139

(一)注意从多角度考查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139

(二)突出考查三角形的全等关系 140

(三)重点考查三角形与相关知识的联系 140

三、“四边形”的考法分析 141

(一)普遍注重对四边形基本性质的考查 141

(二)注重四边形与图形变换的结合与应用 142

(三)突出对四边形与其他知识点的综合考查 143

(四)“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云南省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43

四、“圆”的考法分析 144

(一)重点考查圆的基本知识 144

(二)突出从多角度考查与圆相关的知识 145

(三)“圆”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兰州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46

五、“视图与投影”的考法分析 147

(一)注重适当考查空间观念 147

(二)重视适度考查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148

六、“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考法分析 148

(一)注重考查变换的性质 148

(二)注重通过图形的变换考查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关系 150

(三)“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50

七、“相似形”的考法分析 152

(一)注重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152

(二)注重考查相似知识的应用 152

(三)注重考查相似三角形在代数与几何综合应用中的工具作用 152

(四)“相似形”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上海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53

八、“锐角三角函数”的考法分析 154

(一)注重对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考查 154

(二)重点考查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54

(三)“锐角三角函数”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江西省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55

九、“图形与坐标”的考法分析 156

(一)注重点的坐标与图形运动的考查 156

(二)注重点的坐标探索 156

(三)注重图形与坐标的综合应用 156

十、“图形与证明”的考法分析 157

(一)注重对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 157

(二)突出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的综合考查 157

(三)注重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较高水平的考查 158

(四)“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 158

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的考法分析 160

一、“统计”的考法分析 160

(一)结合问题调查,直接考查合理选择抽样方式的能力 160

(二)借助统计图表,综合考查获取运用数据信息的能力 160

(三)变换视角,突出考查对统计量本质的理解 163

(四)利用统计图表和统计量,重点考查决策推断能力 163

二、“概率”的考法分析 165

(一)直接考查概率的相关概念 165

(二)综合考查对简单随机事件概率的理解 165

(三)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应用概率的意识 166

(四)通过模拟实验,考查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 167

第四部分 课题学习的考法分析 169

一、关于归纳与概括 169

(一)设置问题情境,直接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 169

(二)结合类比猜想考查归纳概括能力 170

(三)从关注解题过程完整性的角度,重点考查归纳与演绎的综合 171

二、关于抽象与建模 172

(一)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考查抽象能力 172

(二)借助对几何模型的分析探究,考查建立代数模型的能力 173

(三)借助实际问题情境,考查建立几何模型的能力 174

三、关于实验与操作 174

(一)通过对问题有限可能结果的列举分类实验,考查数学实验意识 175

(二)从条件特征入手进行相关的几何实验操作,考查探究能力 175

(三)通过问题方案的设计实验,考查对解题过程的反思能力 177

四、关于综合与延伸 178

(一)关注试题的纵向深化,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或思想方法的统一性 178

(二)构造横向型综合题,考查知识的横向整合与重要的思想方法 180

第三篇 题型运用分析 181

一、合情推理型问题 181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 181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 182

(三)命题启示 185

二、说理型问题 186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 186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 186

(三)命题启示 189

三、方案设计型问题 190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 190

(二)应用例析与变式 190

(三)命题启示 192

四、理解型问题 193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 193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 193

(三)命题启示 198

五、测量型问题 198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 198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 199

(三)命题启示 202

六、决策型问题 203

(一)典型情境与问题模型 203

(二)变式与应用例析 203

(三)命题启示 208

七、数学建模型问题 208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 208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 209

(三)命题启示 212

八、数学情境型问题 213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 213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 213

(三)命题启示 216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