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1
上篇 经络腧穴 13
第一章 经络学总论 13
第一节 经络概念的起源 13
一、独特的医疗实践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基础 13
二、气血、筋脉概念的形成是经络名词出现的本源 14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及发展概况 15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概况 18
一、十二经脉 18
二、奇经八脉 22
三、十二经别 23
四、十五络脉 24
五、十二经筋 25
六、十二皮部 26
第四节 经络的功用 27
一、网络周身,联通整体 28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28
三、抗御病邪,反映病证 31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32
第五节 经络的临床应用 33
一、经络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33
二、经络在治疗学中的应用 35
第二章 经络学各论 38
第一节 十二经脉 38
一、手太阴肺经 38
二、手阳明大肠经 42
三、足阳明胃经 44
四、足太阴脾经 47
五、手少阴心经 50
六、手太阳小肠经 51
七、足太阳膀胱经 53
八、足少阴肾经 57
九、手厥阴心包经 59
十、手少阳三焦经 60
十一、足少阳胆经 62
十二、足厥阴肝经 66
第二节 奇经八脉 69
一、督脉 69
二、任脉 72
三、冲脉 74
四、带脉 77
五、阴阳跷脉 78
六、阴阳维脉 82
七、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关系 84
第三节 十五络脉 85
一、手太阴络脉 85
二、手阳明络脉 86
三、足阳明络脉 86
四、足太阴络脉 87
五、手少阴络脉 87
六、手太阳络脉 87
七、足太阳络脉 88
八、足少阴络脉 88
九、手厥阴络脉 88
十、手少阳络脉 88
十一、足少阳络脉 89
十二、足厥阴络脉 89
十三、督之络脉 89
十四、任之络脉 89
十五、脾之大络 90
第四节 十二经别 90
一、手太阴经别 90
二、手阳明经别 91
三、足阳明经别 91
四、足太阴经别 91
五、手少阴经别 92
六、手太阳经别 92
七、足太阳经别 92
八、足少阴经别 93
九、手厥阴经别 93
十、手少阳经别 94
十一、足少阳经别 94
十二、足厥阴经别 94
第五节 十二经筋 95
一、手太阴经筋 95
二、手阳明经筋 95
三、足阳明经筋 96
四、足太阴经筋 97
五、手少阴经筋 98
六、手太阳经筋 99
七、足太阳经筋 100
八、足少阴经筋 101
九、手厥阴经筋 101
十、手少阳经筋 102
十一、足少阳经筋 102
十二、足厥阴经筋 104
第六节 经络的有关联系和运用 104
一、根结、标本与气街 104
二、六经辨证与关、阖、枢 108
三、药物归经 111
第三章 腧穴学总论 118
第一节 腧穴的起源及发展 118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120
一、经穴 120
二、奇穴 121
三、阿是穴 122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124
一、腧穴的命名和释义 124
二、有关穴名标准化问题 125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126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126
二、体表标志定位法 128
三、指寸定位法 129
四、简便取穴法 130
第五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130
一、近治作用 131
二、远治作用 136
三、特殊作用 142
第六节 特定穴的分类及意义 143
一、五输穴 144
二、下合穴 151
三、原穴 152
四、络穴 154
五、郄穴 156
六、俞募穴 158
七、八会穴 162
八、八脉交会穴 166
九、交会穴 169
第四章 腧穴学各论 175
第一节 手三阴经经穴 175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 175
1.中府 175
2.云门 176
3.天府 176
4.侠白 177
5.尺泽 177
6.孔最 178
7.列缺 178
8.经渠 179
9.太渊 180
10.鱼际 180
11.少商 181
本经小结 182
二、手少阴心经经穴 182
1.极泉 182
2.青灵 183
3.少海 183
4.灵道 184
5.通里 184
6.阴郄 185
7.神门 185
8.少府 186
9.少冲 186
本经小结 187
三、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187
1.天池 187
2.天泉 188
3.曲泽 188
4.郄门 189
5.间使 189
6.内关 190
7.大陵 191
8.劳宫 192
9.中冲 192
本经小结 193
手三阴经取穴分部小结 193
第二节 手三阳经经穴 196
一、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196
1.少泽 196
2.前谷 197
3.后溪 198
4.腕骨 198
5.阳谷 199
6.养老 199
7.支正 200
8.小海 200
9.肩贞 201
10.臑俞 201
11.天宗 201
12.秉风 202
13.曲垣 202
14.肩外俞 202
15.肩中俞 203
16.天窗 203
17.天容 203
18.颧髎 204
19.听宫 204
本经小结 205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206
1.商阳 206
2.二间 207
3.三间 207
4.合谷 208
5.阳溪 209
6.偏历 209
7.温溜 210
8.下廉 210
9.上廉 211
10.手三里 211
11.曲池 212
12.肘髎 213
13.手五里 213
14.臂臑 214
15.肩髃 214
16.巨骨 214
17.天鼎 215
18.扶突 215
19.口禾髎 216
20.迎香 216
本经小结 217
三、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218
1.关冲 218
2.液门 219
3.中渚 220
4.阳池 220
5.外关 221
6.支沟 221
7.会宗 222
8.三阳络 222
9.四渎 223
10.天井 223
11.清冷渊 224
12.消泺 224
13.臑会 224
14.肩髎 225
15.天髎 225
16.天牖 226
17.翳风 226
18.瘈脉 227
19.颅息 227
20.角孙 227
21.耳门 228
22.耳和髎 228
23.丝竹空 229
本经小结 229
手三阳经取穴分部小结 230
第三节 足三阳经经穴 233
一、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233
1.睛明 233
2.攒竹 235
3.眉冲 235
4.曲差 236
5.五处 236
6.承光 236
7.通天 237
8.络却 237
9.玉枕 237
10.天柱 238
11.大杼 239
12.风门 240
13.肺俞 240
14.厥阴俞 241
15.心俞 241
16.督俞 242
17.膈俞 242
18.肝俞 243
19.胆俞 243
20.脾俞 244
21.胃俞 245
22.三焦俞 245
23.肾俞 246
24.气海俞 246
25.大肠俞 247
26.关元俞 247
27.小肠俞 247
28.膀胱俞 248
29.中膂俞 248
30.白环俞 249
31.上髎 249
32.次髎 250
33.中髎 250
34.下髎 251
35.会阳 251
36.承扶 251
37.殷门 252
38.浮郄 252
39.委阳 252
40.委中 253
41.附分 254
42.魄户 255
43.膏肓 255
44.神堂 256
45.譩譆 256
46.膈关 257
47.魂门 257
48.阳纲 257
49.意舍 258
50.胃仓 258
51.肓门 259
52.志室 259
53.胞肓 259
54.秩边 260
55.合阳 260
56.承筋 260
57.承山 261
58.飞扬 262
59.跗阳 262
60.昆仑 263
61.仆参 264
62.申脉 264
63.金门 265
64.京骨 266
65.束骨 266
66.足通谷 267
67.至阴 267
本经小结 268
二、足阳明胃经经穴 269
1.承泣 269
2.四白 270
3.巨髎 270
4.地仓 271
5.大迎 271
6.颊车 272
7.下关 272
8.头维 273
9.人迎 273
10.水突 274
11.气舍 274
12.缺盆 275
13.气户 275
14.库房 276
15.屋翳 276
16.膺窗 276
17.乳中 277
18.乳根 277
19.不容 277
20.承满 278
21.梁门 278
22.关门 279
23.太乙 279
24.滑肉门 279
25.天枢 280
26.外陵 280
27.大巨 281
28.水道 281
29.归来 281
30.气冲 282
31.髀关 282
32.伏兔 283
33.阴市 283
34.梁丘 284
35.犊鼻 284
36.足三里 285
37.上巨虚 286
38.条口 287
39.下巨虚 287
40.丰隆 288
41.解溪 289
42.冲阳 289
43.陷谷 290
44.内庭 290
45.厉兑 291
本经小结 292
三、足少阳胆经经穴 293
1.瞳子髎 293
2.听会 294
3.上关 295
4.颔厌 295
5.悬颅 295
6.悬厘 296
7.曲鬓 296
8.率谷 297
9.天冲 297
10.浮白 297
11.头窍阴 298
12.完骨 298
13.本神 299
14.阳白 299
15.头临泣 299
16.目窗 300
17.正营 300
18.承灵 301
19.脑空 301
20.风池 302
21.肩井 302
22.渊腋 303
23.辄筋 304
24.日月 304
25.京门 305
26.带脉 305
27.五枢 306
28.维道 306
29.居髎 306
30.环跳 307
31.风市 307
32.中渎 308
33.膝阳关 308
34.阳陵泉 309
35.阳交 310
36.外丘 310
37.光明 311
38.阳辅 311
39.悬钟 312
40.丘墟 312
41.足临泣 313
42.地五会 314
43.侠溪 314
44.足窍阴 315
本经小结 315
足三阳经取穴分部小结 316
第四节 足三阴经经穴 318
一、足太阴脾经经穴 318
1.隐白 318
2.大都 319
3.太白 320
4.公孙 320
5.商丘 321
6.三阴交 322
7.漏谷 323
8.地机 323
9.阴陵泉 324
10.血海 324
11.箕门 325
12.冲门 326
13.府舍 326
14.腹结 327
15.大横 327
16.腹哀 327
17.食窦 328
18.天溪 328
19.胸乡 328
20.周荣 329
21.大包 329
本经小结 330
二、足少阴肾经经穴 330
1.涌泉 330
2.然谷 332
3.太溪 333
4.大钟 334
5.水泉 334
6.照海 335
7.复溜 336
8.交信 337
9.筑宾 337
10.阴谷 338
11.横骨 339
12.大赫 339
13.气穴 339
14.四满 340
15.中注 340
16.肓俞 341
17.商曲 341
18.石关 342
19.阴都 342
20.腹通谷 342
21.幽门 343
22.步廊 343
23.神封 344
24.灵墟 344
25.神藏 344
26.彧中 345
27.俞府 345
本经小结 345
三、足厥阴肝经经穴 346
1.大敦 346
2.行间 348
3.太冲 348
4.中封 349
5.蠡沟 350
6.中都 350
7.膝关 351
8.曲泉 351
9.阴包 352
10.足五里 353
11.阴廉 353
12.急脉 353
13.章门 354
14.期门 354
本经小结 355
足三阴经取穴分部小结 356
第五节 督脉任脉经穴 358
一、督脉经穴 358
1.长强 358
2.腰俞 359
3.腰阳关 360
4.命门 360
5.悬枢 361
6.脊中 361
7.中枢 362
8.筋缩 362
9.至阳 362
10.灵台 363
11.神道 363
12.身柱 364
13.陶道 364
14.大椎 364
15.哑门 365
16.风府 366
17.脑户 367
18.强间 368
19.后顶 368
20.百会 368
21.前顶 369
22.囟会 370
23.上星 370
24.神庭 371
25.素髎 372
26.水沟 372
27.兑端 373
28.龈交 373
本经小结 374
二、任脉经穴 374
1.会阴 375
2.曲骨 376
3.中极 376
4.关元 377
5.石门 378
6.气海 378
7.阴交 379
8.神阙 380
9.水分 380
10.下脘 381
11.建里 382
12.中脘 382
13.上脘 383
14.巨阙 384
15.鸠尾 384
16.中庭 385
17.膻中 385
18.玉堂 386
19.紫宫 386
20.华盖 387
21.璇玑 387
22.天突 388
23.廉泉 389
24.承浆 389
本经小结 390
躯干部取穴法总结 391
第六节 常用奇穴 391
一、头颈部 392
1.四神聪 392
2.印堂 392
3.鼻交頞中 393
4.太阳 393
5.鱼腰 393
6.球后 394
7.内迎香 394
8.上迎香 394
9.牵正 394
10.夹承浆 394
11.金津、玉液 395
12.颊里 395
13.耳尖 395
14.翳明 396
15.安眠 396
16.颈臂 396
17.百劳 396
二、躯干部 397
18.脐中四边 397
19.三角灸 397
20.提托 398
21.子宫 398
22.定喘 398
23.接脊 398
24.下极俞 399
25.十七椎 399
26.腰奇 399
27.胃管下俞 399
28.痞根 399
29.腰眼 400
30.夹脊 400
三、四肢部 400
31.十宣 400
32.四缝 401
33.八邪 401
34.大骨空 402
35.小骨空 402
36.中魁 403
37.五虎 403
38.拳尖 403
39.腰痛点 404
40.外劳宫 404
41.二白 404
42.肘尖 404
43.夺命 405
44.肩前 405
45.气端 405
46.八风 406
47.独阴 406
48.里内庭 406
49.阑尾 407
50.胆囊 407
51.膝眼 407
52.百虫窝 407
53.鹤顶 408
中篇 刺法灸法学 417
第五章 刺灸概论 417
第一节 刺灸的意义 417
第二节 砭石——针的起源 418
第三节 九针——《内经》针具介绍 418
第四节 刺法的发展 420
一、针具的演变 420
二、针刺方法的发展 421
三、针具的演变与各种疗法的关系 422
第五节 灸法和火罐的起源与发展 423
一、灸法的起源 423
二、灸法的发展 423
三、火罐的起源和发展 423
第六章 毫针刺法 426
第一节 毫针的结构、规格和检查 426
一、毫针的结构 426
二、毫针的规格 426
三、毫针的选择和检查 427
第二节 针刺前的准备 428
一、指力和手法练习 428
二、选择体位 429
三、消毒 430
第三节 毫针的基本刺法 431
一、刺手和押手 431
二、进针法 431
三、针刺的角度和深浅 433
四、针刺手法 435
五、得气与行气 437
六、留针与出针 439
第四节 针刺补泻 439
一、针刺补泻的原则和依据 439
二、决定针刺补泻效果的因素 441
三、《内经》补泻法(单式补泻手法) 441
四、烧山火与透天凉(复式补泻手法) 443
第五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444
一、晕针 445
二、滞针 445
三、弯针 445
四、断针(折针) 446
五、血肿 446
六、刺伤重要脏器组织 446
七、针刺注意事项 448
第六节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449
一、透穴刺法 449
二、运动针刺法 451
三、分部腧穴针刺操作 451
四、针刺补泻和手法轻重 455
附一 《灵枢·官针》篇刺法 457
附二 《金针赋》论针法 463
第七章 灸法 482
第一节 灸法的作用及适应证 482
一、灸法的作用及适应证 482
二、灸用材料 483
第二节 常用灸法 483
一、艾炷灸 483
二、艾条灸 486
三、温针灸 488
四、温灸器灸 488
五、其他灸法 489
第三节 灸法的临床应用 489
一、施灸量的多少及疗程 489
二、关于直接灸的烧伤程度及灸疮 490
三、施灸程序及补泻 491
四、施灸的禁忌 491
附:拔罐法 492
第八章 其他针法 500
第一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芒针 500
一、三棱针 500
二、皮肤针 502
三、皮内针 504
四、芒针 505
第二节 电针、火针 507
一、电针 507
二、火针 511
第三节 耳针、头针、腕踝针 512
一、耳针 512
附:耳穴标准化方案 521
二、头针 527
附:头皮针国际标准线 531
三、腕踝针 533
第四节 水针、穴位埋线、腧穴敷贴法 536
一、水针 536
二、穴位埋线 539
三、腧穴敷贴法 541
第五节 穴位磁疗、激光穴位照射、红外线穴位照射法 544
一、穴位磁疗法 544
二、激光穴位照射法 548
三、红外线穴位照射法 549
第六节 面针、手针、足针 550
一、面针 550
二、手针 552
三、足针 554
附一 针刺麻醉 556
附二 神经刺激疗法 561
下篇 治疗学 575
第九章 治疗总论 575
第一节 针灸辨证论治的特点 575
第二节 针灸辨证的方法 576
一、八纲证治 576
二、脏腑证治 579
三、经络证治 585
四、气血证治 590
五、风火湿痰证治 591
第三节 针灸的治疗原理 594
一、调和阴阳 594
二、扶正祛邪 595
三、疏通经络 596
第四节 针灸施治原则 597
一、补虚与泻实 598
二、清热与温寒 599
三、调气与和解 601
四、治标与治本 601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603
六、局部与整体 603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604
第五节 选经配穴处方 604
一、选穴原则 605
二、配穴方法 617
三、治疗时间 620
第十章 治疗各论 622
第一节 内科病证 622
一、中风 622
二、眩晕 625
三、头痛 628
四、面痛 631
五、面瘫 633
六、痹证 635
七、漏肩风 637
八、腰痛 639
附:坐骨神经痛 641
九、胁痛 642
十、痿证 644
十一、痫证 646
十二、癫狂 648
十三、不寐 651
十四、郁证 652
十五、惊悸、怔忡 654
十六、疟疾 655
十七、感冒 657
十八、咳嗽 658
十九、哮喘 661
二十、肺痨 663
二十一、呕吐 664
二十二、胃痛 666
二十三、腹痛 668
二十四、黄疸 670
二十五、泄泻 671
二十六、痢疾 673
二十七、脚气 674
二十八、便秘 676
二十九、脱肛 678
三十、癃闭 679
三十一、淋证 680
三十二、水肿 682
三十三、遗精 683
三十四、阳痿 685
三十五、疝气 686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688
一、月经不调 688
二、痛经 690
三、经闭 692
四、崩漏 694
五、带下病 696
六、胎位不正 698
七、滞产 698
八、乳少 699
九、阴挺 701
十、阴痒 702
十一、顿咳 703
十二、急惊风 705
十三、遗尿 706
十四、疳疾 708
十五、小儿痿证 709
第三节 外科病证 711
一、风疹 711
二、丹毒 712
三、蛇丹 713
四、疔疮 715
五、乳痈 716
六、乳癖 718
七、肠痈 719
八、痔疮 720
九、扭伤 722
十、肘劳 723
十一、落枕 725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726
一、目赤肿痛 726
二、麦粒肿 728
三、聤耳 729
四、耳鸣、耳聋 730
五、鼻渊 731
六、牙痛 732
七、咽喉肿痛 734
八、近视 735
第五节 急症 736
一、晕厥 736
二、虚脱 738
三、高热 739
四、抽搐 740
五、急痛 741
六、出血 744
第六节 其他病证 748
一、戒烟 748
二、戒毒 749
三、减肥 750
附篇 783
第十一章 主要针灸医籍简介 783
一、《帛书经脉》 783
二、《内经》中有关针灸内容简介 784
三、《难经》针灸内容简介 788
四、《伤寒杂病论》与针灸 789
五、《针灸甲乙经》简介 789
六、《脉经》有关针灸内容简介 791
七、《肘后备急方》有关针灸内容简介 792
八、孙氏针灸经简介 793
九、《外台秘要》针灸内容简介 794
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介 794
十一、《扁鹊心书》简介 795
十二、《针灸资生经》简介 796
十三、《备急灸法》简介 797
十四、《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针灸内容简介 797
十五、《脾胃论》针灸内容简介 798
十六、《儒门事亲》针灸内容简介 799
十七、《丹溪心法》针灸内容简介 799
十八、《金针指南》简介 800
十九、《十四经发挥》简介 801
二十、《针灸大全》简介 801
二十一、《针灸聚英》简介 801
二十二、《针灸问对》简介 802
二十三、《奇经八脉考》简介 803
二十四、《针灸大成》简介 803
二十五、《红炉点雪》针灸内容简介 804
二十六、《类经图翼》针灸内容简介 805
二十七、《医宗金鉴》针灸内容简介 805
第十二章 现代研究进展 808
第一节 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 808
一、循经感传现象 808
二、循经感传现象的形成机制 809
三、关于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810
第二节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814
一、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814
二、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 815
三、针灸效应的时间过程 817
第三节 经穴—脏腑相关 819
一、经穴—脏腑相关的经络联系 819
二、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机制 819
第四节 针刺镇痛作用 822
一、针刺镇痛作用的一般规律 823
二、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 823
三、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 824
四、中枢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828
五、针刺镇痛产生耐受的可能机制 829
第五节 针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830
一、针灸调控免疫功能的机制 830
二、针灸治疗免疫失调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832
第六节 针灸抗炎退热作用 835
一、针灸的抗炎作用机制 836
二、针灸的退热作用机制 836
第七节 针灸对各器官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837
一、针灸对循环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837
二、针灸对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840
三、针灸对呼吸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842
四、针灸对泌尿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844
五、针灸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845
六、针灸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846
参考文献 848
第十三章 针灸歌赋选注 853
一、周身经穴赋 853
二、玉龙赋 855
三、标幽赋 858
四、通玄指要赋 865
五、席弘赋 867
六、四总穴歌 870
七、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871
八、百症赋 873
九、金针赋 876
第十四章 子午流注针法 882
第一节 子午流注的意义 882
一、子午的意义 882
二、流注的意义 882
三、子午流注的含义 883
第二节 子午流注的起源与发展 883
第三节 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内容与时间干支 884
一、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内容 884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时间干支 884
第四节 子午流注纳干法 887
一、十二经纳干歌 887
二、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 888
三、纳干常规开穴法 888
四、纳干闭时开穴法(单氏开穴法) 890
五、纳干辨证开穴法 892
六、六十六穴主治歌 893
七、纳干法问题浅解 895
第五节 子午流注纳支法 897
一、十二经纳支歌 897
二、纳支法的气血流注 897
三、纳支开穴法 897
第六节 灵龟八法 899
一、八脉交会八穴 899
二、九宫八卦 900
三、八法干支代数 901
四、八法临床应用 901
附:飞腾八法 905
第十五章 古代人体部位名称解释 906
一、全身性名称 906
二、头面部名称 909
三、颈项部名称 915
四、胸胁部名称 917
五、腹部会阴部名称 919
六、肩背腰尻部名称 922
七、上肢部名称 924
八、下肢部名称 926
附录一 参考书目及简称 931
附录二 索引 933