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山东传统体育的近代命运(上)——武术 6
一、源远流长的武术传承 6
二、遭遇巨变 11
三、艰难转型 18
(一)武术团体与组织的成立 19
1.早期武术团体与组织的建立 19
2.国术馆组织系统 23
3.华北国术促进会 27
(二)新武术的提倡 28
(三)与竞技体育结合 31
1.参加国考,举办省考 31
2.参加与举办武术比赛、表演 38
(四)山东武术教育与近代国术名家 43
第二章 山东传统体育(下)——气功与民俗体育 53
一、气功 53
二、山东民俗体育 56
(一)生活游艺类活动 57
(二)儿童游戏 59
(三)模拟性活动 62
(四)竞技、对抗性活动 63
第三章 近代体育的引进与体育观念之变迁 70
一、近代山东开埠与租界生活方式的影响 70
二、教会学校的倡导 76
三、基督教青年会等体育组织的推动 81
四、主动引进之努力 86
五、体育观念的变迁 94
(一)近代体育思想的发轫与神拳救国 94
(二)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兴衰 96
(三)自然体育思想的引入与马良新武术 100
(四)30年代体育之争与尚树梅的协调思想 102
第四章 体育机构、场馆设施与体育管理 108
一、近代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变迁 108
二、体育场馆建设 115
(一)济南市 116
1.山东省立民众体育场 116
2.济南市立游泳池 119
3.济南市立体育场 120
4.属于社会方面之体育场所 120
(二)青岛市 120
1.青岛市第一体育场 121
2.工人文化宫体育场 122
3.海水浴场 122
(三)烟台、威海 123
1.烟台市人民体育场 124
2.芝罘区人民体育场 124
3.海水浴场 125
4.威海大操场 125
5.刘公岛野球场 125
6.威海滑冰场 125
(四)其他市县 125
(五)属于军警及各机关之体育场所 127
(六)天然之体育场所 128
三、近代体育组织、体育会议与山东体育发展 128
(一)中华教育改进社 128
(二)体育协进会 130
(三)教育部暑期体育补习班 131
(四)1935年青岛三会 136
(五)其他体育组织 138
1.青岛体育组织 138
2.威海体育组织 139
3.烟台群众体育组织 139
4.体育会 140
第五章 学校体育 143
一、古代学校体育 143
二、洋务至戊戌时期 150
三、清末新政时期 154
四、民国山东学校体育 164
(一)民国时期有关学制对体育课之规定 164
(二)民国山东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170
(三)个案分析:青岛市立中学 175
第六章 山东竞技体育的引入与发展 178
一、田径 178
二、球类 184
(一)山东球类运动的渊源与近代球类运动的兴起(古代—19世纪20年代) 184
(二)球类运动的黄金时期(19世纪30年代) 190
(三)曲折发展时期(抗战时期) 200
(四)艰难恢复时期(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 202
三、游泳 204
四、其他竞技运动 206
(一)信鸽 206
(二)棋类 206
(三)体操 207
(四)滑冰大会 207
第七章 山东运动竞赛的展开 208
一、与近代山东有关运动会的基本情况 208
(一)山东省运动会 209
(二)青岛市运动会 210
(三)华北运动会 211
(四)全国运动会 215
(五)远东运动会 216
(六)奥林匹克运动会 218
二、山东自办与参与运动会过程 218
(一)清末:早期阶段 219
(二)北洋军阀时期:初步发展阶段 219
(三)国民政府成立至抗战爆发:曲折前进阶段 227
(四)抗战时期:艰难维持阶段 257
(五)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试图恢复阶段 258
三、山东举办的其他运动会 262
(一)学校运动会 262
(二)城市运动会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